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國際性的語言,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社交方面還是工作方面,其影響力無疑都是無比巨大的。所以,我國的英語教學也要積極發展,進一步提高對英語的有效學習,尤其是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小學階段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英語的時候,該階段的學習重點是為后來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對該階段的工作尤為重視。為有效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英語拼讀教學,因此,自然拼讀法則是一項很好的選擇。
【關鍵詞】小學英語;有效學習;基礎;自然拼讀
【作者簡介】凡婷(1989.01-),女,江蘇揚州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國際學校,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自然拼讀法(Phoenix)。
在小學英語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大多單純地通過教導學生重復朗讀來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語句的印象,即依靠強行記憶來學習英語。但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也極為突出,即,英語身為一門語言,學生卻只能通過搜尋腦海中的記憶來復述,不能使之真正地成為語言使用出來,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筆試成績很好,但口語與閱讀能力卻并不理想。因此,本文筆者將深入討論以語言教學為目的的自然拼讀法則的教學策略。
一、什么是自然拼讀法
簡單來說,自然拼讀法就是選擇母語法,其本身便是世界上眾多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所一致認同并全力推廣的單詞拼讀方式之一。所以,這種學習方式是將英語當作母語來學習的,更加有助于英語學習的長期發展。但小學的英語學習則是以外語學習為原則進行的,更多是將英語當作知識點來展開學習。兩者差異巨大,卻都有著自身的適應性與局限性。
外語學習與母語學習的最大差別,在于學生在學習前的語言積累。母語學生從小接觸的便是母語,即使從未接受過系統的學習,他對母語的基礎積累也是相當多,且本能的會將它作為語言與別人共同交流。若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學習,其效果會水到渠成,就像是母語學生本身的母語學習能力是一個水洼,但之后的教學則是將其開拓成一座湖,一片海。自然拼讀法便是這種教學方式,即它在起作用前會默認學生的語言基礎是有較高水準的,其教學重點在于培養母語學生的閱讀與口語能力,其方式也是引導使用而非強行記憶。
但這對學生來說是不適應的,因為我們并沒有將英語作為母語進行學習,僅僅是作為一種交際方式,一種語言能力。且我們有著自己的母語,所以在進行英語的學習時就會顯得非常吃力,只能依靠強行記憶來學習,因為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前并沒有潛移默化地接受過英語環境的熏陶,并沒有足夠的英語基礎,這時的英語學習便類似于重新構建一個語言運行網絡,一種新的認知體系。這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入門階段,教師的教學難度非常高,所以只能先讓學生通過記憶強行記住單詞,然后再通過音標比較系統地學習更多內容,然而英語的語言能力的學習卻始終是個難點。
如此,我們知道了兩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差別在哪,可以得知,目前的傳統學習方法并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但完全的自然拼讀法也不適合沒有一定語言基礎的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教導學生學習英語,這兩種方法都要用,要合理地穿插使用,力求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又能照顧到外語學習這一目標。
二、重視單詞發音的教學
自然拼讀法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即對英語的掌握,既要知道發音,還要知道拼寫,唯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掌握能力。但對初次學習英語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既不知道發音,也不懂得拼寫,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事,便是為學生打下英語學習的基礎,以幫助學生的未來更好地學習。所以,學生要先接受聽力訓練,這種訓練不是要讓學生做題,而是要大量地讓學生聽單詞來了解單詞的讀音,繼而再系統地學習拼寫,進一步掌握發音與拼寫的結合,從而達到學會單詞的目的。
小學英語教學要懂得將自然拼讀法靈活運用。比如,外國的自然拼讀法需要較高的英語基礎,所以學校在對初學英語的學生開展教學前,要先為學生創建一個英語環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基礎,進而方便后來的英語教學。具體的做法是要讓學生首先接受大量的聽說練習,且聽說內容要簡單易懂,如英語兒歌,簡單的兒童英語動畫片,鼓勵學生模仿跟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讓學生能夠積累一定的英語詞匯與語句。教師不能急于對學生的教學,過早地為學生設置學習目標和任務會在無形中給學生施加壓力,從而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適應階段,不利于之后學習工作的開展。所以,在早期,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聽英語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
在進行拼讀訓練時,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自然拼讀法的教學特點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理解英語。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較小,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但對具體的圖像所包含的信息卻非常敏感。所以,教師要能夠抓住這個重點,在進行單詞教學時,應為單詞配上相應的圖像,便于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且趣味性強的圖畫也能進一步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然拼讀的教學要點重在理解運用而非單純的記憶讀寫。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進行枯燥的讀寫訓練,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教師可以先按照單詞詞性分組教導學生,比如一組動詞,跳(jump)、看(see)、唱(sing)、說(say)等,讓學生自己做出一些動作然后用英文說明動作是什么,或者教師用英文說一個動作,學生根據英文自己做出來。反復進行這些訓練,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運用學習到的英語單詞,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
