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敏
【摘 ? ?要】新課改的提出,意味著教育領域的改革進入到了新的階段。這些年來,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意識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而作為一門注重培養邏輯性思維的學科,小學數學也因此備受人們的重視。如何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是數學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83
不管是以往的應試教育,還是現下的素質教育,數學一直都是一項重點學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學習的重點,并且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著極大的篇幅。但是,要想學好數學,卻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因此,在實際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都十分注重對教學策略的完善,旨在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變當下數學教學方面的缺陷,從而優化數學的課堂教學,使得小學生可以將注意力放在數學的課堂當中,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一、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性
截止到今天,素質教育已經實施了很多年。這些年來,社會在不斷發展,教育領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為了可以制定出契合我國教育發展情況的標準,教育部也一直都在不斷地修改教育改革綱要。而新課標的提出,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的核心,應當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他們綜合素質地提升。因此,數學教學的要求變得更高。而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不只是優化教學過程,也包括對教學狀態進行優化。只有充分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工作,才能夠使得數學教學課堂達到最佳的教學狀態,收獲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有助于促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一直以來,教學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問題,都是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卻經常存在這樣的問題,即教師在教學理論當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在實踐當中卻依舊無法收獲到理想的效果,無法促進學生的成績提高。由此可見,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的脫節問題是比較嚴重的。而采取有效措施優化課堂教學,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建立起數學教學理論和實踐的橋梁,使得理論和實踐可以結合起來。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還可以提升教學質量。
(二)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
從實質上來說,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是需要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來開展的。課堂教學的優化必將會涉及到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調整和更新。只有做好這幾個方面的工作,才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當中,提升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得數學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和簡單,使得課堂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素質。
二、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課程設計,調動學生的興趣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中,教學方式通常都比較傳統,大都是以理論知識的講解和習題的練習為主。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當中,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的,這樣還有可能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不愿意主動參與到數學的學習當中來。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去調整課程設計。一般來說,有趣、科學的課堂導入環節,往往可以充分地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若是教師可以舍棄簡單的、枯燥的“復習導入環節”,積極地引入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有趣的數學現象來作為課程引入,或者是以數學知識點為依托來引入一些數學故事,那么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就可以緊緊地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學習直角這一部分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的直角物體,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直角知識的認識,并且消除學生與數學理論知識之間的陌生感。除此之外,在開展數學習題訓練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去調整一下習題的內容。在以往的習題練習中,所涉及到的習題語言往往比較生硬。例如,在計算題的練習方面,所涉及到的題目內容大都是“11+45=?”這樣的算式。若是題目類型都是同樣的,會讓小學生覺得十分枯燥,不愿意去思考。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去合理地調整習題思路,采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去設計題目。例如:“蜻蜓為了保護農作物,決定努力消滅害蟲,它第一天吃掉了3只蟲子,第二天吃掉了5只蟲子,之后每天增加兩只,請問蜻蜓在一個星期內消滅了多少只蟲子?”這種故事性的題目類型,往往更容易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思考。
(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
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環境當中,很少有主動思考、提出疑問的機會。若是長期這樣下去,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導致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被抑制,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但是,要想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去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比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將自己存在疑問或者是不了解的地方圈畫出來,之后再在課堂上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并且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我思考,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借助生活情境來進行教學
數學這門學科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往往與生活實際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實際生活當中也經常會應用到。因此,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來開展數學教學工作,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在生活情境當中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在學習“平均數”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題目,例如,“計算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或者是平均年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且學會用生活化的思維去解決數學當中的問題。
在如今的教育形勢當中,小學數學的教學開始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及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思路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在優化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問題,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特點去開展相關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工作得以有序開展,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房燕.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電教,2021(03):43-44.
[2]馮娟娟.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新課程,2021(10):192.
[3]龔偉科.分析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苑教育,2021(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