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源陽
摘要:小學美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等綜合素養的責任,是素質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徑,這就需要對美術教學進行改革創新,教師應該注重在教學中引入民間剪紙藝術,對于改善美術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幫助。實踐證明,通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剪紙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提高手腦協作能力,培育創造力,還有助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見,剪紙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筆者主要圍繞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剪紙藝術的意義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美術;民間剪紙藝術;引入;意義
引言
迄今為止,民間剪紙藝術在我國已有長達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與我國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但是隨著現代工業日益發達,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導致剪紙藝術日漸式微,傳統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受到更多重視。民間剪紙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被當作文化遺產留存,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小學美術課程的改革創新,教師可以引入民間剪紙藝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美術能力素養,這樣必將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充分體現美術教學的價值。
1 組織開展剪紙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在小學生的學習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上小學美術教學課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對于固定的美術內容學習感到疲倦,興趣逐漸缺乏,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民間剪紙藝術,組織開展剪紙課,這樣的美術教學內容就會更為豐富,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索。兒童一般都會喜歡一些小動物,比如小兔子、蝴蝶、小貓等,所以在美術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去欣賞豐富多樣的動物主題剪紙作品,此時他們就會集中注意力觀看,時不時的嘖嘖稱贊,“這個小兔子的剪紙太形象了,好像在跑動。”此時所有學生們都會剪紙藝術充滿了興趣,求知欲旺盛,感受到了美術藝術的魅力,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鼓勵他們動手創造自己喜愛動物的剪紙作品,這樣學生就會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愛上剪紙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 重視剪紙教學指導,提高手腦協作能力
民間剪紙藝術不但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還具有很強的是實踐操作特征,在剪紙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動手操作,還需要動腦思考,所以如果小學美術教師應該重視剪紙教學的指導,促使學生真正參與其中,鍛煉提高學生的手腦協作能力。小學生在剪紙的過程中,手部肌肉得到了鍛煉,身體感知協調能力得到了培養,大腦對局部肌肉的控制靈敏度得到了鍛煉,所以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價值是不可忽視的,可以促使小學生的身體發育成長[1]。在具體的剪紙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剪紙時保持全神貫注,不能因為其他事情分心,要邊動手邊思考,這樣才能制作更加優秀的剪紙作品,也能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規范化使用剪刀等工具。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協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一定要提供科學有效的教學指導,這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3 鼓勵充分發揮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剪紙作品真是可感,實際上剪紙藝術從某種程度上還具有抽象性,對于每個剪紙作品的創造,學生都是需要通過思考和想象這個過程,才能制作出更加滿意的高質量作品。在每次剪紙課教學的時候,很多小學生總是出現返工重做的情況,實際上他們的返工,都是對一次失敗的反思,是思維重造的過程中,有助于深入挖掘創造力,運用抽象思維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進行更加豐富的想象,這樣在反復的推敲過程中,學生會對剪紙方法技巧掌握的更加熟練,同時進行剪紙方法的創造,最終獲得更好的作品展示效果[2]。一些剪紙作品看似好像是千篇一律的,實際上都包含著學生的個性化思考,是對剪紙藝術文化的理解與創新,在小學這個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還沒有思維定式的束縛,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聯想,自主探究,從小就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這對發展學生美術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4 展現剪紙藝術特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一個重要的教育目標就是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習慣,剪紙操作非常注重思維和細節,每個工序都有著嚴格的講究,可以解決一些學生存在的隨心所欲、馬虎大意的壞習慣,在手工操作時一定要井然有序,規范的裁剪,保持耐心和細心,所以這對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很有幫助。在學生每次動手操作的時候,都需要經過仔細的思考,比如從哪里開始裁剪,在什么地方需要特別注意裁剪的精確度,可以促使他們養成做事情之前綜合思考的好習慣[3]。剪紙操作非常講究細心,一個疏忽大意可能會剪壞,或者如果不注重對邊角的修飾,整個作品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教師要告誡提醒學生要做事情重視細節,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完美的剪紙作品是不應該有瑕疵的,這和學習和成長類似,每名學生都要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爭取做一個各方面都表現良好的孩子,才能在未來更好的成長成才。
結語
總之,剪紙是一種實用性強、表現力豐富、流行最為廣泛的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在我國有著深厚的傳統基礎,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鮮明的本土藝術特色,它不僅能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使其在美術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發展了創造力,有助于繼承中國傳統藝術,因此將其引入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全慧.民間剪紙藝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8(9):37.
[2]鄭一凡.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藝術教學的重要性[J].文學少年,2019(2):51-52.
[3]張青.小學美術課堂中民間剪紙藝術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