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元
【摘? ? 要】全面發展是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新要求,為了更好地完成時代給予的這一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原有的教學方法也進行了一定的創新與改革。在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更注重促進學生語言、文化、思維和審美等多個方面的同步發展,以此實現新課標改革后的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0-0119-02
Construction of an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Accomplishment
(Lvjing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Mi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SIMA Yuan
【Abstract】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new requir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In order to better fulfill this teaching task given by the times, teachers have also made certain innovations and reforms to the origi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hil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romoting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anguage, culture, thinking and aesthetic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re quality teaching goals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form.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ore literacy; Efficient classroom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價值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語文,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通過一定的方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發現語文學習的奧妙之處,從而配合教師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是勢在必行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學生的興趣,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解決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問題,還能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
除此以外,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如果在沉悶的課堂中學習,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則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空間,讓學生在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活躍課堂氛圍,最終實現相應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這一能力不僅要來自課本,更應該巧妙地結合日常的教學生活。只有讓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才能夠真正實現知識的再次運用,而這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氣氛沉悶
初中是學生人生整個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而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則為升入高中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因此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過于追求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及知識儲備量的增加,而忽視了語文知識帶給學生的其他方面影響。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較重,很多內容都需要在課上完成,而課下還會給學生布置很多的內容進行鞏固和加強訓練。這樣一來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安排進度是非常緊湊的,很多時候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及回答問題、提出問題的時間少之又少。這也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束縛,以至于很多學生在上課時都缺乏積極主動的參與性,導致上課時精神狀態低下。教材內容在設置上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教材在設置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夠符合現階段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枯燥的教學內容、乏味的教學方法都導致語文課堂學習氣氛沉悶,從而無法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這一目標。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新課標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及教學目標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在新課標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其自身的主體地位也應該得到更加明顯的體現。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目標及方法都根據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做出了全新的調整,但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所做出的改變卻是非常匱乏的。造成這一問題出現主要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利用的時間是非常少的,而教學任務又過于繁重,為了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很多時候就不得不犧牲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長期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顯得非常低下,以至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設置了一些學生主動參與的環節,卻無法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
(三)教學評價體系有待改善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對教師的情況有一個非常直觀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閱讀評價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師通過閱讀,學生對于自己的教學評價則能夠調整課堂教學方法,以此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但是由于繁忙的工作任務和學習任務,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都以一種應付了事的態度面對這一環節,以至于教學評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對策
(一)基于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
語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而良好的語言基礎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也具有較強的推動性作用。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想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順利推進,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而語言能力的加強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在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推動下,語言構建能力也受到了師生的廣泛關注。通過學生語言構建能力的不斷強化,語文學習也變得更加有意義,而學生在自我參與的過程中,也能夠發現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更多價值所在,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構建,其主要目的就是講述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確定培養方向及主要的培養目的。而新課標改革后的核心素養教學,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構建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及日常學習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比如,講解《觀滄海》這首詩時,主要展現了曹操在碣石山上登山望海時的所見和所想,作者通過飽滿的筆觸描繪壯觀的景色,以此托物言志,表達他內心的情感以及寬闊的胸懷。因此,教師在講解這首古詩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參與機會,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溝通和交流,以此表述自己對于曹操當時心情及所要表達情感的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嘗試把古詩改變為散文形式,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并發揮語言構建能力表述出自己的想法。但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機會,讓學生在感受語言的同時也有機會去創編語言,以此完成學生語言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
(二)基于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培養
學習的本質就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強化與發展。因此,學習過程中的思考與探究是一切科目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只有在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夠形成屬于學生的見解與看法,以此實現深入淺出的方法讓知識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未來的生活及工作。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也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考試及生活中,而這就需要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幫助,以此強化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培養。
比如教學《愚公移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項探究活動,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這一問題的設置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教師設計的,也可以是學生自主提出的。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也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活躍思維,從而深化對《愚公移山》這篇課文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先正確認識到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現階段學習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助力教學策略的不斷創新與改革。只有始終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才能在此基礎上完成高效課堂的建立。只有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才能夠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與語言構建能力的提升,而這也是現階段核心素養視角下對于學生提出的新要求與新目標。希望這些問題的發現與策略的提出能夠助力現階段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鐘源艷.探討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教學[J].南北橋,2019(08).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