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煌
【摘要】由于我國機械化、信息化、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交通設施進一步完善。地鐵作為新時代的發展產物,也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標志著城市的發展水平。其中,地鐵主要運輸社會人員,運輸量大,運輸頻次多,因此就需要重視地鐵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鐵安全風險分級管理與安全隱患排查,分別從影響地鐵安全的相關因素、地鐵安全管理的規劃,以及加強地鐵安全管理的措施這幾方面進行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保證地鐵運營安全,并能夠切實幫助到相關的工作人員。
【關鍵詞】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有效融合
中圖分類號:C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4.063
目前,由于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大批人員流入城市中,地鐵建設規模不斷增加。由于人流量大,因此地鐵安全受到社會上的重視,近些年來發生的地鐵安全事故給社會人員敲響了醒警鐘。地鐵運營過程中,安全風險管理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隨著我國科技進步,研發交通設備技術越來越先進,交通設備逐漸多樣化,同時由于地鐵工作人員的更替制度,不同時間的安全風險管理都存在差異。影響地鐵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人為因素、物質因素、內外環境因素以及控制因素等。本文主要從這幾方面分析地鐵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與預防機制,以期提高地鐵運行的安全性。
一、地鐵安全管理員的影響因素
(一)人為因素
在地鐵運營的過程中,運營人員主要由工作人員與乘客組成,其中工作人員是保證地鐵能夠順利運營的重要因素,而乘客是地鐵運營的服務對象。所以,工作人員不僅要具有專業的處理事務能力,還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目前,大多數地鐵事故是由于乘客的安全意識不足,道德素質低下引起的。而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低下,責任意識薄弱,沒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問題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強乘客的安全意識,大力普及地鐵安全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處事能力,加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確保地鐵能夠安全、正常運行。
除此之外,地鐵的不規范管理與人為失誤,也是導致地鐵事故發生的因素之一。其中,由于培訓力度不足,員工沒有掌握相關的地鐵規定,沒有按照標準去執行自身的任務,反饋的信息不精確不合理,引發了地鐵安全事故。與此同時,大多數工作人員沒有完全理解自身學到的專業知識,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無法勝任工作,但是由于地鐵工作量大,不得不讓這些人員上崗,這些工作人員很容易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影響地鐵安全。在面臨意外事故時,工作人員自身不能夠冷靜處理,無法達到地鐵工作要求。所以,地鐵部門在選拔工作人員時,需要對員工的業務能力與應急能力進行考核。另外,地鐵部門還可以增加對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應急演練的次數,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增加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效率,從而確保地鐵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正常運轉。
(二)物質因素
地鐵車站主要服務的對象是乘客,站內的各種設施設備以及工作人員的態度都影響著地鐵運營的服務質量。其中,地鐵車站內的主要設備包括BAS、FAS、AFC、PIS、隔離門、監控設備、給排水系統、照明等,由于地鐵車站里的設備集中并且量大,需要很多部門的配合。所以,為確保地鐵能夠安全運轉,地鐵部門需要全面查找影響地鐵安全的因素。而車站直接控制著地鐵內的所有設備,如果沒有及時掌握車站內部設施的具體情況,沒有及時獲取相關的設備信息,沒有及時維修與檢查具體設備,就會為地鐵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三)內外部環境因素
地鐵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也是影響地鐵運行安全的因素。其中,主要的環境因素包括各種惡劣天氣、地形地質、氣候條件等,還有設施設備故障、員工工作能力、地鐵服務能力、乘客個人等內部環境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地鐵運行安全。除此之外,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著的動態過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一些人無法調節自身的壓力,就會產生一些自殺或者報復性行為。因此,地鐵車站內需要加強防范,工作人員時刻注意乘客的精神狀況,巡查人員需要加強巡查力度,加強對外部環境的關注,及時調整地鐵內部的工作布置,同時設立自然災害警報器,以防出現意外事故。從各個方面加強對地鐵車站內部的管理,減少安全隱患。
(四)地鐵車站管理力度
地鐵車站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也是引發地鐵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鐵能夠安全運行,離不開人為的管理。其中,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開展地鐵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也是地鐵安全運行的前提條件,但是由于地鐵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容易出現管理與組織沒有秩序、工作人員的職責不明確等問題。所以,為了降低地鐵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就需要加強安全管理力度,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將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與地鐵安全時刻聯系在一起,加強工作人員服務與管理的積極性。工作人員無論何時都要以安全為主,這關系到整個地鐵內部人員與乘客的生命,因此必須加強對地鐵工作的管理力度,牢牢掌握地鐵管理狀況。
二、安全風險分級管理
(一)加強預防工作,做好安全風險評估
為了能夠預防一些意外事故,地鐵車站需要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通過對各方面影響因素的分析,得知一些具體的影響地鐵安全運行的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控制,進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還可以設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應急方案,提高安全風險的控制力度:1對安全風險進行分級評估需要多層次地展開工作。2對于已經確定的安全風險,應該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加強控制力度,提前做好預防工作。3對于重大危險因素,地鐵部門就需要實時動態監控,做好預防準備,提高監管力度。
