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東紅
摘 ?要:在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同時,在初中美術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審美教育的創新,不斷創新美術教育模式、類型、內容,選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美術實踐活動,充分彰顯美術課程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真正有所提升與成長,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審美教育;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5-0116-02
Analysi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nov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FEI Donghong ?(Tange Junior High School,Wushan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juni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ers should develop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thinking ability,and practical ability,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rt and labor. At the same time,in the work of junior high school art education,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continue to innovate the mode,type,and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select the methods that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o carry out art practice activities,and fully highlight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art course,so that students really improve and grow in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an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core literacy of art discipline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Aesthetic education;Innovation;Strategy
在初中美術審美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端正學生的審美態度,能夠更為全面、深刻感知美術知識背后的人文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審美素養。同時,教師要精心設定美術教學情境,融入美術審美素材,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1.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1)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感知力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滲透審美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感知力。美術屬于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在審美教育中能夠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深入探究美術作品中的肌理、色彩、線條,讓生活化的美術素材更加藝術化,學生在感知、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能夠鍛煉自我審美感知能力、實踐能力,感知到探究美術知識、鑒賞美術知識的必要性,更為專注地投入到美術學習活動中,真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素養,提高美術課堂活動的質量、效率。同時,在初中美術審美教育活動中,能夠讓學生深刻剖析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內涵、色彩搭配、線條結構,感知到美術知識中的藝術魅力,獲得更為深刻的感知與理解,鍛煉學生的審美感知力。
(2)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滲透審美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人愛好、審美標準設定活動內容,讓美術教育活動具備一定的主觀性與穩定性,鍛煉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初中生正處于培養情感價值觀、文化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美術教育中落實審美教育,能夠讓初中生具備積極的審美情趣,正確辨別善、丑、惡。同時,因為初中生的社會閱歷、生活經驗比較少,在美術審美教育活動中,能夠為學生提供生活化、豐富的美術作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愛好與興趣,拓寬學生的美術知識視野、生活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豐富美術教育形式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滲透審美教育,能夠豐富初中美術教育形式。在傳統的美術教育活動中,通常是采用理論灌輸式、教師主導式的教育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美術知識的狀態。而在美術審美教育活動中,能夠圍繞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來設定美術活動,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社會實踐活動、美術作品賞析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美術教育形式更為多樣化、多元化,提高學生參與美術教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除此之外,在美術審美活動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美術素材,拓展學生的美術知識面。
(1)設立清晰的美術審美教育目標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要想提高美術審美教育的有效性,教師要善于合理設定美術教育目標,作為開展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指向。在以往的美術課堂中,教師只關注學生美術成績,忽視學生能力培養,根本無法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由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品德素養、審美能力,保證美術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與層次化,以此了解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克服美術學習活動中的困難,提高學生學習、探究、欣賞美術知識的積極性,構建合理與科學的美術評價體系。教師還可以通過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美術評價方式檢驗審美教育目標的完成情況,讓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美術作品,讓其他學生去欣賞與鑒賞,在此過程中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在欣賞他人美術作品過程中,發現自己美術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正與查漏補缺,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在教學評價中不僅能夠檢驗審美教育目標的完成情況,還可以作為之后美術教育目標設定的重要依據,保證審美教育目標的完整性與合理性,真正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化的初中美術課堂。
(2)優化美術教學方法
在初中美術審美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遵循面向全體的原則,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以此優化美術審美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實踐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在當前的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都是把教育內容局限于教材知識內,圍繞教材知識來編寫教案與設定教學流程。但是這種教學方法,根本無法滿足初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由此,教師要注重豐富美術審美教學資源,不要把美術教育資源局限于美術教材知識內,而是要融入多元化、生活化、實踐化的美術教育資源,可以讓學生去參觀藝術展廳與博物館,從中來感知美術知識、藝術知識的博大精深,感知到觀察生活的樂趣,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美術課堂增添更多的活力,構建和諧與輕松的美術課堂。教師要注重美術課堂中的審美啟迪,這樣才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真正展現出美術課堂中審美教育的優勢。在以往的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都是單方面灌輸美術知識,學生缺乏探索美術知識的機會、時間,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審美素養。由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美術審美情境,讓學生去布置校園文化環境與物質環境,展現出校園的文化氣息,給予學生更多無聲的榜樣力量,在此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運用美術知識,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與審美體驗。
(3)構建多樣化的美術教學形式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要想展示出審美教育的優勢與作用,教師要構建多樣化的美術教學形式,從中滲透審美教育內涵與內容,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提高美術課堂教育的有效性。在以往的初中美術活動中,習慣采用美術知識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導致學生缺乏參與學習美術知識的自主性。由此,教師要讓美術教育活動回歸實際生活,美術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需要學生去深入剖析、探究,從中感知美與發現美,感知到美術作品與大自然的美麗,鍛煉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創作與表達,以此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認真觀察生活中的美好之處,從中真正獲得感悟與認知,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價值觀、文化價值觀,為之后的美術學習、社會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教師要利用分工合作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專注、認真地投入美術鑒賞活動中去。在以往的美術課堂中,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的機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再加上每一個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審美素養都是不同的,單一的美術教學形式,很容易讓部分學生無法跟上美術教學進度。由此,教師要改變以往統一的美術教育,給予學生互動與分享的機會與空間,讓學生在分工合作中深化感知,緩解學生的美術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教師要善于用展示成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自主性,從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教師要鼓勵每一個學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美術作品,教師和其他學生要積極給予肯定、鼓勵、支持、表揚,提高學生展示美術作品與創作美術作品的自信心,在此過程中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對美術學習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愛。
(4)在美術鑒賞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在美術賞析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特別要專門設定對比賞析美術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面,在對比中深化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對比賞析主要是對美術作品之間的不同點、相同點展開剖析與比較,引導學生更為深入感知美術作品中的情感、精神、內涵。很多美術作品內容較為復雜化與抽象化,具備較強的探究性與專業性,這就需要學生在對比賞析中抓住美術作品的精髓,讓抽象的美術知識更為通俗易懂,學生能夠掌握美術作品中的重點內容。美術作品屬于一種專業的視覺藝術,具備較強的直觀對比性,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對比賞析作品中的價值、內涵、含義,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力、感知力、理解力、視覺審美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賞析相同題材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積極討論與交流,展現出美術課堂活動的活力。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對比作品中的優點,還要去賞析作品中的缺點,感知到美術作品中的殘缺之美,擁有更為深刻的啟發與感知。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展開對比賞析,很多美術作品雖然藝術表現形式與題材相同,但是這些作品之間的內涵不同,具備不同的感染力、表現力,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對比賞析中才能夠理解與接受,因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賞析能力與觀察能力。3.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創新美術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注重滲透審美教育內容,讓學生掌握美術知識、美術技能的同時,鍛煉自我審美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圍繞初中生的美術學習進度、學習需求,合理設定教育目標、教育活動、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參與美術審美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深入挖掘美術教材知識中的審美素材,增強美術教育活動的趣味性與實踐性,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化、和諧的美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