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敏
摘 ?要:圖畫書不僅能讓幼兒感知到形象美、畫面美、色彩美、語言美、意境美、主題美,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及家長從圖畫書閱讀中得到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以及享受閱讀的快樂。如何在幼兒教學過程中以繪本為載體,透過一個個蘊含著不同主題內涵圖畫故事書經驗內容,帶領兒童去觀察、去發現、去體認生活的環境,思考處理其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當下正在探索的過程。
關鍵詞:圖畫書;幼兒教學;滲透;途徑
【中圖分類號】G6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5-0070-02
On the Infiltration of Picture Books in Children's Teaching
SU?Yimin??(Donghu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Fengze District,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picture book not only allows children to perceive the beauty of images,pictures,colors,language,artistic conception,and theme beauty,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ty,and allows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to get real enlightenment from the reading of picture books. The nurturing of kindness,the enjoyment of beauty,and the joy of reading. How to use picture books as a carri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young children,through the experience content of picture story books with different themes,lead children to observe,discover,recognize the environment of life,and think about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s they face. The process of being explored right now.
【Keywords】Picture book;Early childhood teaching;Penetration;approach
圖畫書是一種新興而獨特的兒童文學類型。在圖畫書中,圖畫是主體,具有講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擔著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任務。通過借助課題,我們進行圖畫書的系列解讀發現:圖畫書能讓幼兒及家長從圖畫書閱讀中得到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以及享受閱讀的快樂。因此,我園以大整合的理念,開展多元化圖畫書閱讀,將圖畫書閱讀滲透到幼兒教學的活動過程中,透過一個個蘊含不同主題內涵圖畫故事書經驗內容,帶領兒童去觀察、去發現、去體認生活的環境,思考處理其面臨的問題。
圖畫書是一種新興而獨特的兒童文學類型。作為協助孩子、建立不同經驗的最好中介橋梁,我園創造多元化的閱讀條件,透過一個個蘊含著不同主題內涵圖畫故事書內容,讓幼兒的審美感知得以自主發展。圖畫書中的畫面大多造型簡潔,有各種點線面的幾何變化,可以為兒童手工提供豐富的素材,只要巧挖掘其中的創意點,就能有不一樣的藝術手段的演繹方法。例如:圖畫書“藝術大魔法”中,達芬蜥和小馬蒂采用“甩畫”的方式和藝術家杰克遜·波洛克非常相似,我們小班的教師,將美工區域布置成波洛克工作室,將達芬蜥和小馬蒂設置為工作室的主人,邀請幼兒每天輪流加入到工作室,體驗滴畫法的藝術表征形式,讓孩子感受“使勁甩一身泥點子”的藝術創作的快樂,進而體會到“藝術無極限”的樂趣。孩子們通過閱讀圖畫書,接觸獨特而詼諧的圖畫創意,體會書中的創意點、畫面和語言,就是在感受美、探索美和發現美,讓幼兒享受了一次愉快的視覺之旅。經過日積月累,這種藝術的創意因子會成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進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并在生活和創作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捕捉圖畫書中的情感因素,撬動幼兒的觀察興趣
隨著兒童社會發展的需要,幼兒期的情感雖然仍然有易變、易沖動的不穩定特點,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其渴望參與到活動中去,圖畫書中極具情感渲染力的主題和情節,個性化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各種關系,還有特定的場景、構圖中潛藏的情緒等,都透過圖畫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其特有的情境之中。如圖畫書“野獸國”中,它直面孩子內心的黑暗面、恐懼、憤怒、痛恨和受挫時的無助等,這些心靈深處的負面情緒,就像野獸一樣在孩子體內橫沖直撞,教學中,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畫面中的面部表情變化、背景色彩變化,情感因子的變化,運用有效的指導策略,借助多元化的操作手段,帶領兒童去觀察、去發現、去體驗生活的環境,思考處理其面臨的問題,促進幼兒情感的積累,此時,幼兒內心的情感體驗越豐富,就越能對作品的情感基調和人物的感情產生同化和順應,并且使已有的情感在活動中得到提煉和升華,從而釋放征服自己內心的野獸,撬動幼兒觀察人物、觀察生活、觀察事物的興趣。
(3)尊重幼兒的創造性閱讀,提升幼兒的思考能力
圖畫書通過畫面有節奏地推進,讓幼兒在或松弛、或緊張、或低沉、或高昂、或沉靜、或活潑的節奏中無意識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主旨。我們根據三個年齡段的特點,根據不同的年齡層次進行研討學習,以兒童的視角,觀察記錄兒童的閱讀反應,提供給孩子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借助圖畫書有節奏的表達,進行閱讀討論的設計,讓幼兒在逐步推進和深入的互動中理解圖畫書的內容,并明確自己的觀點。而在這個創造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是個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采用多種策略來支持兒童,如圖畫書“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師通過觀察畫面—猜測內容—驗證結果—共同閱讀的策略,引導孩子觀察畫面,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在孩子們出現富有爭議或者“不符合邏輯猜測”的推理時,教師則采用討論的形式,讓孩子們進行想象創編,并在閱讀后通過辯論或者角色扮演,加深幼兒對圖畫書情節的理解,讓這個充滿哲思的寓言小故事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扎根,引發孩子對生活中誠實與欺騙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