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敘參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體育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體育教育依然存在思想轉困難,教育方式缺乏創新等問題,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轉變思想,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寓教于樂、善用高科技、情景教學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營造一個活躍的學習氛圍,提高體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達到保證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為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中學體育;教育模式
引言
伴隨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重視,在這一背景下,很多中學學科教學模式都已經開始轉變,而體育因為歷史原因,缺少應有的重視,在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浪潮中處于落后狀態。要打破這一狀態,就要在體育教學中抓住學生的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專業的、新穎的教學環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知轉變困難。
新課改以前,中國的教育屬于應試教育,一切以分數為主,體育成績對學生的升學起不到作用,所以體育一直被當做“邊緣學科”,它在學生、老師、家長的眼中只有放松學生心情,緩解學校緊張學習氣氛的作用,甚至出現體育課程被占用的情況。雖然新課改的全面推廣,大家對素質教育也逐漸接受,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課依然沒有擺脫“邊緣學科”處境。可見大家在思想上還處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因此要解決中學教育的問題,首先要轉變思想上的認知。
2、教學方式缺乏創新。
在應試教育階段,由于中學體育課程不受重視,甚至出現被占課的情況,導致中學體育的教學方式單一,基本屬于照本宣科,即使是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中學教育方式的探討也比較少,而且多數流于表面,無法通過實踐進行驗證。這使得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相對落后,教學方式相對單一,教學質量不高,使得學校和家長對中學體育更加不重視。所以要對中學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引起學校和家長對體育這一門課程的重視。
二、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
1、情景教學,調動學生熱情。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題,新課改下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題進行授課,情景教學就是因此而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情景教學在創新的教學內容的活躍的教學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項目的魅力所在,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和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這一目的。
以“田徑教學”為例,單純的讓學生去跑步,會讓學生因為勞累而失去對田徑這一體育項目的興趣。老師在進行田徑教學時,老師可以講述奧運冠軍劉翔110米欄、百米飛人蘇炳添,第一位站在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參加男子100米的劉長春等注明田徑運動員的勵志故事及相關的精彩視頻,通過類似的方法為學生創建一個體育鍛煉情境,增加學生對相關體育項目的自豪感,讓學生喜歡上體育項目,激發了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看教學質量。情景教學以提升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目的,它順應了新課改的改革進程,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水平,提高了體育在中學課程中的地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寓教于樂,營造輕松教學氛圍。
中學體育不應只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體育授課過程中加入一些小游戲,增加課堂趣味性,不僅能引起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緊繃的心弦得到放松,響應了新課改下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要求,凸顯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中學體育課的課前熱身”為例,以前的熱身活動都是組織學生進行慢跑,這種形式既消耗了學生的精力,也讓學生對接下的課堂內容失去了興趣。其實我們可以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熱身活動,一樣可以達到鍛煉學生身體這一體育教學的目的,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可采用的游戲形式如女同學可以進行踢毽子,男同學可以打沙包、打一套武術能,甚至可以將國外一些有趣的體育活動項目本土化放到課堂上。這樣既達到了熱身目的,也調動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為課堂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中學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需要體育老師在課前準備投入更多精力,也要解放思想,多和學生接觸,了解學生關注什么,對什么感興趣,這樣設計的課堂活動才會行之有效,才能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3、善用科技,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的進步,并影響著我國的教學方式,新課改之后,如數學、英語、語文等學科對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的也越來越廣泛,但在體育課堂上則很少看到類似多媒體教學的新的教學模式,讓體育課堂給人一種古板、老舊的感覺,不利于體育授課。其實體育課堂也可以引入多媒體等高科技技術進行授課,只要我們善于發現。
以學習“太極”為例,老師提前準備一些有關“太極”的視頻,例如“太極”的起源、發展,并配有一些太極名家的視頻或者經典的太極影視劇給學生進行播放,引發學生對“太極”學習的興趣。然后展示“太極”的完整視頻給學生,讓學生對整套拳法有一個整體認識,然后配圖對每一個招式進行講解,講明每個招式的重點、作用,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最后在到操場上進行實地教學,實地教學時還可以播放“太極”的相關音樂,營造一個學習“太極”的氛圍,讓學生全身心的融入到課堂中,提高了體育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根據目前中學體育教育的現狀來看,中學體育的素質教育道路依舊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在這其中,思想的轉變是第一步,也是基礎,只有思想的改變才能對教育模式進行創新,使體育的教育水平得以提高,體育教育制度得以完善,充分發揮體育這門課程應有的作用,讓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靜. 新課程改革下中學體育課教學探討[J]. 中外交流,2021,28(1):1164-1165.
[2]彭華. 新課程標準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 體育時空,2014(20):151-151.
[3]王福存. 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8(09):18.
[4]劉守江. 淺談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