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珠
摘 要:處于新課改大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科學地創新教學方法,引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可以自愿、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之中,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成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快速改革。文章探討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有效地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動參;現狀;對策
一、 前言
學生是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判斷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的主要考核對象。因此,需要教師真正落實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深度地配合教師完成學習的任務和教學的目標。《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時,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當中,以此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二、 主動參與學習現狀調查結果分析
筆者在確定好該課題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之后,深入到本校學生當中,對小學中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主動參與學習的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有6個班級,包括3個3年級和3個4年級,調查的學生一共為300名。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現場勘查、實際觀察等形式,對學生的自主性、自覺性、學習的習慣、學習的心理、課堂學習的參與度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學生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問題的回答方面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有45%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課堂當中思維表現得十分活躍,而且具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可以主動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有39%的學生也可以積極地進行教學問題回答,但是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16%等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愿意回答問題,學習比較被動。
(二)動手操作方面
85%及以上的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要求,準備好上課需要用到的學具;65%及以上的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安排積極地動手完成操作,其中包含30%自主操作和40%合作意識較強的學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一部分的學生不能根據教師的要求,按時準備好上課需要用到的學具,并且動手操作的能力也相對來說比較弱。
(三)觀察方面
當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或者是演示教具時,有百分之50%~55%的學生,學習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比較強,并且對數學這門課程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能夠認真地觀察教師的演示和教學。20%~25%的學生在數學課上思緒游離在外,不去觀察教師的演示和教學,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學習態度不認真。
(四)動腦思考方面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有50%~55%的學生能夠針對教師所提出的教學問題,獨立地進行思考,努力地探究問題解決的方式,其對問題的探索與分析解決問題都可以快速獲得正確結果;但也有
5%~15%的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問題的思考。
(五)作業完成方面
90%~95%的學生能夠按時地完成數學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作業,并且對于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很高;5%~10%的學生對完成數學作業的積極性不高,并且經常出現拖欠作業的現象。
從以上5方面的調查和分析來看,筆者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主要的表現分為三種不同的情況。第一,30%及以上的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比較高,而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態度認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師所組織的數學教學活動當中;第二,25%~30%的學生有學好數學、想學想學的心理,也有表現自我的潛意識,但是對于數學這門課程存在有一定的畏懼心理;第三,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沒有學習的興趣,缺少學習的欲望,而且學習的習慣也比較差,不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主動地進行學習。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對策
(一)從生活出發展開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在展開數學教學時,應當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在生活當中找到關于數學知識原理,將數學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并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特點、數學學習水平,以及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目標出發,積極地為學生構建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情景,加深學生學習印象,進而豐富和增加學生體驗。這樣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借助生活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注意力固定在課堂之中,使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進而讓學生在適宜的學習情景中可以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例如,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知識時,為了聯系生活開展課堂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在生活當中積極地為學生尋找數學的素材,尋找生活當中的小數,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去學習這一數學知識點,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小數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運用。如,人們在逛超市時能夠看到超市的商品標價一般都是小數,一瓶5升的大桶怡寶19.9元,一盒500g的健達巧克力10.3元,一包
80g的鍋巴8.3元等。再如,學校在進行體檢時,一般都會將學生的實際身高寫成1.45m、1.42m、1.40m、1.5m、1.6m等。稱重的時候,體重計上會顯示40.5kg、39.6kg、41.3kg。測眼睛度數時,會寫成1.0、0.8、1.2、4.6等。這些數都是小數,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在生活當中還見到過哪些小數。這樣結合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增加課堂學習趣味,促使學生可以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
(二)在活動中展開數學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邏輯性的復合型學科,小學數學也是如此,這就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對于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要想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教師必須對學生展開直觀的教學。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和學具展開教學,讓學生直觀地去學習數學的知識點和數學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地利用現代教學的手段,比如智慧課堂、多媒體教學等,可以有效地將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數學內容轉化為形象且生動的形式,以此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