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娟
摘 要 教育是國之大計,隨著新一輪高校課程改革的深入,高職師范院校作為應用型教育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樹“兩代師表”的育人理念正在漸入人心,以往教師權威型的師生關系已無法適應當前育人理念。因此,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顯得刻不容緩。本文基于高職師范院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現狀,重點以翻轉課堂視角下的師關系生共同體的構建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新型師生關系 鋼琴集體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5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2.038
A Practical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the piano 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normal college
HU Yajuan
(Taiyu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Taiyuan, Shanxi 030401)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major task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er vocational normal college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two generation teacher model" is gradually entering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The previous authoritativ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n 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education concept.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build a new typ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normal colleg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student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ipped classroom.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new typ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
1 鋼琴集體課師生關系現狀
教學環節延續性差,師生關系疏離。就鋼琴集體課教學而言,受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環境的制約,整節課往往教師都似“陀螺”般,旋轉于“授新—輔導—再輔導”的集體教學中。教師無暇關注學生個體真實體驗,學生的學習體驗不能得到及時回應。因此,課堂教學環節的前置與延續,是打破教學“用力—回力”不平衡問題的關鍵。
權威型教師觀主導,師生關系缺乏互動。教師個體專業化成長,長期受到“權威型”教師觀的禁錮,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的“獨角戲”。但隨著媒體資源信息的大量涌入,學生獲取認知已不僅是課堂,更是“興趣”指引下的主動尋求。因此,課堂師生關系的合理重構必然是教學改革重要一環。
教學實施過程過度模式化,師生關系缺少情感交流。教學實施過程就是教學目標落實的過程,而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目標往往等于教學內容,課堂運行“軌道化”,即:知識講解—技能訓練—難點突破,造成學生聽課乏力、練習乏力,主動性不足,探索力不足,教與學脫節的根源不得不說是師生關系間缺乏交流導致的。
2 教學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重構師生關系的價值
“翻轉”教學過程從課堂上延伸到了課前、課中、課后。師生關系在“翻轉”中,也達成了深度的知識融合、研究實踐、情感傳遞。同時,師生關系完成了由“教師權威型”向“研究型”“合作型”“關懷型”的過渡。
以下是對某高職師范院校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研究者從同級同專業選取兩個教學班,分別進行長達一年的對比教學實踐研究。并對學生進行30天、一學期、一學年的動態記錄后,對比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在興趣度(70.54%、87.32%)、主動性(56.12%、86.53%)、探索性(9.75%、40.11%)、參與度(20.4%、81.63%)、優秀率(30%、77.55%)等方面,不難看出:翻轉課堂下學生們的表現明顯優于傳統課堂;對教師訪談中,發現在挖掘教材深度、學情關注度、專業多維度素養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也獲得長足推進。由此可見,翻轉教學的研究對于重構師生關系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3 翻轉課堂視角下構建鋼琴集體課教學師生關系共同體的策略
3.1 重構教學步驟,促“研究型”師生關系形成
第一,前置課堂教學環節,立學習方式。第一步,教師將教學目標、重難點進行挖掘,提出高效預習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主思考,將預習問題進行初步完成初步學習。第二步,運用雨課堂等教育手段,呈現音樂與示范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展開彈奏訓練,為學生差異性學習提供學習路徑。第三步,用問卷星方式對課前困惑搜集,從而指導課堂教學實施。
第二,分解課堂教學實施步驟,激發學習動機。改教師課堂教學“一言堂”,變學生分享交流“多言堂”。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輪流翻轉”教學,將教師一人的講臺,變為學生“模塊”化教學的多人講臺。學生在課前會和教師進行深度的探討,在教師的引導與建議下,通過“羅列教學內容知識點—教學內容歸類—教學環節分工—撰寫‘模塊教學講義”的程序展開思考與交流,最終將“研究成果”運用于課堂,實現了性格塑造、專業知識深度學習、群體間合作分享的同步達成的可能性。
第三,強化課后反饋機制,促學習能力。傳統教學中,課后環節往往等同于下一課時的輔導環節,會造成學習過程與落實過程脫節,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習熱情。因此,采用組間“值日輔導”與教師輔導相結合,促使學習與練習銜接連貫,保證了及時有效的課后練習,對學生的提升提供了必要條件。
通過教學步驟的重置,教師視角由“全內容”化轉向“培養人”的思考視角,學生當然也由“學習者”邁向“研究型”的學習高度,從而師生間逐漸達成了“研究型”共同體的重構。
3.2 置換教學主體,促“合作型”師生關系形成
第一,師生合作,促學生樹“教師角色”意識。高職師范院校是應用型教育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如何在大學期間讓學生感受到未來職業的需求和自身價值的認知,翻轉教學是很有意義的實踐。通過師生間合作,教師可以將“師者情懷”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學生,學生在“翻轉”教學實踐中不斷強化自我效能感,從而定位教師意識,堅定從事教育事業的職業信念。
第二,師生合作,促教師立“換位思考”意識。翻轉課堂讓師生貼近彼此,師生關系更加融合。教師不再是學生眼中有“距離”的人;學生也不再是一個群體概念。往往教師會被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所觸動,這也正是指引教師深入推進教學改革的強大動力。師生間的合作也使教師的教學視角由“知識本位”轉向“學生主體”,更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也促使人才培養目標真正得以落實。
通過置換教學主體,師生間因其合作廣度的拓展、合作深度的開發、合作方式的共融,逐漸達成了“合作型”師生關系的重構。
3.3 健全教學評價體系,促“關懷型”師生關系形成
第一,過程性評價,提升課堂投入水平。鋼琴彈奏的學習非一日之功,改善突擊練琴現狀,過程性評價是十分有效的。對課前、課中、課后學生參與教學、主動練習的監測作為學生學期評價的占比,必將解決教考一體化和學練脫節的弊端,真正實現“學在日常、考在日?!钡慕虒W管理方式。
第二,階段性評價,提升反思力。階段性評價是對學生一個時間段內學習投入度的監測,也是對學生反思力的評價。反思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素養之一。因此,師生關系在階段性的評價體系的指引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更為直觀的認知,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也會更具體、更具關懷。
通過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的建設,彰顯了教學過程的人性化,動態的師生關系變得更加柔性,達成“關懷型”師生關系的重構的教學改革也必將是充滿溫度的教育。
4 小結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是鋼琴集體課重構新型師生關系的有效途徑之一,更是有效、規范改善教學現狀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賈汝生.翻轉課堂落實學科核心素養[J].思想政治課教學,2020,(4):28-31.
[2] 朱文輝.翻轉課堂過度技術化的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20,(6):59-65.
[3] 駱斯琴.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職鋼琴教學實踐研究——以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第19卷(1):46-49.
[4] 馬曉鷗.高校鋼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黃河之聲,2020,(3):86.
[5] 鄭燕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第31卷(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