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園芳
【摘要】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指的是運用相關系統進行科學領域的探究,運用探究所得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創造性活動等。R&D活動能從根本上體現企業在運行中的競爭力,也能反應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因此在企業及國家工作開展中應注重R&D。基于此,本文闡述R&D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D統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其發展情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R&D;統計工作;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4.011
R&D又稱研究與開發活動,既是體現我國經濟發展創新性的活動,也是衡量我國創新活躍度的重要方式。對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情況及創新能力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是R&D與GDP的比值,這也是對一個國家的綜合指標進行評價的方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情況及可持續發展程度。當前,R&D經濟投入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關注內容,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指標。因此,R&D經費的增長速度應與我國GDP相契合,或者略高于我國GDP的發展水平。
一、R&D統計工作的重要性
R&D中包含技術研究、應用研究及基礎研究工作。基礎研究工作指的是對新的規律進行探究,開展基礎性的知識工作。應用探究指的是對新的知識進行研發與探索,將新的理論應用到新的領域中。技術研究指的是對研究成果進行探究,并在設計中形成新的產物,進而開展科研活動。R&D投入是對研究工作起到重要推進作用的內容,本文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對其重要性進行解讀。第一,在宏觀方面,R&D投資情況與GDP發展情況是體現國家經濟發展情況的重要方式。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多種科學領域中的R&D投入均遙遙領先,超過4%,同時其國家GDP水平超過2%,因此當時美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第二,在微觀方面,R&D投資情況能對我國企業經濟發展情況產生影響。例如,我國通信行業每年堅持加大并將銷售額的10%以上作為R&D的投入,因此我國通信行業的發展水平遙遙領先。
為提升R&D的投入情況,實現其真正意義,應合理開展R&D統計工作,在統計中了解我國R&D的發展情況,并對其發展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促使我國R&D工作的運行,為我國經濟發展及社會企業經濟運行奠定基礎。
二、R&D統計工作的現狀
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程度逐漸提升,對于R&D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存在發展情況落后的情況。在對R&D進行統計的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R&D的發展,也不利于我國合理應用R&D。
(一)對R&D的認識程度不足
R&D統計調查工作在實行過程中,每年都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變動,統計人員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變動。新員工在進行R&D統計工作之前,應對其概念有明確的認知。但是部分統計工作人員未能意識到傳統統計工作與R&D統計工作之間的差異,不能對R&D統計工作進行明確的劃分,不清楚其概念范圍,在填報報表的過程中,不能對課題活動進行合理的歸類及劃分,導致報表缺乏平衡性。同時,部分報表填報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由于細致性不強導致失誤的情況。部分工作人員忽視R&D的重要性,對于不理解的概念,采用簡單化的處理方式進行報表的填寫等工作,或者索性不進行R&D統計工作。以上現象均是由于企業在運行過程中未能重視R&D統計工作而產生的,企業忽視了對統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導致其觀念不清,最終影響統計工作的進行。
(二)統計隊伍不穩定
部分企業在開展R&D統計工作的過程中,對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等的投入不足,導致統計工作人員從根本思想上認為R&D統計工作是不重要的。部分統計工作人員擅自調崗、自身能力不足、不思進取、消極怠工等,影響了R&D統計工作的運行效果。產生該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統計工作人員對專業統計工作知識認識程度不夠,缺乏工作經驗,等等,不能以較為專業的法律意識對R&D統計工作進行規范,也不具備較為專業的工作能力或豐富的實踐經驗。以上現象均對R&D統計工作隊伍的建設及R&D統計工作的開展產生消極的影響。在以上現象的影響下,R&D統計工作人員隊伍調動較為頻繁,導致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他們只能單純地進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不能實現對數據的深入分析,也不能實現對R&D統計工作的升華,導致此項工作無法為企業的發展及運行奠定基礎。
(三)各個部門之間溝通不暢
R&D統計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應由不同部門共同執行才能完成。因此,在R&D統計工作具體實行的過程中,企業應注重引導不同部門統籌合作,協調工作,實現彼此之間的順暢溝通。但是,在傳統R&D統計工作中,不同部門之間基本沒有交流與合作,缺乏基本的聯系及有效的溝通,部門之間的工作成果并不能實現共享。在這一基礎上,R&D統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也不能得到合理解決。如果不同部門之間存在問題,但沒有人對產生問題的具體原因進行追究,那就無法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也就是說不同部門僅僅是將自己的工作完成,并不關心R&D統計工作開展的情況。
(四)統計數據上報不清
R&D統計工作的基礎性環節是對數據進行調查與收集,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對數據的整理及分析,最終呈現R&D的發展情況,完成完整的統計工作。但是統計工作人員存在流動性較強等情況,導致在數據上報的過程中出現少報、漏報等情況。該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跨年項目及新項目可能會存在統計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的情況,最終導致統計數據少報漏報;另一方面,科技部門的數據存在少報漏報情況,導致產生上報的數據與當地科技發展情況嚴重不符等現象。
三、R&D統計工作的建議
R&D統計工作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面對問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積極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一)加強R&D統計工作的宣傳
