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錄 劉照龍 卞海艷 楊麗娜 李俠




摘要:目的:探討黃郁蛭瘤方聯合米非司酮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見我院收治的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患者,共66例,將其按照隨機法分成兩組,每組33例,觀察組應用黃郁蛭瘤方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對照組應用單純米非司酮治療,觀察并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治療前兩組子宮肌瘤及子宮體積變化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變化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孕激素變化對比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變化明顯,P<0.05。治療前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變化明顯,P<0.05。結論: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的效果顯著,而且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關鍵詞: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黃郁蛭瘤方;米非司酮;聯合治療
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目前,治療子宮肌瘤一般有手術和藥物保守治療兩種[1]。西醫多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給患者身體、精神及經濟上都造成了一定的負擔,甚至會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且子宮肌瘤的高峰期發生在生育期婦女,于是子宮肌瘤的保守治療越來越受到關注。米非司酮是經實驗及臨床證明治療子宮肌瘤療效確切的藥物,但有一定副作用。米非司酮使用劑量大時療效好但副作用大,用量小副作用小,但療效較差。目前,臨床上開始更多地研究中醫應用于此種疾病的治療,對于患者病情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出現主要是由于患者氣血運行受到阻礙,導致氣虛血瘀,進而形成病癥。應用黃郁蛭瘤方聯合西醫治療,能夠對其達到理想的效果[2]。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見我院收治的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患者,共66例。納入標準:①經超聲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者;②病理組織確診為無子宮內膜惡性病變者;③伴有月經量增多、下腹疼痛或者壓迫癥狀等;④均在知情下參與本研究;⑤近3個月內未服用其他激素類藥物者;⑥子宮肌瘤體積<6cm。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②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臟器疾病者;③對黃郁蛭瘤方、米非司酮過敏者;④子宮肌瘤出現惡性病變者;⑤其他附件腫瘤者;⑥同時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⑦造血功能異常或凝血功能障礙;⑧中途退出本研究者[3]。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法分成兩組,每組33例,觀察組年齡28~49歲,平均(35.46±3.21)歲;病程9~16個月,平均(12.24±2.11)個月。對照組年齡29~48歲,平均(35.25±3.87)歲;病程9~15個月,平均(12.43±2.15)個月。對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無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連續服用90d;同時給予自擬黃郁蛭瘤方:黃芪30g,郁金10g,水蛭6g,桂枝12g,茯苓15g,生山楂15g,三棱12g,莪術12g,夏枯草10g,雞血藤15g,茜草15g,炒白術15g,當歸12g,白芍12g,木香10g,加500ml水煎至100ml,每日1劑,分早、晚2次口服,連續服用90d,經期停藥一周。對照組:給予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連續服用90d,經期停藥一周。
1.3 觀察指標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對治療結果進行判定,治愈:子宮肌瘤消失,臨床癥狀消失,子宮恢復到正常情況。顯效:肌瘤縮小一半以上,子宮有較大程度恢復,癥狀明顯減輕,對患者影響較小。好轉:肌瘤縮小1/3以上,子宮有一定程度恢復,癥狀減輕但仍舊存在。無效:癥狀未消失,肌瘤有增大趨勢。采用B超檢測子宮和肌瘤的3條直徑:長(a)、寬(b)和厚(c),分別計算子宮體和肌瘤的體積大小,公式為體積(V,mm3)=4/3π×a×b×c。于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月經周期的第5~7d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ml,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孕激素水平。在治療前后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血,測定血清炎癥因子,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2(IL-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4]。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實驗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治療有效情況
見表1。
2.2 子宮肌瘤及子宮體積改變情況
見表2。
2.3 孕激素變化情況
見表3。
2.4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改變情況
見表4。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良性腫瘤,育齡婦女多發。子宮肌瘤中含有孕激素受體,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子宮肌瘤的發生和成長[5]。目前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主要藥物治療手段是孕激素拮抗劑藥物治療,米非司酮作為種有效的子宮肌瘤治療藥物已得到以往研究和Meta分析的肯定。米非司酮還能夠有效對雌激素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抑制子宮肌瘤的生長療效顯著,明顯地使子宮肌瘤萎縮效果,患者的病情逐漸緩解[6]。近年來孕激素拮抗劑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有部分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而本項目運用中醫辨證用藥,氣虛血瘀是本病主要病機,故采用補氣行滯、化瘀消癥法,自擬黃郁蛭瘤方,并聯合小劑量米非司西酮治療,經臨床用藥證實確可有效地縮小肌瘤瘤體,減輕米非司酮的胃腸道不良反應,使患者依從性更強,遠期復發率低,無毒副作用[7]。
在本文研究中,觀察組應用黃郁蛭瘤方聯合米非司酮治療,首先給予患者米非司酮治療,與此同時給予黃郁蛭瘤方。中醫認為此種疾病屬于“癥瘕”范疇,認為其與經期、產后體虛,外邪與氣血博結,氣血運行受阻,氣虛血瘀,日久積結成“癥”[8]。《婦人規》“瘀血留滯作癥,惟婦人有之”;《婦科玉尺》“婦人積聚之病皆血之所為,蓋婦人多郁怒,郁怒則目傷肝,而肝藏血者也,婦人多憂思,怖憂思則傷心,而心主血者,心肝既傷,期血無所主而妄溢,不容能藏血而橫行”,強調與博所機有關。故本病多由氣虛血瘀為主要病機,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摘要”,二者相互為用。故采用補氣行滯、化瘀消瘢法,自擬黃郁蛭瘤方,藥用黃芪、郁金、水蛭、桂枝、茯令等15味中藥以整體辯證為用藥基礎,方中黃芪為君藥,益氣和營、帥氣活血;郁金行氣解郁活血止痛、涼血清心,既活血又舒肝、清心達標本兼治為臣藥;水蛭功擅破血逐瘀,其力俊猛,結合其余諸藥共奏化瘀消癥效果,且中藥無毒副作用。對照組單純應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雖然對于患者病情改善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此種藥物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這就會對患者的后續生活質量提高產生影響,而且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也導致其需要承受更大痛苦。
綜上所述,針對氣虛血瘀型子宮肌瘤患者,應用黃郁蛭瘤方聯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療效,還能夠促進其肌瘤及子宮體積的快速改變,改善孕激素水平,改善炎癥因子水平,以實現患者后續生活質量的改善,從而更好地滿足其治療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榮屹. 活血化瘀方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氣滯血瘀型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03):447-449.
[2]劉曉慶. 血府逐瘀口服液聯合米非司酮片對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患者激素水平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 中國處方藥,2020,18(12):155-157.
[3]朱燕. 刮痧結合拔罐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的效果分析[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26):26-27.
[4]梁霜. 中醫活血化瘀方聯合西藥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80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20,29(10):116-118.
[5]明漢云. 聯用桂枝茯苓湯和米非司酮對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2020,18(05):214-215.
[6]劉二蘭. 穴位埋線治療氣滯血瘀型瘢痕(子宮肌瘤)的臨床觀察. 重慶市,重慶市黔江區中醫院,2019-11-21.
[7]胡先娥,郭孟杰. 桂枝茯苓丸聯合米非司酮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及預后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3):1879-1880.
[8]趙瑜玲. 婦瘤平消癥湯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療效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9,23(01):101-102.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廊坊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自籌經費項目(2019013120)
通訊作者:劉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