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梅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強調:“藝術活動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更是幼兒精神創造活動?!彼囆g教育是各個領域的紐帶,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格外注重藝術教育,試圖開展游戲化藝術教學,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文章就從音樂和美術這兩個藝術維度進行研究,重點探討音樂游戲化教學策略以及美術游戲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活動;美術活動;藝術活動;游戲化
一、 引言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游戲化”一詞已經成為幼兒教師設計藝術活動的共識?!?~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敢于探究和嘗試”以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讓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以游戲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開展藝術活動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但在活動實際中,不少藝術活動“游戲化”不到位。游戲與活動內容存在脫節現象,限制了幼兒藝術活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制約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正因如此,幼兒教師必須加快幼兒藝術活動“游戲化”策略探索,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要求。
二、 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
(一)選擇合理的教學材料
精選教學材料是推進幼兒音樂活動學“游戲化”的關鍵。在音樂活動中,首先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來選擇適合幼兒音樂學習的材料,同時結合幼兒思維能力以及學習實際情況設計音樂游戲活動。具體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將音樂游戲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歌唱型音樂游戲,這類游戲活動需要的音樂材料應該是貼近幼兒生活,歌詞旋律明快,朗朗上口,簡單易學。例如,小班歌唱活動《小金魚》,節奏鮮明,歌詞簡單易學,小金魚是可愛的小動物幼兒喜歡,很容易用肢體語言表現小金魚的生活習性,幫助幼兒迅速掌握歌詞,并還能借助皺紋紙表現小魚在水中游動是的樣子,激發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間的互動表演。第二類是律動型音樂游戲,這類游戲活動需要的材料應該是節奏感非常強的,比如《泡泡不見了》,在指導幼兒學習這一作品時,可以動作輔助展示歌詞,比如拍腿、拍手等動作模擬節奏。第三類是演奏類音樂游戲,這一類節奏感相比較最強,大部分時候需要配合音樂打擊樂器進行表演。第四類是欣賞類型游戲,教學使用的音樂作品應注意情緒改變特點,有利于幼兒綜合理解和感悟。
不同類型的音樂材料,選取的游戲形式也應該有所不同,只有符合音樂材料以及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游戲活動才能提高音樂教學效率,讓幼兒在“玩”中有所學、有所獲、有所樂。所以,選擇音樂材料非常重要,也是開展音樂游戲活動的必要步驟和策略。
(二)創新游戲活動形式
可用于幼兒藝術活動的游戲形式各樣,需要結合幼兒實際情況以及音樂活動需要來選擇相匹配的游戲形式。在本次課題研究中,進行了如下嘗試。
1. 情境模擬游戲教學,讓教學更有趣
模仿是一種天性,小班幼兒尤其喜歡模仿自己熟悉的人、有趣的小動物以及老師?;谟變哼@一心理特點,可以在開展音樂活動中采用模仿游戲,讓幼兒在模仿中感受音樂、聆聽音樂。例如,中班音樂活動《小松鼠進行曲》中,教師創設情境:(1)教師以小松鼠要跟著媽媽去郊游為主線,啟發幼兒想想:一早起來小松鼠會做些什么事?幼兒很快想到并輕松模仿出(刷牙、洗臉、梳頭、穿衣服、系扣子、穿鞋)等一系列的動作表演。這樣的情境啟發貼近生活,幼兒很感興趣,模仿的動作也惟妙惟肖。(2)小松鼠在郊游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出示掛圖:小石頭路、叢林,彎彎曲曲的山路、小河)又自然地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怎樣走石子路,穿叢林,爬山路,游過小河。一節活動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自然,輕松地達成了活動的目的。然后,教師鼓勵幼兒把小松鼠郊游時的一系列動作融入音樂中圍繞郊游這一條主線,幼兒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突破了活動難點。還有,教師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節奏感時,可先讓幼兒在生活中觀察和聆聽家人在廚房忙碌的聲音,包括洗菜、切菜、燒水時的聲音。然后在課堂上給幼兒播放一段廚房視頻音樂——流水聲、洗菜聲、切菜聲、炒菜聲、鍋鏟碰觸聲等,啟發幼兒將他們的聽覺、視覺充分調動起來,讓幼兒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接著鼓勵幼兒進行模擬游戲活動,請不同幼兒分別模擬表演不同聲音,看一看誰模仿得最像,以此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檢測幼兒是否聽清楚節奏,檢測幼兒節奏感。然后指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來感知動作和旋律,引導幼兒拍手、跺腳等方式來再一次表現節奏,以最直接和簡單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節奏訓練,將游戲、動作和幼兒音樂節奏有效結合,提高幼兒節奏感知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意識。
2. 角色表演游戲教學,課堂更生動
表演游戲是幼兒藝術活動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游戲形式,也是非常有利于激發幼兒的競爭及合作意識,提高幼兒課堂參與度的游戲形式。在幼兒音樂活動中,同樣可以引入表演游戲,以更加符合幼兒心理和身體素質的游戲活動呈現音樂教學內容,豐富音樂活動形式,讓音樂變得簡單易學、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在“玩”中快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收獲音樂基本技能。例如,在教學《買菜》這首歌時,本園大部分教師都嘗試了“我愛我家——做媽媽的小幫手”這一音樂表演游戲活動,通過利用這首歌的現實場景,幫助幼兒進行歌曲表演,表演中學會歌曲。要求幼兒一人扮演商販,一人扮演顧客,然后以對話復述音樂歌詞內容,在過程體驗中讓幼兒熟記歌詞,同時也了解了買菜的過程和特點。不僅將音樂內容與游戲活動相結合,幫助幼兒快速掌握音樂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將音樂內容與生活關聯起來,實現了音樂教學生活化。當然,開展角色表演游戲活動也能夠讓音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簡單,能夠增加師幼互動,間接培養幼兒歌詞理解能力、審美能力。
三、 幼兒美術教學“游戲化”策略
美術與音樂其實有本質的差別,美術活動更有利于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但同時二者又有共同點,都非常有利于激發幼兒創新思維,培養幼兒創造能力,提高幼兒藝術素養。但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與音樂活動“游戲化”開展策略側重點不同。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加快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可進行如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