(二)強化過程管理,做好安全措施
地鐵部門需要制定具體化管理措施,加強其針對性。加強過程管理工作,做好安全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將風險管理與預防直接與工作人員的績效掛鉤,設立激勵機制,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地鐵管理效率,進一步保障地鐵運營安全。5F309200-687F-4754-BCEF-BA3E0A6D4908
1地鐵部門需要落實一崗雙責的安全制度。明確地鐵組織結構與管理結構,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安全防控與預防工作上。2做好安全防控措施之后,還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記載,建立安全管理系統,使其成為每個工作人員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3地鐵部門需要制定安全分級管理與安全風險排查制度,對地鐵內部的所有員工都進行崗位分析與時間配置,讓地鐵所有員工都了解安全風險管控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方法。4建立安全風險管控獎懲機制,對于業務能力強,服務到位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對于渾水摸魚、工作態度差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將安全責任具體化,落實到個人。
(三)加強應急管理,重視隱患處理工作
地質情況與地質條件會引起安全事故,為地鐵運行埋下安全隱患。為了規避安全風險,地鐵部門需要建立應急管理單位,建立應急小組,共同管理應急任務。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動態監控地鐵各站點的重點區域。多開展幾次應急演練,增加工作人員的經驗,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效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激勵制度與動態管理制度相結合,確保管理與訓練的效率。
(四)落實安全責任
明確每個站點的具體職責,規定工作人員佩戴好防護用具,落實安全責任,建立相關的安全行為規則與標準。
(五)加強監督與控制力度
在實行分級管理之后,地鐵部門應該加強安全執法,利用巡視、監察、管理、控制等手段,指導地鐵部門現場工作,整治安全隱患。
三、排查與治理安全隱患
根據各地地鐵運營的規律,明確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排查安全隱患的過程中,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結合點線面的結構,建立多重防護體系,從而提高地鐵運行安全性。
(一)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就是對各個重大風險點進行排查,建立風險數據,其中包括風險點名稱、具體位置、出現事故的原因與類型等,為地鐵部門風險分析提供數據資料。除此之外,根據各項隱患的特點,成立相應的排查小組,將排查工作具體化,從而梳理各方面的危險源,并提出預防措施,以免出現安全事故,為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二)安全隱患的治理工作
根據安全隱患的特點以及地鐵組織的治理能力,劃分安全隱患的治理等級,對于一般隱患可以派遣具體的負責人進行整改;對于重大安全事故隱患可以由具體部門制定相應的治理方案與措施,得到審批后方可實行。
(三)組建安全隱患數據信息庫
在排查完安全隱患之后,將隱患進行分類,并組建安全隱患數據信息庫。除此之外,利用現代化的數據技術,實現安全隱患信息的現代化、信息化、智能管理化管理,讓工作人員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得相關數據信息。
(四)雙重預防機制
雙重預防機制是將安全隱患管控與排查相結合,建立地鐵生產安全事故防火墻,確保地鐵能夠安全運行。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做好地鐵風險管理控制,做好安全風險識別工作,并將安全隱患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為社會帶來危害;其次,治理安全隱患,治理隱患主要以排查和治理為主,排查各個崗位容易忽略的環節。通過雙重預防機制,將每一個風險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隱患開始出現時,就將其治理,以規避安全風險,提高地鐵運行的安全性。
將安全風險分級管理控制與安全隱患排查相結合。其中,安全風險管控是安全隱患排查的前提條件,通過安全風險管控可以降低安全風險發生概率,從危險源頭消除隱患。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是對安全風險管理的具體化,通過安全隱患排查可以找到安全風險管控中的不足,并進行調整。與此同時,需要評價危險源的識別效率,優化安全管理措施,從而確保地鐵能夠安全運營。
安全風險分級管理控制與安全隱患排查共同構成的雙重預防機制。對不同的重大風險區域進行有效的監管與治理,從危險源頭進行處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應該將排查工作具體化,制定符合地鐵運營規律的管理體系,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雙重預防機制的效率。
四、結語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加快,大量人員涌入城市,地鐵建設規模也不斷擴大,安全管理工作也越來越復雜。為了確保地鐵運行安全,就必須分析影響地鐵安全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因素管理辦法,建立安全隱患排查與控制體系,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安全隱患。可以從氣候條件、內部外部環境、人文因素、物質條件等進行安全隱患分析,建立健全雙重預防機制,做好安全排查與治理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與責任感,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應對事故的處理能力。大力普及地鐵安全知識,讓社會人士知道乘坐地鐵的注意事項,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地鐵能夠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張方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有效融合探索[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9(7):263.
[2]呂禮國.淺談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一體化管理”[J].煤炭科技,2020,41(5):65-67.
[3]黃典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2017,12(7):36-38.
[4]趙忠明.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和安全規程是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的關鍵[J].新疆有色金屬,2018,41(S1):115-117.
[5]郭志華.論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必要性[J].中國金屬通報,2018(4):39;41.
[6]王中興,李曉琴,張維克.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控體系建設[J].安全,2018,39(2):43-45.5F309200-687F-4754-BCEF-BA3E0A6D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