R&D統計工作并不僅僅是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為提升R&D統計工作的開展情況,社會各界應積極參與統計工作,為R&D統計工作的運行提供社會保障。其根本原因是R&D統計工作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有密切的聯系,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能反映出當前人均生活水平指數,并對當地的科技發展及社會運行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R&D統計數據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的發展情況。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重點關注R&D統計工作,加大對該工作的宣傳力度,使人們意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如此,在統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人們也能更加積極地配合,從而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等。
(二)協調領導部門與工作人員的關系
領導人員是R&D統計工作開展的指揮人員,能積極發揮其領導作用,推進R&D統計工作順利運行,統籌各個員工及部門的工作情況,促使R&D統計工作協調進行。員工是R&D統計工作的執行人員,通過完成領導人員下發的工作任務,讓R&D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得以順利進行,確保統計工作整體完成度的提升。因此,統計工作領導人員與工作人員應互相協調,促使統計工作順利完成。首先,領導人員應熟悉統計工作的流程,對該工作的運行較為重視,能積極利用新的統計法對統計工作的運行情況進行指導,并能對統計數據負責,推進該工作順利運行。其次,各個部門工作人員也應相互配合,按時完成領導人員下發的任務。其他部門也應積極配合統計部門的工作,積極上報統計過程中應用到的數據,實現統計數據的有效整理,并對整理完成的數據進行簽字確認。在統計過程中,統計工作人員能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數據的上報工作,減少統計工作人員收集數據所需的時間,減輕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并提升統計工作質量。最后,不同部門工作人員應相互配合,協同工作,完成統計分析。為完成以上工作,保證R&D統計工作順利進行,企業全部工作人員均應對R&D統計工作加強重視。R&D統計工作的任務量較大,工作內容較為復雜,工作科學性較強,因此領導人員應積極與工作人員相互協調,引導工作人員配合領導工作,實現R&D統計工作質量的提升。
(三)加強隊伍的建設
工作人員隊伍的綜合素養對于統計工作的執行與完成有著基礎性的影響,為切實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企業應加強對于統計工作隊伍的建設,提升每一個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及思想素養,讓其有能力積極參與到此項工作中,并推進統計工作的開展。統計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對客觀實際進行真實的反映,因此,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業務能力及思想素養。因此,企業應盡最大的努力為統計工作人員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例如,企業應拿出一部分經費,為統計工作人員提供更多形式、更多層次的幫助,為統計工作的開展提供較為優質的條件,幫助統計工作人員提升業務水平和基本統計能力等。企業還應對統計工作人員積極開展繼續教育,讓其學習到新的統計方式,了解統計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等。同時,企業還應不斷引導其提升技術能力,鼓勵并支持統計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統計技能考試,對通過考試的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另外,企業還應實行定崗定編工作,在社會發展中積極招聘優質的R&D統計工作人員,為企業R&D統計工作的開展提供新鮮的血液,以此為基礎,不斷提升統計隊伍的綜合能力。
(四)推進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技術是在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產生的科學技術,企業積極使用該技術,能有效提升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為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企業在實行R&D統計工作的過程中,也應積極開發并使用信息化技術,推進信息化建設水平,這樣不僅能提升工作效果,更能提升工作質量。R&D統計工作在運行過程中應經歷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匯總、數據核查及數據提煉等環節,為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還應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注意時間問題,去除數據口徑偏差問題。并且,R&D統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涉及的工作量較大,工作內容較為復雜,在統計時可能會產生問題,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統計結果的準確性,進而對數據的時效性產生影響。因此,在統計中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能提升數據收集與整理的效率及質量,并實現網上報表查看及自動化處理的效果。這樣,能有效防止失誤現象的產生,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五)建立數據跟蹤與監測制度
數據的準確性是R&D統計工作運行的重點影響因素,因此企業應重點關注數據的真實性。但是,在統計中,數據需要經歷調查、收集、傳輸等各個環節,產生誤差的可能性較大。因此,應有針對性地對企業的數據收集工作進行監控,建立數據跟蹤機制,觀察每年數據的變化情況。如果在數據監測中發現數據存在異常情況,相關監督機構應當及時對產生問題的部分進行調查,并發現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報及漏報的情況,將企業R&D統計工作維持在穩定增長的水平上。同時,針對性的跟蹤制度及檢測制度能在從數據產生到統計結果產生的全過程中對數據進行管理及監控,有效提升數據的利用率,減少中間環節對時間的浪費,進而提升R&D統計工作的開展效率。
四、結語
基礎工作是企業運行過程中的重點影響因素。R&D統計工作作為企業運行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其質量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工作的運行情況及經濟效益的獲取速度。因此,企業應重點關注統計工作,將R&D統計工作作為推進企業運行的根本。企業可以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加強跟蹤制度、提升工作人員素質等方式提升R&D統計工作的效率,進而提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參考文獻
[1]何麗艷,代文瓊,李壁濤,等.2019年昆明市科技統計與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21,34(2):21-24.
[2]鄺俊銘.廣州R&D投入強度的綜合模型預測及分析[J].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2021,5(4):56-61.
[3]吳松彬,黃惠丹.R&D稅收優惠政策促進了企業基礎研究了嗎?——來自省級面板的實證檢驗[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2):3-16.
[4]王開科,薛梅林.投入成本、生產率調整與R&D產出價格指數測算[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0,35(6):17-23.
[5]朱發倉,楊詩淳.基于兩種功能的中國R&D資本測度體系研究[J].統計研究,2020,37(12):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