三、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系統學習英語語言
英語學習同眾多學科的學習一樣,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則,這也符合人的認知規律。因此,教師要根據整體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劃分,既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太大壓力,又能逐漸提高教學內容,一步步加深學習難度。
如,在英語單詞的拼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教導學生的,是26個基本單詞的學習,從寫到讀,由易到難,這部分比較簡單,因為英文的廣泛性,即使是未學習過英文的學生,也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接觸過這些,所以對基礎單詞是有一定認識的,而教師的重點也是幫助學生正確發音,糾正錯音,這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一定要保證學生的發音標準,且對此非常熟練。
接著要學習的則是輔音與元音,因為輔音與元音的讀音與漢語拼音類似,所以非常便于學生的學習掌握。只是仍要注意個別基本單詞讀音的差別,不能錯漏,如元音a、e、i、o、u的讀音與相應漢語拼音的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區分差異,避免學生混淆。在元音基礎上,教師可再教學短元音與長元音,此內容相對簡單,方便學生學習記憶。
此后,則要教導學生根據字母組合學習相應的發音。如,雙元音字母組合、輔音字母組合等。這部分是最難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尤要重視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保證學生能夠理解每一種拼讀組合,從而降低學生之后的學習難度。
四、善于總結,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唯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定期總結學習經驗,展示學習成果,讓學生能夠清楚了解到自己學習的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學習參考。
如,對教學資源的總結,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課堂教學資源也日漸增多。尤其是通過網絡平臺獲得教學資源更是數不勝數,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分類,如有聲書資源、英文動畫資源、教學視頻資源、學習游戲資源。同時,實物學習資源也有很多,如英文學習書刊,可以學習單詞的玩具等等。
比如,對學習內容的總結,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并不算多,但都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要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掌握學習到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總結過程中,運用舉例、對比、分條、畫圖、做卡片來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如卡片的作用,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習的單詞按照一定隨性分類,如交通工具、動物、植物、動詞,描述顏色的詞語。讓學生統一分開記在卡片上,然后貼在家里的墻上、桌子上,能夠在生活中隨時都可以看到學習過的單詞,且隨著熟悉感的增強,單詞的記憶便會深入腦海,最后變成一種本能反應,只要提起,腦海中便會立刻得到相應單詞的寫法。諸如此類,教師要能夠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做到游刃有余,提高英語的學習質量。
五、提高閱讀量,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與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不同,自國外的自然拼讀法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掌握,使其能夠真正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因此,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也可以適時模擬自然拼讀法的教學手段,因為初學者,所以這種模式的門檻可以適度降低。盡可能地為學生選擇比較簡單的閱讀刊物,鼓勵學生學習閱讀。
借著發達的網絡科技,適合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能力的讀物資源是足夠多的。而且除了我國自身編寫的青少年雙語書刊,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尋找國外的幫助學習英語的有聲書,且選擇的讀物應以難度適度,內容豐富為主,同時也要選取一些難度較低和難度稍高的讀物,這是為了方便部分學習能力較低和較高的學生得到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書刊。
正如上文提到的,所選取的讀物要足夠豐富多樣。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求知欲極強的時期,所以即使是在語言的學習上,教師也應滿足學生對未知的好奇心。所以,在選擇書刊時,可以挑選涉及星空、海洋、森林、珍奇動物、日常生活中學生未知的領域。教師要能夠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讓其感興趣的外語書刊,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的養成必不可少。教師可以在閱讀課或者適當選擇的英語課上讓學生自主閱讀,當然也可以選擇分組閱讀,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在閱讀方式上適當放寬約束。當然,最好的閱讀方式還是獨自閱讀,因為有利于個人的精神集中與獨立思考,但對于初次閱讀的學生,可以慢慢引導,不能一開始就強迫學生選擇自己不喜歡的閱讀方式,否則會讓學生對閱讀產生逆反心理,并不利于閱讀習慣的培養。
六、結語
總而言之,英語是一門功用性學科。無論是對英語自然拼讀法的學習,還是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目的都是把英語真正轉化為自己所用的一門語言,可以閱讀原版讀物而不是翻譯作品,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門考試的科目。因此,自然拼讀學習策略的運用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做到扎實,有效。
綜上所述,英語的學習并不能當作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一門語言體系的構建,更代表著一種新的認知觀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其的理解與運用,認識到其在世界上的深遠影響力。教師也應讓學生理解到,英語的學習表現重在閱讀與口語交流,不能一味地關注筆試的訓練,而且還要注重自然拼讀法的應用,重視基礎的穩固訓練。
參考文獻:
[1]華沖.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9.
[2]任煜.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張夢嬌.小學英語自然拼讀法教學的實踐研究[D].聊城大學,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