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欣賞課是高等院校音樂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在聲樂欣賞課中有著諸多的問題有待完善解決,如教師自身專業水平較差、教學目標模糊、缺乏邏輯性的教育內容、教學形式單一等。本文詳細客觀地分析當前聲樂欣賞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闡述在普通高校中聲樂欣賞課的教學狀況,基于此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案。
關鍵詞:高校 聲樂欣賞課 實踐探索
一、引言
音樂教育是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聲樂欣賞課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因其有較強的娛樂性與較為廣泛的宣傳,所以是最受大學生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聲樂欣賞課就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多數大學生都樂于接受。但是,在許多普通高等院校中,聲樂欣賞課沒有得到有效的普及,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解決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解決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急需處理。
二、聲樂欣賞課的價值和作用
對于聲樂作品的欣賞是一個主體主動參與的過程,使其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程度,最后將聲樂作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首先,可以提高素質涵養。對于聲樂作品的欣賞是一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提升,最終將生動的形象映入腦海,最后轉化為自己所得。其次,可以增加聲樂知識,傳承音樂文化。例如,在對民族的音樂文化進行欣賞時,可以通過了解音樂本身的情感和背景從而達到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從而更好地傳承發展民族優秀文化,增加學生的閱歷,使學生在進行音樂創作時可以將歷史文化融入其中,使作品具有豐富的情感。再次,可以提高聲樂的演唱技能,在聲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領會作品所展現的情節、所蘊含的情感、演唱時所需要達到的水準,從而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最后,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彼此間配合的能力,有趣的創作貫穿于生動的音樂欣賞教學過程的始終,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作激情,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聲樂存在著多種表現形式,如合唱、齊唱以及重唱。因此,在欣賞聲樂作品時,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能力。[1]
三、聲樂欣賞課在普通高校中存在的問題
(一)模糊的教學目標
普通高等院校都會開設聲樂的選修,但是沒有科學性、系統性的課程體系,都是因需要而開設、因人而開設,并且其考核、評估的教學目標根本沒有明確的方式。因此,在確定藝術教育的教學目標時,不但要使教育目標與教學目標相統一,還要使其具有層次鮮明的特點。
(二)缺乏系統性的教育內容
普通的高等院校的聲樂課程過于松散和隨意,學校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一套嚴謹的系統性學科體系,缺乏整體構想思維,不夠豐富和精細。[2]
(三)缺乏審美性和科學性
大多數學生對于真正的聲樂藝術接觸的機會很少,不能深刻體會聲樂藝術中所體現出來的美,以及對聲樂藝術技法的掌握不夠清晰。因此,學生無法理解聲樂藝術作品特別復雜、難以理解的音樂的形式和技法,不能準確地掌握不同格調以及不同層次的聲樂作品,以至于學生難以對其進行選擇和學習。
(四)教學形式的單一化
在普通的高等院校教育中,聲樂科目開設過少,只有聲樂欣賞課或合唱課,不能使學生在充分的實踐活動中施展豐富的理論知識,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3]
四、普通高校聲樂欣賞課的改進策略
(一)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在高校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教育模式過于單一化,都是音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達音樂知識,過于枯燥,無法充分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高校的音樂教育中的聲樂欣賞課應該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加強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互動,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授課效率。首先,要采用討論的教學形式。在對聲樂作品進行欣賞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負責引導和答疑,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相互討論、辯論、相互啟發,在交流中得到發展和進步,要做到學生可以解決教師決不插手,學生解決不了教師再進行引導,教師要從課堂上表演者向掌控者的角色進行轉變。其次,要采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在聲樂欣賞課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要使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活動,將所學來的知識推陳出新,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人類的認識能力就是在這樣循環往復中不斷向前發展,從而達到將理性的知識學習與感性的藝術實踐達到充分的融合發展,使學生可以充分地吸收所學習到的知識。最后,在音樂會中進行教學實踐。音樂會自身的藝術價值非常高,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感悟,有助于學生深刻地把握音樂藝術性,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可以在體會音樂藝術時,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增加學生在音樂創作中的開拓創新能力。[4]
(二)增強對聲樂欣賞課的認識
大多數的普通高校對聲樂欣賞課并不重視,只是為了需要而開設,缺乏系統性的規劃和領導。只有得到了高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才會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接受藝術的教育熏陶,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完善健全的人格。首先,高校應該保證充分的經濟支持。高校應該在明確的教學規劃基礎上,合理地制定相關經費的花費預算,要保證在音樂教育上的經費投入,從而確保藝術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展開和落實。其次,高校要保證物質條件充足。大部分的高校在音樂教學課程進行時,都會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音樂教室設備建設不完善以及學習資料匱乏等。因此,高校應該加大對于音樂課程開展情況的投入。最后,高校應該嚴格規范音樂教學的管控。音樂教學管理應該具有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應該科學地協調與管控教師的教學手段、學生的選課形式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考核情況,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同時要求人事部門的領導干部要對師資的編制、引進、使用、考核以及進修的方面做好管控工作,要能確保課程的開設和運行可以正常展開。[5]
