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素平
摘要:家庭和學校均作為教育主體,需要承擔教育責任,但是當前的小學教育管理中,很明顯在家庭和學校合作教育方面的意識均有不足,導致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形成合力,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沒有起到支撐作用。因此從學校管理角度出發,管理者應該著手構建暢通的家校合作渠道,明確中小學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并且在聯合教育中起到牽頭作用,切實擺脫家校合作的窘境,提升基礎教育發展水平。
關鍵詞:小學管理;家校合作;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7-042
引言
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與家長(和社區)共同承擔兒童成長的責任,包括當好家長、相互交流、志愿服務、在家學習、參與決策和與社區合作等六種實踐類型,是現代學校制度的組成部分。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家庭和學校。學校不再單純被定義為教育的主體,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家庭對于教育的積極性。
1小學家校溝通與合作開展必要性
由協同理論、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和共同責任理論可知,小學是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認知體系完善、思維體系建設的重要階段,以下對小學家校溝通與合作的開展必要性進行介紹:首先,家校溝通是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應有之義。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工作,將素質教育放在了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上,同時,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家庭、學校、社會和學生自我的統合才是完整的學生教育體系結構。在小學階段積極開展家校溝通與合作,可有效豐富學生教育參與方,使學生具備完善的教育環境,學??稍谂c學生家長進行積極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探究完善學校制度的路徑,提高教育有效性。其次,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素質教育需要家校溝通。義務教育階段中家庭和學校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活動空間,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需要學校的系統性教育,更需要家庭的關懷式教育和輔助式教育,通過積極開展家校溝通與合作,學??膳c學生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探討學生的學習問題,繼而從根本上實現全面性教育和高覆蓋性教育。
2家校合作視角下的小學管理改進策略
2.1家校合作指導教材規范化、指導師資專業化
小學家校合作指導教材缺乏系統化和規范化特點,因此在教育管理中家校合作指導不到位;同時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教學管理和教育指導存在盲目性特征,對學校教育活動質量提升不具有積極影響。家校合作教育指導對于小學教育發展有很大意義,這種指導需要具備時代性特征,同時需要體現地區之間和學校之間的區域差異性。因此要求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能夠結合本地區的教育發展實際編寫和應用家校合作指導教材。分析當前小學的師資隊伍。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線工作者人數不足,專業能力不高,基于此,校方應該給從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一線教師提供專業的培訓機會,培訓內容要關注對教育前沿理論的學習和家庭教育案例的應用,提升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工作能力。此外,鼓勵家校合作指導教師主動參與關于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工作,關注優化家校合作教育的科研課題,體現家校合作教育指導的創新性和針對性。
2.2組建家庭教育學習小組,拓展育人路徑
組建家庭教育學習小組,把教育技能落到實處,是家校共育最有效的舉措。班主任把樂于學習、想學習的家長組建成學習小組,借助相關資料,指導家長學習相同年齡段孩子共性問題的處理方法。例如,依托《正面管教》這本專著,對家庭教育學習小組開展教育技能訓練。針對“屢次提醒都會忘記”這一共性問題,指導家長實施“自然后果”這一舉措。所謂“自然后果”,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后果,如站在雨中,就會淋濕;不吃飯,就會餓。要注意:不能摻雜人為干預、說教因素,甚至是借題發揮。孩子沒穿外套,感冒了,家長切不可訓斥,這樣孩子就沒有心思體驗自然后果,而是在體會“因不聽你的話而感到羞愧,因你的不心疼而委屈”。生活產生的“自然后果”被斥責抵消,孩子的狀態將變得更差。一種認知我們千萬要警醒:更差狀態下的孩子沒有學習力。面對此種情況,家長要運用“所有錯誤都是學習機會”的機制,與孩子進行一場感同身受的交流,引導孩子認識“自然后果”的危害,他們才會愉悅地接受建議,改進做事的方式、方法。
2.3明確家校合作的目的取向
“家校合作”應該具有整體的觀念,實現家長、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等人或組織的和諧共存與優質生長。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可以主動聯系家長,訴說自己的教育需求,也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來。如此老師利用家長的關系,讓印染、剪紙、泥塑等非遺文化進課堂,也有老師借助班會課的契機,邀請從事消防員、醫生等職業的家長,為孩子開設豐富的選修課。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摒除自己對于學校教育的“依賴心理”,不能一有問題就交給學校,而是與老師、學校一同出力以達成合作共識。同時,每次開學之初,班級都會組建“家長委員會”。但由于各種情況,最后“家長委員會”的實質淪為幫助老師打掃衛生、購買物品、春游時維持秩序的“臨時工”而已。我想,今后成立家委時,也需確立職能與目標,使得家委不僅是為班級事務而存在,更是為了促進家校更好溝通交流而存在。
結束語
為了保障孩子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家校合作教育機制構建十分必要,旨在體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教育理念上的一致性,實現二者的互利共贏目標,這是當前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發展的關鍵路徑。本文以家校合作視角作為出發點,分析小學管理改進策略,以期助力全面落實基礎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胡白云.讓教師成為家庭教育的指導者:家校共育的突破口[J].中國德育,2018(23).
廣東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魚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