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辛亥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治療中傳統中醫的應用價值。方法:分析研究入院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患者基本資料,挑選88例,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內科治療,研究組予以此基礎上的中醫聯合治療,對比治療相關數據。結果:經過治療,研究組各個時間段水中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18%,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的77.27%(x2=4.423,P=0.035)。結論:對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患者實施常規治療基礎上的中醫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癥,提升治療有效性,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醫;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153-01
慢性腎臟病是臨床常見疾病類型,極大威脅患者生命健康,且該病發病率有逐年提升之勢。水腫是慢性腎臟病的主要病癥之一,主要是因為患者體內水液潴留,造成眼瞼、腹背甚至全身等的水腫,若不及時予以治療還會造成病癥加重,提升治療難度[1]。本文以88例患者為例,分析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性水腫的應用效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分析研究入院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患者基本資料,挑選88例,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研究組44例,男、女患者分別為24例、20例,年齡范圍在27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51.31±6.16)歲,平均病程(5.08±1.82)年;對照組47例,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21例,年齡范圍在29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51.27±6.02)歲,平均病程(5.12±1.69)年。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慢性腎臟病性,同時合并水腫癥狀,配合度良好,對此次調查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
對患者實施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針對性予以電解質平衡、糾酸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研究組:實施對照組基礎上的中醫聯合治療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中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藥組方包括制附子、白芥子、肉桂、川芎以及甘草等,藥物研成粉末后敷貼于患者腎俞、氣海、足三里處[2],1次/d,每次敷貼5h。
1.3 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水中積分,時間節點分別為治療前、治療后1周、治療后2周;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病癥恢復情況進行分析對比,將治療結果進行等級劃分,對比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分析軟件為SPSS20.0,其中()表計量資料,t檢驗對比,(n)%表計數資料,x2檢驗對比,若計算數據顯示P<0.05則表示差異明顯,有對比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水腫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水中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經過治療,研究組各個時間段水中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細信息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1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27%,差異明顯(x2=4.423,P=0.035),詳細信息見表2。
3 討論
慢性腎臟病性水腫為臨床常見疾病類型,常規臨床治療以糾正患者水電解質平衡為主,雖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是起效較慢,且預后效果不佳[3]。隨著中醫學的科學、系統發展,中醫在各項疾病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且其辨證治療、標本兼治、安全性高等優勢愈發突出,成為聯合治療的最重要方案之一。中醫認為,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是患者臟腑功能虛損所致,遷延不愈,治療應以溫陽活血為關鍵[4]。本次研究以中藥貼敷為途徑,組方主要包括制附子、白芥子、肉桂、川芎以及甘草等,其中制附子散寒止痛、補火助陽,白芥子活血止痛、理氣散結,肉桂溫經通脈,川芎祛風止痛,甘草調和諸藥[5]。而腎俞、氣海、足三里等穴位的選擇在補腎益元、強腰利水、調理脾胃等方面有關鍵意義[6]。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研究組各個時間段水中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18%,高于對照組的77.27%(x2=4.423,P=0.035),結果提示,中醫的使用對于緩解慢性腎臟病性水腫病癥、增強治療效果、控制疾病進展方面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慢性腎臟病性水腫患者實施常規治療基礎上的中醫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癥,提升治療有效性,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胡平新,金思佳,黃科,婁成利,魯盈.基于腎絡理論淺析慢性腎臟病的辨證施治[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36):130-133.
[2]楊波,喬延恒,李潔,姜晨,楊洪濤.楊洪濤教授運用祛風通絡法治療慢性腎臟病經驗舉隅[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20,21(10):850-852.
[3]劉媛媛,張爽,殷志剛,徐啟春.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性水腫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3):168.
[4]李貝金,趙宗江.趙宗江教授運用益腎解毒化瘀方治療慢性腎臟病32例經驗總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9,21(11):2406-2410.
[5]尹佳琦,魏明剛.基于辨證優化療法的臨床思維探討慢性腎臟病的治療策略[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12):2891-2895.
[6]孔德寧,杜玄一.益氣清熱降濁中藥治療慢性腎臟病3~4期療效及對轉化生長因子β_1、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22):2462-2464.
黟縣中醫醫院?安徽黃山?2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