(三)準確地定位培養目標
開設聲樂欣賞課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得到更全面更高效的發展,可以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跟得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滿足新時代社會的需要,這也是高校對于培養學生發展需要達到的目標。每一所高校都具有自身的性質和特點,每一個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高校可以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通過音樂欣賞課充分展示出自身的獨特優勢。所以,應該從實際出發,制定與實際行動相符合的教學目標,并根據其發展形勢進行積極的引導。應該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設立培養需要達到的目標。首先,要對我國的民族聲樂以及西方聲樂的發展情況做到應有的了解,對不同地區、風格的作品進行了解,充分地了解這些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所處的背景。其次,應該系統地學習我國以及西方的音樂發展情況,對藝術的風格、情感、旋律特色等進行充分的掌握,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鑒賞以及審美的能力。[6]
(四)科學地安排音樂鑒賞的內容
首先,就我國的聲樂作品而言,學生對于聲樂作品的鑒賞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可以使學生全面充分地了解我國的音樂,可以有效地增加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心。因此,一方面要從民族傳統的音樂入手,其中包含了多種的音樂形式,例如戲曲、民歌等,可以使學生增進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應該選取具有時代精神的聲樂,例如土地革命時期或改革開放時期的作品,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其次,對于西方聲樂作品欣賞而言,主要是增進學生對于古典音樂的了解,讓學生了解歐洲的音樂發展情況,進而讓學生接觸浪漫音樂以及現代音樂。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介紹歐洲音樂發展時期出現的代表音樂家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加深學生對于西方音樂發展情況的認識。最后,中外通俗作品深受學生的喜愛,但是高校對其卻是持有摒棄態度,從而制止了這些聲樂作品進入課堂,與學生的態度背道而馳。因此,高校應該尊重學生們的訴求,對于那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精神境界,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通俗歌曲,高校也應該采取支持的態度,為聲樂欣賞課注入新的活力。[7]
(五)有效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向前發展,中西方教育理念不斷融合,在聲樂欣賞中,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積極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性和綜合素養,從而行之有效地提高音樂教學的成果。首先,高校應該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充分的音樂專業知識,還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時俱進地充實完善自身。其次,音樂教師從課堂上的表演者向課堂上的掌控者的角色進行轉換,可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教師要做到學生可以解決的問題不插手,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引導學生解決。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一定程度的教學相長,從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科學有效的學習環境。最后,高校音樂教師應該主動地開拓自身的知識范圍。高校的音樂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可以保持學生與社會的高度接軌。[8]
五、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占據主要地位,而聲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的音樂教育存在諸多問題,應該采取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增強對聲樂欣賞課的認識、準確地定位培養目標、科學地安排音樂鑒賞的內容、有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等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促進聲樂欣賞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一盈.對高校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研究[J].北方音樂,2020(23):124-126.
[2]王晶.高校音樂教育五項全能比賽視域下的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J].北方音樂,2020(23):184-186.
[3]楊紅燕.高校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的融入價值與實施路徑[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6):118-121.
[4]汪曉露.現代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概況和特色構建[J].北方音樂,2020(22):196-198.
[5]徐欣,張玉春.關于高等音樂學院聲樂作品欣賞課設置的構建[J].藝術科技,2014,27(05):43.
[6]俞佳,陳煒.高師音樂欣賞課對聲樂教育的意義[J].藝海,2010(12):101.
[7]程泓.專科學校音樂教學中聲樂作品欣賞的課堂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6):71.
[8]喬邦利.淺談聲樂欣賞課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現實意義及其主要內容[J].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04):39-41.
(作者簡介:馮培培,女,碩士研究生,黃河交通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學)
(責任編輯 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