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 作為高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以及學生工作中,應該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適當的融入。在教學過程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仁、智、禮、義、信”逐漸的有意識的滲透到日常學生工作和思想政治課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里,對于勤勞、勇敢、樸素、誠信等傳統賦予新的時代意義,科學有效的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意志品質、個性行為等諸多方面的優秀品質,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時代新人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后繼人。
關鍵詞 傳統文化 核心價值觀 德育 思政
中圖分類號:G4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30
The Rol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Lil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Abstract As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 of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daily teaching and student work.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uch as "benevolence, wisdom, courtesy, righteousness, faith" gradually consciously infiltrates into the daily work of student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for the tradition of diligence, courage, simplicity, honesty and so on, give new era significanc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raining.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excellent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ideology and morality, will quality,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and cultivate them to become qualified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re value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1 傳統文化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1 深入進行“愛國”教育
“愛國”是時代永恒的話題,那么對于現當代的大學生來講,“愛國”教育永不過時,并且正當其時,必須下大功夫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將家國天下同個人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許多多傳唱很久的人物事跡。戰國時期的屈原一生忠君愛國,香草美人的傳說一直為后人所傳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對于才子范仲淹來說,無論是處廟堂之上,還是遠在江湖,不變的是憂之心愛之心,憂國憂民,愛國愛民。這些璀璨的文化內涵一直流傳至今,歷久彌新。對于高校學生來講,這些生動的愛國例子,就是增強德育效果的助推器,作為高校思政老師要善于抓住這些工具,依據新時代學生的特點,從他們感興趣的方面入手,推動學生成長成才。
1.2 深入進行“敬業”教育
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高校要明確自身的責任與使命,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故而“敬業”教育也尤為重要,作為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在傳統文化中則具體表現為“克己奉公”“一絲不茍”“恪盡職守”。這些優秀的品質必將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尚書》有云:“功崇為志,業廣唯勤。”意思為完成偉大的功業需要勤勞不懈的工作,對于如今祖國的騰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火如荼,在這樣一個時代,如今的大學生,有著更多的機會,要想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守好自己的責任田。那么在大學期間,深入進行“敬業”教育就是為了學生的將來打好基礎。
1.3 深入進行“誠信”教育
“國無信而不達,人無信則不立。”對于個人而言,與人交往,誠信是基礎,與人合作,誠信更是關鍵,一個缺乏誠信的人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能取得成就,無法成為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大學階段是高校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他們能擁有良好的誠信品質,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蓬勃發展的基礎。
1.4 深入進行“友善”教育
“友善”是在生活過程中對于他人的理解、尊重、寬容、關愛等一系列美好品質的總和,在傳統文化中也是世代傳頌的,墨家著作《墨子》有“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人與人之間彼此友善,國與國、家與家之間不起爭端,那么天下能長治久安。在新時代,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便是人與人交流的時代,學會同他人相處,文明禮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個人的成長和個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跟要將這些美好的品質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潛移默化的深化到學生的心中,讓他們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收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成為大寫的人和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2 傳統文化教育契合學生的成長成才
中華傳統文化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處在不斷兼容并包的狀態之中。那么傳承與開放的傳統文化,其內涵和底蘊不斷豐富,那么與如今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是一脈相承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的溫飽已經得到了滿足,那么,人們更加重視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如今文化建設如火如荼,文化自信日益彰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渴求也日益激烈,中華傳統文化經歷了時間和歷史的沉淀,一直承擔著中華文明持續傳承重要精神動力的角色。
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精華可以促進思政工作方法更加科學有效。傳統文化課程與所教授課程的結合,高校思政人員必須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深入的認識,在日常教學和學生工作過程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步滲透,靈活安排課程設計,重視課程中的傳統文化部分,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將優秀傳統文化入腦入心。作為高校思政教師,對于自身課程設計要靈活安排,依據新時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能夠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課程安排,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享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在愿意學想要學的課堂中接受相關知識,將自己的實際工作學習與所學的文化知識相結合,從而在極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真正使將所滲透的傳統文化知識入腦入心。
3 傳統文化契合學生正確價值觀培養
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重要內容,便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把馬克思主義原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同當代大學生的具體實際和未來發展密切結合。讓每一位大學生可以做到“身有慧心,體有恒心。”用堅定的意志品質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在新時代,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為中國夢的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熱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智禮儀信”可以給予我們諸多思考。“仁”是指美好的道德,核心就是人們互助互愛,基本含義就是對于他人的尊重和友善,這也契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著包容和友善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看待世界是每一位大學生的必修課,對待父母為孝,對待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要忠。小到個人理想人格的培養,大到家國天下的仁政,在今天,“仁”的思想亦有科學性和借鑒意義。“智”為道德規范或者道德品質,是行為的節制和道德上的認知,所謂“知者不惑”,作為當代大學生,正是求取知識的最好時期,用廣博的知識武裝自己,便不會受到外界的紛擾,對萬事萬物有自己的判斷,不會被遇到的事情所迷惑。高校思政工作者更要培養學生之“智”,讓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自己正確的立場。“禮”則是敬人,本質是尊重,并且這種尊重是相互的,“來而不往非禮也”便是如此,在這一點上對于如今的大學生來說,學做事先學做人,任何成就的基礎都是在互相尊重,團結協作的基礎上完成的。“義”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施以援手,通俗來講就是樂于助人。在大學期間,高校大學生本就是學著同社會交流的時期,說到底,就是學著如何同他人交往,如何讓別人心悅誠服的同你合作共事,那么這里“義”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我們諸多啟發。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以及學生工作中,應該講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適當的融入。在教學過程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仁、智、禮、義、信”逐漸有意識的滲透到講解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里,對于勤勞、勇敢、樸素、誠信等傳統賦予新的時代意義,科學有效的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意志品質、個性行為等諸多方面的優秀品質,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時代新人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后繼人。
參考文獻
[1] 常九林.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現代交際,2020(20):158-160.
[2] 淦麗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法制博覽,2020(14):57-58.
[3] 韓智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9(31):138-139.
[4] 陳光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J].高教學刊,2016(0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