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房華
【摘 ? ?要】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起始,也是各種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在過去開展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已經探討和挖掘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在本文中,筆者將分析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多媒體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63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引導尚且有較大的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充分借助各種多媒體手段開展語文興趣教學的必要性越來越明顯。在本文中,筆者將從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出發,簡單討論多媒體教學所具有的要點,并對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一、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一)學會基本的語言交流技巧
語文學科具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本質特性,就是它是一個交流與交際的工具性學科。根據教學大綱的相關解釋可以得知語文是對于我國母語的綜合全面研究與分析,是我國教育體系下每個學生都必須接受的基礎教學內容。從這個本質特性出發,可以自然地分析得出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促使學生學會基本的語言交流技巧。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還處于開始的成長階段,對于世界和他人的認知交流急需拓展與開發,因此語文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樹立語文學科人文意識
語文學科在具有“工具性”的本質屬性的同時,不可以忽略其所具有的“人文性”特點。作為人文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通過對于人類個體和社會有溫度的關注與思考,促使學生形成廣闊而豐富的情感認知和社會體驗。可以說,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就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社會意識和人文意識的萌芽。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自然就包括了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科中的人文意識,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人文溫度和社會關注的素質型人才。
(三)提高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能力
作為一門語言類型的學科,語文同其他語言類學科一樣,具有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綜合拓展的要求。其中,語文作為對于母語的研究手段,聽和說方面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說不是特別的困難。但剩下的讀與寫層面的語文能力就客觀存在一定的難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中,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語文通過語言工具的基本手段,最重要的目的是進行人際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而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正是情感輸入和輸出的兩個關鍵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能力。
二、關于多媒體教學要點的討論
(一)教學內容的篩選性
隨著當今時代各種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將豐富而多樣的多媒體手段應用在教學課堂中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在過去的傳統語文教學課堂中,普遍暴露出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氛圍枯燥等問題??陀^層面上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運用多媒體教學來應對這些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贊同。分析這種教學方法的要點,首要的一點就是教學內容的篩選性。具體來說,就是教師需要在《語文教學大綱》的范疇內,深入挖掘和整合對語文知識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趣味性的內容,并借助各種多媒體手段進行闡述和講授。
(二)多媒體手段的適宜性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能夠運用到教學工作中的多媒體手段已經具有了越來越廣闊的范圍與內涵。然而在如此讓人眼花繚亂的豐富內涵下,如果教師不能根據具體的教學計劃采取合適的多媒體手段,那么不但不能有效地進行知識教學,反而會影響課堂效率。從這個層面出發,實現多媒體教學的要點之一,就是多媒體手段的適宜性。
(三)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穩步推進的教學背景之下,在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由于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對人文情感交流和表達的體驗,因此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語文教學更加關注教學工作中學生參與的程度和范圍。而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時,其要點就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分析
(一)根據教學大綱合理篩選教學內容
從教育部出臺的《語文教學大綱》相關內容來看,語文教學的目的包括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文知識儲備和一定的語文技巧能力這兩個方面。語文教材與課本是對于教學大綱科學而簡略的概括,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以此為藍本,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傳授學生要點進行相應的組織與整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把控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活動的效率。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重點就在于根據教學大綱合理篩選教學內容。
(二)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多媒體手段
在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合理篩選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緊接著需要做的目標就是,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多媒體手段。如上文所述,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的多媒體途徑必須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不僅是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而言,同時也是對于課堂教學的環境和對象而言。比如,在課堂上,涉及到詩歌朗誦的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音頻的方式引領學生感受。而對于文化背景的介紹,教師則可以通過相關的視頻進行補充。
(三)根據多媒體手段合理啟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根據教育科學理論的闡述,理想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是建立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基礎之上的。只有充分發揮學生身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才能真正實現課堂圍繞學生開展、作業圍繞學生設置、教師圍繞學生提供引導的教學氛圍?!耙詫W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媒體教學中的體現,就是根據多媒體手段合理啟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的素質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教育階段的教學為各個學科知識的深入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其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語文教學不但致力于教會學生基本的漢語語言交流技巧,更是注重樹立學生語文學科的人文意識,并且提高相應的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能力。為了實現這些廣闊而豐富的語文教學目標,多媒體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收獲了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