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翠
摘 要: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借助職業幸福感能夠使教師以愉悅的心情來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這對于教師發揮出自己最高的教學水平和提升教學質量都能產生巨大的作用。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在職業幸福感方面普遍與城市教師存在很大差距,需要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策略
隨著人們對教育理念認識的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也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職業幸福感指的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一種精神感受,盡管隨著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中國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農村中小學的教育現狀依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就需要社會各界不斷加大對農村教師的關注力度,全面分析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活動面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一、 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經濟收入
大量研究表明,經濟收入是影響每一個行業從業人員職業幸福感的首要因素,農村中小學教師也不例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金錢,所以經濟收入是直接決定和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關鍵因素。只有收入不斷提高,才能滿足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生活需要和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從而獲得非常高的幸福感。如果經濟收入無法得到滿足,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將會受到很大制約,這會直接影響到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但這并不是決定所有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首要因素,需要結合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個性特征來全面分析并提出改進的策略。
(二)社會關系
良好的社會關系也會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產生深遠的影響,能夠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對教師行業的歸屬感,使農村教師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教師的教育工作。在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會面臨著復雜的社會關系,集中體現在當前教師和學校、教師和家長、教師和學生等關系上,這會讓很多教師感受不到教師行業的職業榮譽感,這在目前也是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三)教師的個性特點
教師的個性特點也會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大多數農村中小學教師面對農村的教學現狀,都會產生極不自信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產生大多與教師的個性特點有著直接關系,部分教師會由于教學成績一直無法得到提升而產生自卑感,同時教師也很難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教育工作,這在目前也是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二、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福利待遇和教師的預期有很大差距
在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活動中,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福利待遇問題,如果福利待遇與教師的預期存在很大的差距,就必然會影響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農村中小學與城市學校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條件差,生活條件艱苦,因此在日常的教學管理活動中,教育部門需要不斷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補貼力度。在目前,盡管在福利待遇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傾斜,但是這遠遠無法滿足農村中小學教師的需要,由于經濟收入和福利待遇方面教師的訴求并未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大多無法得到滿足,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結合農村教育工作的現狀,不斷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補貼力度,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福利待遇,使農村中小學教師能夠從福利待遇方面獲得極大的滿足,從而提升職業幸福感。
(二)教學壓力過大
教學活動是教師重要的職責,在農村中小學,由于學校的生源質量較差,與城市學校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壓力很大,一方面是因為教育行政部門的教學評價緊緊圍繞學生的考試成績而開展,另一方面也與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設施教學資源與城鎮學校存在很大差距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目前教師的收入與績效考核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有著必然的聯系,這給農村中小學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等教學內容都無法得到有效開展,為了快速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不得不采取應試教育的策略來開展教學活動。
(三)缺乏職業發展規劃
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系統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農村中小學教師也不例外,只有借助設計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讓農村中小學教師看到工作的希望,他們才能產生職業幸福感。但是在目前多數地區都沒有為農村中小學教師設定出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這讓很多農村中小學教師在長期的教學管理活動中看不到未來發展的希望,致使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激情都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目前也是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四)管理機制存在問題
管理機制方面的問題也是目前嚴重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農村中小學與城鎮中小學在管理機制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村中小學的生源質量與城鎮學校存在很大差距,而目前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進行教學考核和評價主要依據考試成績而展開,因此大多數農村學校都習慣于按照應試教育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應對教育行政部門的考核,滿足家長對于學生成績的要求。管理機制方面的問題目前已經成為嚴重困擾新課程改革有效開展和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有關部門認真反思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積極采取措施改變這一教育現狀。
三、 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策略
職業幸福感來自教師日常的教學生活,對農村中小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需要農村中小學和社會各界加以重視,積極采取措施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育行政部門和農村中小學需要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不斷提高教師經濟收入
教師行業與其他行業有著本質的不同,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這就決定了教師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國家也認識到教師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為了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需要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經濟收入,只有經濟收入與城鎮教師持平或略高于城鎮教師,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城鎮教師存在很大的不同,集中體現在教學環境和生活條件的巨大差異,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教師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這是城鎮中小學教師無法想象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給予特別的關注,通過提高經濟收入和福利待遇來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使他們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從事教育行業,以此來不斷提升職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