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莉
摘 要 借助繪本的主題優勢、情感表達優勢、故事講解優勢以及信息傳遞優勢提升學前教育與教學的質量是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優化學前教育模式,改善學前教育效果,促使幼兒獲得良好健康成長環境的內在要求。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特點具有明顯的差異化特性,對生活中各類現象的理解以及認知水平與幼兒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質量息息相關,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探索適應幼兒生理以及心理變化規律的方式方法,進而提升學前教育與教學的整體質量。基于此,本分分析了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探討了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旨在為廣大幼兒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 繪本教學 學前教育 應用方法 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2.072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ANG Xiaoli
(Gansu Qingyang Zhenyuan Kindergarten, Qingyang, Gansu 744500)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me advantage, emotional expression advantage, story explanation advantag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dvantage of picture book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optimizing preschool education mode,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children to obtain a good healthy growth environment under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ve level of various phenomena in lif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hildren's growth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ways and methods to adapt to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icture book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of picture book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ers.
Keywords picture books teaching; preschool education; application methods; meaning analysis
1 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1.1為幼兒情感表達建立有效途徑,提供“情感土壤”
繪本在內容上可作為幼兒情感表達的載體,引導幼兒將實際生活場景與繪本中的各類情境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提升幼兒對各類情感的感知水平。幼兒的情感世界內容簡單、形式簡潔,但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情感表達方式以及情感表達技巧的過程中,依舊需要采用合理的辦法提升幼兒對各類情感的感知能力。看似平常最崎嶇,成如簡單卻艱辛,學前教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幼兒后續學習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較為顯著,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也較多。在引導幼兒正確進行情感表達方面,幼兒教師可借助繪本中的各類主題鮮明的故事,促使幼兒將個人情感投射于故事中的角色上,進而借助繪本故事中的角色心理變化、情節環境變化,促使幼兒正確表達自身的情感,準確地把握情感表達的方式,科學地認識情感表達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可使用合理有效的辦法幫助幼兒積累各類情感表達經驗,為幼兒情感表達建立有效途徑,提供“情感土壤”。
1.2為幼兒理解生活道理提供有效手段,強化學習“生活性”
學前教育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希望借助內容豐富的室內教學活動以及形式多元的課外教學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常識,培養幼兒參與日常生活環節的必要技能,但問題是,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生活閱歷缺失,導致在學習相關內容時,無法有效地理解內容的深層次含義,無法科學地認識幼兒教育教學內容中滲透的各種人生哲理。在學前教育與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學可積極應用繪本教學模式,將各類生活道理、生活常識編寫進具體的繪本故事中,并借助繪本的內容特性,展開講解生活道理與幼兒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促使幼兒可在有效的認知引導下,辯證性地學習各類人生道理,體會其中的內涵與奧秘。總之,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可為幼兒理解生活道理提供有效手段,強化學習“生活性”,進而促使幼兒在“生活性”突出的故事內容和情節中,深切體會各種生活常識的作用,明確各種生活常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影響。
1.3為幼兒教師明確課堂授課重點提供有效參考,優化課堂教學節奏
