朱秋慧 陳姍 韓彤
摘要:我國各地的高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當下仍然決定推遲春季開學的時間,這就導致線下授課模式被迫暫停,而為了確保教學工作的如期完成,在線教學模式再次被各個高校所應用。以新形勢為背景,“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受到了各高校的一致推崇,各高校也特對此模式下的教師應當做好的開課前準備工作和線上教學與過程的考核標準加以規定。以此為背景,教師得以參照自身的教學特點,考慮實際的課程情況,并借助多個平臺的教學資源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從而確保疫情期間的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互聯網+教學”模式;研究
立足于當前新形勢下,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均有出現,雖然我國各地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教育部門出于對多種方面的考量,仍然決定各高校今年春季實行暫緩開學。以此為背景,各高校又紛紛開始運用“互聯網+教學”的模式,以此令學生可以借助在線網絡完成學習,并且可以有效確保其獲得較高的學習質量,從而做到“停課不停學”。
一、“互聯網+教學”模式探究
當下,我國各高校為了確保“互聯網+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主要提出了下述三種方式:(1)不少高校均已在愛課程平臺(中國大學MOOC)上發布了在線課程,教師可以將上述資源同線下授課相結合,開展混合式的教學改革,而在此過程中擔任主要指導角色的教師為在線開設課程的教師,由其負責指導安排課程教學組內其他教師的教學工作。(2)各高校可以借由愛課程、智慧樹等教學平臺上的有關網絡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工作,同時,課程組的教師也應當在開課前認真、細致的完成課程內容的甄選及相關準備工作。(3)任課教師針對某些缺乏網絡教學資源的課程,應當充分運用自身所熟悉的在線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工作,比如,教師可以借用錄制視頻、將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發放至班級的公共郵箱等方式,從而實現向學生遠程布置教學任務的工作,并進一步對學生的學習進度等方面加以規劃,除外,在課程結束后,老師還可在班級微信群中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高校組織學生參與在線教學活動時,需要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教師可以借由課堂提問、分組討論等方式,提升課堂的互動性,確保學生得以踴躍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增強其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在線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任課教師在授課前的準備工作
1.任課教師在開學之前,務必要完成第一周的教學準備工作。具體內容包括:其應當在網絡教學平臺或微信群中適時公布與課程有關的信息,比如課程的基本介紹、課程所用的教材以及最終的考核方法等。2.教師應當及時將PPT課件、電子教材等物發放給學生。倘若教師選擇開展直播教學,那么,其需把預先做好的課程教學視頻當做備案,且同樣也要發送給學生。3. 教師應當合理安排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針對課中進行的隨堂測試、討論話題等教學環節加以設計,而后在授課環節中,適時同學生進行在線互動,借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到課率等。
針對平臺故障、網絡堵塞等問題致使在線教學過程產生的難以順利開展的風險,任課教師應當有足夠的認識,并針對上述問題做好有關預案工作。尤其是對直播教學來說,教師務必要在授課之前,將課程教學視頻或其它教學資源視為開展教學的備選項,并且要將有關資源在開課前就上傳到班級教學群之中,這樣一來,即便網絡直播教學出現了任何特殊情況,也不會影響到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還應當提前了解網絡教學平臺的各種功能,有條件者還可預先進行網絡試講,以此學會如何進行技術故障的排查和及時改變教學方案。一旦在授課過程中,出現了有礙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因素,此時,教師就可及時借助其他渠道,譬如班級的QQ群或是微信群等,為學生布置討論主題、組織學生自主觀看教學視頻和安排課后作業,等到在線教學系統恢復正常后,教師再借助答疑的方式幫助學生強化現有的知識。
三、線上教學與過程的考核標準
(一)課程的在線教學
在線教學過程需要始終將學生視為主體,不斷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性。若想做到上述內容的主要方法有:為了迎合學生的在線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適當加減教學時間;出于增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準確把握其學習狀態的考量,教師能增設討論、提問等環節;教師要做好線上隨堂考試、合理布置線下小論文的教學工作,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借以促進現有的教學方式得到創新。
(二)課程中的一般考核
通常來講,課程考核是由校級、院級以及任課教師合力開展的教學活動,其多是用于對學生學習某門課程或是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加以檢測的方法,而具體的考核結果也是學校作為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內容的評判依據。課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包括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形式可以劃分為:純筆試、純口試、課程論文等同各個課程及學習階段相對應的考核內容,其中的筆試又被細分為閉卷考、開卷考以及半開卷考的多樣化形態。
(三)線上教學過程的考核
當下,部分課程的線上教學工作已然臨近結束,各高校準備恢復線下授課,以此為背景,各院系應當組織課程的負責人員和任課教師,針對本階段課程的教學內容做好過程性考核工作。而這就要求其必須將在線教學與課程自身的特點相結合,恰當選擇筆試或論文等同教學內容或教學階段相符合的考核方法,從而做好線上教學過程的考核工作。倘若某門課程選擇了以筆試作為最終的課程考核方式,那么教師得以借由遠程監控,組織學生進行閉卷考試,學生可預先將答題紙、筆等考試必備用具準備妥當,具體的考試時間等內容則交由任課教師予以決定。針對某些不以筆試作為考核方法的課程,任課教師可參照課程進度,恰當安排考核日期,并將準確的時間和考核方法預先告知給學生,以此幫助學生做好臨考前的充分準備。
綜上所述,教學并無定式可參考,每位教師都應當挑選最適合自身授課特點的教學工具。當下,受到疫情的影響,高校任課教師應當通過“互聯網+教學”模式,積極同學生構建起良好的聯系,而后自身可參照自己的教學特點,綜合考慮課程內容的特色,并全面借助多個教學平臺的資源,從而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以此確保疫情期間的教學活動仍能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高順成.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學模式創新探討[J].高等教育與教學,2016(3).
[2]張文.“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定制化教學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7.
基金項目:2020年度秦皇島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新形勢下高校"互聯網+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編號:20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