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關鍵詞】認知障礙:缺血性卒中;相關性;危險因素:腦梗死分型
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較為多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致殘率,腦卒中癥狀通常以突發性暈厥為主,近年來成為臨床公認的危害我國老年患者體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有臨床報道顯示,認知功能障礙是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不良的表現,神經毒性、血清微炎癥、氧化應激、生物能量穩態與凋亡等代謝功能障礙均可參與認知障礙的發生、發展。鑒于此,在此次實驗中,對150例缺血性腦卒中病患的認知障礙和腦梗死分型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相關性開展分析和探討,以期為缺血性腦卒中的診療與預后提高新參考方向,現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大內科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共150例作為此次觀察主體,患者中女性73例,男性77例,年齡35~74歲,平均(58.75±5.64)歲,依據腦梗死分型,可將其分為PACI組(54例)、TACI組(15例)、LACI組(51例)與POCI組(30例)。通過MoCA量表評分進行認知障礙評價。依據MoCA評分將其分為單純腦梗死組(43例)與認知功能障礙組(107例),研究項目均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或其家屬簽署了診療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全部患者均符合中華神經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頭顱MRI或CT平掃確診[3];②入組前未接受溶栓治療。
排除標準:①微創或溶栓治療者;②合并系統性疾病、主要器官嚴重病變眷③未簽署同意書者;④意識障礙、甲狀腺功能減退、嚴重失語者。
1.2方法
1.2.1腦梗死分型:將腦梗死發病后,最大功能缺損時的臨床表現做為臨床依據,可將其分為部分前循環梗死(PACI)組、完全前循環梗死(TACI)組、腔隙性梗死(LACI)組與后循環梗死(POCI)組,經由專業的同一位神經內科醫師完成評價。
1.2.2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評估:通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評分進行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評定,經由神經內科醫師進行評價。
1.2.3認知障礙評估:通過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評分進行認知障礙評價。MoCA評分總分為30分,≥26分為認知功能正常,<26分為認知損害,最高分為30分。依據MoCA評分將其分為單純腦梗死組與認知功能障礙組。
1.3觀察指標①記錄PACI組、TACI組、LACI組與POCI組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與MoCA評分;②記錄認知功能障礙組與單純腦梗死組的BI評分、NIHSS評分與血清生化指標;③分析認知障礙和腦梗死分型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相關性。
1.4統計學方法數據納入SPSS23.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用(%)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MoCA評分、BI評分、NIHSS評分與血清生化指標)以(x±s)表示,采用f、t檢驗,同時應用Pearson檢驗,若P<0.05則認為有研究意義。
2結果
2.1 15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對比缺血性卒中后,其腦梗死分型不同亞型均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其發生率從高到低排序為PACI組(32.00%)、LACI組(22.O%)、POCI組(8.67%)、TACI組(7.33%),有統計學差異(P<0.05)。與POCI組相比,PACI組與LACI組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更高(P<0.05),見表1。
2.2不同腦梗死分型患者的MoCA評分對比不同腦梗死分型患者發病90d后,根據MoCA評分不同從高到低排序為LACI組(20.45±2.52)分、POCI組(18.69±2.47)分、PACI組(17.54±2.42)分、TACI組(14.49±2.38)分,有統計學差異(P<0.05)。與LACI組相比,PACI組與TACI組的MoCA評分更低(P<0.05),見表2。
2.3 15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評分與NIHSS評分對比與單純腦梗死組相比,認知功能障礙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BI評分更低,NIHSS評分更高(P<0.05),見表3。
2.4 150例缺血x2腦卒中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標對比與單純腦梗死組相比,認知功能障礙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血清hs-CRP、Hcy與Cys-C水平更高(P<0.05),見表4。
2.5缺血性腦卒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3個月后的MoCA評分與入院NIHSS評分、腦梗死分型TACI與POCI、發病30d后BI評分、血清Hcy水平有密切聯系(P<0.05),見表5。
3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多發生中老年人群,主要因腦組織缺血或出血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為特征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也是常見的腦卒中類型之一,致使病人腦部局部出現腦神經壞死、大腦缺氧與腦部供血不足等,致死、致殘率較高。腦卒中癥狀通常以突發性暈厥為主,患者隨即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口歪眼斜、智力障礙、偏癱等,有較高的后遺癥風險。
缺血性腦卒中發病后,病人的神經細胞可受到一定程度損害,進而導致其認知障礙,這將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牛津郡社區腦卒中項目分型是臨床常用的腦梗死分型分型方式,能夠為預測缺血性卒中的梗死面積大小與部位提供一定的參考。有相關研究表明,認知功能障礙是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不良的表現,腦梗死亞型與急性缺血性卒中3個月后認知障礙風險增加密切相關。在此次研究中,缺血性卒中后,其腦梗死分型不同亞型均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其發生率從高到低排序為PACI組、LACI組、POCI組、TACI組。與POCI組相比,PACI組與LACI組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更高。其可能原因為TACI亞型是由大腦中動脈近端主干或頸內動脈末端閉塞引起,梗死面積較大,因而認知功能障礙在四亞型中最為嚴重。
不同腦梗死分型患者發病90d后,根據MoCA評分不同從高到低排序為LACI組、POCI組、PACI組、TACI組。與LACI組相比,PACI組與TACI組的MoCA評分更低。其可能由于TACI亞型主要累及大腦顳葉、額葉、基底節區與頂葉等,包括運動、語言、感覺區等大腦前區域,導致皮層至層下環路中許多和認知功能有關的聯系通路受到損害,造成認知域損害。與單純腦梗死組相比,認知功能障礙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BI評分更低,NIHSS評分更高。與單純腦梗死組相比,認知功能障礙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血清hs-CRP、Hcy與Cys-C水平更高。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3個月后的MoCA評分與人院NIHSS評分、腦梗死分型TACI與POCI、發病30d后BI評分、血清Hcy水平有密切聯系。提示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越高,入院NIHSS評分越高,越容易引發認知障礙;而發病30dBI評分越高,越不容易引發認知功能障礙,需及早識別、早期干預認知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
研究結果表示,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和腦梗死分型及相關危險因素密切相關,值得臨床進一步普及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