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丹
【摘? ? 要】在新時代的教學環境中,“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學領域的熱門詞匯,為了順應教育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相關部門反復倡導教師應始終基于核心素養背景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潮流。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以高中語文學科為例,淺議群文閱讀在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具體運用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群文閱讀?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184
雖然很多學生都一致認為高中是他們人生中的“魔鬼時期”,但高中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學生在這一時期所積累的知識以及培養的能力都能決定他們今后的學習效率和人生走向。高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高效地學習課本知識,還應該基于所教學科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今后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以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為研究方向,淺議群文閱讀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教師應給學生傳授群文閱讀方法以及組織群文閱讀討論活動等內容。
一、群文閱讀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育相關部門倡導教師應盡可能地體現課堂教學的全面性、完整性和趣味性,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同時促進學生能以創新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對語文學科并不陌生,在就讀高中之前很多學生便接觸過語文教育,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扎實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基于此,每一位高中教師都應該提高對學生的培養要求,即教師應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就閱讀教學而言,其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基礎途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閱讀教學工作,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師。因為學生高中畢業后則會進入大學,在大學階段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能決定他們的學習效率,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他們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大化的知識,所以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閱讀環節提高教學效率。語文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很多語文內容都需要基于理解和閱讀環節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課堂教學效果,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能推動教學進程。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教師都能認識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他們所采用的方法過于死板,從而嚴重影響培養效果。
據了解,很多教師都會要求學生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閱讀,即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一字不落地閱讀相關文本和書籍。雖然這樣的方式也能促進學生輸入文字信息,但并不能促進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新時代的環境中,很多教師都會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且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然有部分教師不能明曉群文閱讀的概念和內涵。簡單地說,群文閱讀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并閱讀不同文章和書籍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能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處于高效的狀態之中。
通過分析高中語文教材,可以發現語文是一門源自于生活且反映實際生活的學科,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專注地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感,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當然每一位教師都需要明曉的是,學生的人文情感并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培養,而需要經過教師正確的引導以及大量的文字信息刺激才能得以培養。據觀察,很多教師都會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不厭其煩地給學生灌輸人文情感,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并不能促進學生深受感化,相反教師可以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使得學生深受感化。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大量和人文情感相關的文章深受熏陶,這樣學生才能發自內心地理解人文情感的內涵和意義,從而節省教學時間,并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教師應給學生傳授群文閱讀方法
雖然高中生年齡稍長,但由于學生之前可能尚未接觸過群文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因此很多學生都對群文閱讀較為陌生,有些學生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群文閱讀。這就要求教師應有計劃地給學生傳授群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學生明曉群文閱讀是一個有方法可循的過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大化的文本信息。雖然群文閱讀的方法何其多,但并不是所有方法都適合于所教學生,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教學時間較為緊湊,也就是說,學生應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高考。因此筆者建議教師應為學生傳授較為簡單的群文閱讀方法,例如:關鍵詞閱讀法。
關鍵詞閱讀法指的是學生以找尋關鍵詞的方式進行閱讀,這種教學法不僅能節省閱讀時間,還能促進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搜尋出與閱讀主題相關的信息,有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語言信息結構,從而培養其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即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只有給學生傳授群文閱讀的方法,學生才能明曉群文閱讀的含義,同時提高學生提煉閱讀文本關鍵信息的能力。當然教師可以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即教師講解完相關方法后,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這樣才能有效地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閱讀方法,同時還能促進學生鞏固相關方法。
三、教師可在班上組織群文閱讀討論活動
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教師應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兩大板塊存在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的關系。并且每一位教師都需要明曉的是,閱讀實質上是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鋪墊過程,只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語言信息,才能促進學生能胸有成竹地進行語言表達。基于此,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在班上組織群文閱讀討論活動,以此將閱讀和語言表達這兩個過程相融合。要想活動能順利地進行,筆者建議教師應提前設計活動環節以及準備相關事宜。
例如,教師可以先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以及討論活動的主題,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和準備,待準備完成后,教師則可以引導班上的學生展開討論,無論學生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討論都應該始終圍繞相關主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直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還能促進學生更為深入地學習與討論主題相關的內容,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從而增長他們在語文方面的見識。
在上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在教學高中語文過程中開展群文閱讀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定期在班上組織和群文閱讀相關的活動,以此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語文,并掌握閱讀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華.高中語文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法探討[J].語文閱讀期刊,2013,000(002):248-248.
[2]張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討論活動開展[J].語文教學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