幼兒看待事物的角度與教師看待事物的角度呈現明顯的差異化特性,限于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水平,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關注一些在教師認知中“不重要”“不經心”的事物,而此類事物恰恰體現了幼兒學習以及生活的實際需求。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應用繪本材料,依據學生對繪本內容的反應,分析總結幼兒學習以及生活的實際需求,進而明確課堂授課的重點內容,同時,采用合理有效的辦法積極調整課堂授課的形式以及內容,使其進一步適應幼兒的實際心理以及生理發展要求。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可借助繪本內容的變化,及時調整課堂授課的重點,進而在調整課堂授課重點的前提下,促使幼兒明確新教學內容、新教學場景的特點,確保幼兒可在新知識、新內容中學習到生活新技能,從而為后續學習以及生活提供有利條件。
2 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究
2.1依據幼兒特點設置不同的提問內容,結合繪本實際內容探索適合幼兒的情感表達方式
幼兒教師在使用繪本進行教育與教學時,應深度分析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并結合幼兒的不同特點,設置不同的提問內容,引導幼兒關注繪本故事的不同內容,進而在“內容對應性”的前提下,探索適合幼兒情感表達的具體方式方法。具體來講,幼兒教師在使用繪本時,應在課前依據課本內容深度分析幼兒在學習相關故事內容時可能產生的問題,結合班級幼兒的特點,在繪本故事的不同位置設置不同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務必及時分析并總結幼兒在語言表達、行為舉止方面的特點,體察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規律,進而引導幼兒采用合理有效的情感表達方式,借助繪本的故事性以及主題性,為幼兒提供情感表達的有效途徑,下面舉例進行說明。
在使用幾米繪本時,學前教育教師應結合幾米繪本的多色彩、多引導、多思維、多創造的故事特點,引導學生依據繪本實際故事內容發散思維,努力思考故事內容與實際生活內容之間的聯系以及區別,進而引導不同學生關注不同的繪本內容,得出不同的問題答案。在講解《在最深的絕望里,遇見最美的風景》繪本內容時,幼兒對“絕望”“最美”等詞匯的實質性含義理解不夠透徹,限于生活經驗,很多幼兒對類似詞語含義內容的理解“空白”無序。此時,幼兒教師可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繪本中“小孩兒釣魚”“盲人擦鞋”以及“天空垂釣”等故事內容。在講解此類故事內容時,一些幼兒會關注“小孩兒”“魚”“鞋子”等靜物,說明此類幼兒對此類物質比較感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對此類物質的應用機會較多,因此在學習繪本故事時,可在第一時間關注到此類故事內容;一些幼兒對“釣魚”“擦鞋”等動作過程體現較為濃厚的興趣,說明此類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類似的生活經歷。此時,幼兒教師應借助繪本內容,提問相應的問題,進而為幼兒提供看待事物的正確的角度。此間,幼兒教師應明確相應的教育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與繪本內容深度結合在一起,積極探索幼兒的情感表達方式。具體而言,幼兒教師可將“小孩兒”“魚”“鞋子”等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相連接,引導幼兒思考自身生活中與“釣魚”“擦鞋”相關的生活場景,進而引導幼兒在體會此類場景與繪本內容的關系時,體會“生活中的希望”“生活中的困惑”等內容,從而引發學生對相關詞語內涵的思考。為了優化幼兒的情感表達方式,幼兒教師可使用合理有效的語言以及肢體行為激勵幼兒勇敢描述自身對繪本內容的理解與思考,并體察幼兒的情感變化情況,滲透情感表達的一般方式方法,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幼兒的情感表達技巧。
2.2利用繪本的“場景化”特性,將道理講解過程“簡單化”“直白化”,優化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和授課節奏
繪本故事具有非常突出的“場景化”特性,在具象化的場景中,幼兒可明確相關的場景內容,體會故事的中心思想,理解故事中表現的深刻人生道理。在此過程中,學前教師可利用“情境再現”的方式要求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布置相應的角色內容,進而促使幼兒在不同的角色變化以及場景變換中,體會蘊含在繪本故事中的道理,進而在“簡單化”“直白化”的故事內容中,深刻體會人生道理的深刻內涵。
具體來講,在講解《不是那樣,是這樣的》繪本內容時,學前教師可要求幼兒扮演大象、小熊、小貓等動物角色,同時,要求幼兒依據繪本內容表達相應的故事“臺詞”。在此過程中,應突出情境教學方式的互動性,將各類“不適當”的行為安排于具體的情境對話中,進而使幼兒明確不合理行為“不合理性”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礎上,學前教師應準確把握幼兒參與活動的實際情感變化,并結合幼兒的實際行為特點指出幼兒行為表現的不合理之處。為了加深幼兒對不合理行為后果的認識,幼兒教師可主動參與到具體的情境教學環節中,依據繪本內容,對幼兒進行“批評教育”,進而引導幼兒自發性的思考自身行為的不合理性,明確改正不恰當行為的方式方法,體會蘊涵在繪本故事以及實際教學情境中的深刻人生道理。學前教育教師應注意繪本故事內容的“文學性”,在應用繪本開展教育與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安排教育教學內容,突出教育教學重點,講解生活中常用的詞匯、詞義,進而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內容,擴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形式,使其在繪本故事中切實學習到簡潔有效的生活技巧,同時,掌握一定的人生道理,進而促使幼兒積極參與到后續的學習以及生活過程中,促使其茁壯健康成長。
3 結束語
總之,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學前教育教師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時,應依據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理有效的繪本應用方式,進而使繪本教學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提供情感表達方式、講解人生道理哲理、規范教育教學內容的作用,切實提升學前教育與教學的整體質量,促使幼兒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葉雪香.繪本促進親子閱讀的有效實施[J].基礎教育論壇,2020(28):57-58.
[2] 鄧麗茹.探析情感類繪本之于幼兒“愛的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20(28):61-62.
[3] 李艷然.學前教育中幼兒閱讀興趣培養探析[J].科技資訊,2020,18(24):189-190,193.
[4] 談夢驕.學前教育中幼兒早期閱讀的有效實施[J].科普童話,2020(28):125.
[5] 吳勛華.學前教育專業故事繪本創作教學探析[J].知識文庫,20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