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香



摘要:目的:探討定期巡診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接受我院定期巡診服務的60例本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巡檢服務組,另選擇同期未參與定期巡診服務的60例本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未參與組。未參與組患者均建立健康檔案,常規慢性隨訪等管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巡檢服務組患者接受本院定期巡診服務,對比兩組血壓水平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并監測兩組預后情況。結果:兩組干預后血壓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巡檢服務組干預3、6個月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顯著低于未參與組,P<0.05;巡檢服務組干預3、6個月EQ-SD評分(89.67±9.11分、91.25±6.57分)顯著高于未參與組(80.02±10.23分、82.54±5.97分),P<0.05;隨訪6個月,巡檢服務組再住院率(2.22%)、新發并發癥發生率(2.22%)顯著低于未參與組(20.00%、17.78%),P<0.05。結論:定期巡診服務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水平,同時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再住院風險和新發并發癥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復效果,護理效果較好。
關鍵詞:定期巡診;社區;老年高血壓;康復效果;降壓;生活質量
高血壓是我國第一大慢性病,患者群體龐大,防控形勢嚴峻,需積極提升其疾病管理水平。我國公共衛生部門積極開展了定期巡診服務,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實施巡診、派駐服務,為廣大社區患者及居民提供可靠診療服務。但定期巡診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尚不明確,為此,本次研究選擇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接受本院定期巡診服務的60例本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和60例未接受巡診服務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對比分析了定期巡診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接受我院定期巡診服務的60例本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巡檢服務組,另選擇同期未參與定期巡診服務的60例本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未參與組。巡檢服務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62~83歲,平均(72.43±10.39)歲,病程1~8年,平均(6.01±1.89)年。未參與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62~82歲,平均(71.98±9.97)歲,病程1~8年,平均(6.15±1.86)年。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60歲;原發性高血壓;認知能力尚可;理解表達能力正常;巡檢服務組患者自愿接受巡診服務,未參與組患者自愿放棄巡診服務,兩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急癥或合并嚴重并發癥者;認知功能異常者;存在溝通交流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者等。
1.3 方法
未參與組患者均建立健康檔案,常規進行復診、慢性病隨訪、社區健康宣教等干預。未參與組服務基礎上,巡檢服務組患者接受本院定期巡診服務,具體措施如下:
1.3.1 定期巡檢方法
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開展派駐服務,選派的醫務人員定期派駐于村衛生室工作,每周巡診時間為4日,每日服務時間為4~5h,做到盡可能滿足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同一個行政村或聯合相鄰行政村連續服務為6個月,根據地區的服務需求和居民生產生活特點,安排駐派村衛生室,最大程度方便患者就診;巡診開始前,在社區宣傳欄或公告欄張貼巡診計劃,便于患者查看計劃,及時獲取巡診服務。
1.3.2 主要內容
慢性病管理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在定期巡診中作為重點關注疾病,針對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疾病,向患者提供血壓監測、病史分析、降壓藥物調控等服務,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每日做好血壓監測,便于醫師分析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同時,鼓勵高血壓患者定期復查,盡早發現并發癥征象,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進行規范健康管理。
1.4 觀察指標
1.4.1 血壓監測
密切觀察患者血壓水平變化,對比兩組干預前和干預3、6個月后血壓水平差異。
1.4.2 生活質量
采用歐洲五維五級健康問卷(EQ-SD)評估生活質量,總評分0~10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監測患者干預前、干預3、6個月EQ-SD評分[1]。
1.4.3 預后監測
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干預后再次住院情況,對比兩組再住院率;同時監測患者并發癥,對比兩組新發并發癥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干預后血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巡檢服務組干預3、6個月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顯著低于未參與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后EQ-SD評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巡檢服務組干預3、6個月EQ-SD評分顯著高于未參與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再住院及新發并發癥情況比較
隨訪6個月,巡檢服務組再住院率(3.33%)、新發并發癥發生率(3.33%)顯著低于未參與組(20.00%、16.7%),P<0.05。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者群體日益龐大,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數量不斷增加,需積極提升管理水平,保證患者血壓控制效果,進而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致死、致殘風險。當前,社區老年高血壓管理主要采用慢病隨訪、健康宣教等方式,常規管理措施相對簡單,缺乏系統性、延續性的管理措施,同時也缺乏長期、密切的病情監測與支持,不能滿足患者就近治療、密切監測、健康教育等多方位的日常診療需求。為此,需優化管理措施,提升高血壓等慢性病管理水平[2]。
定期巡診是指由具有資質的社區醫務人員進行的就近派駐服務,可為患者提供連續、動態、系統的疾病管理,同時也有效方便了患者就診,可快速、便利地解決患者疾病康復期存在問題,提升疾病控制水平[3]。目前,定期巡診已經應用于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相關文獻報道顯示,其對慢性病的防控效果較為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較為有利,患者干預后血壓降幅可提升5%~15%[4]。本次研究也發現,巡檢服務組干預3、6個月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顯著低于未參與組(P<0.05),提示定期巡診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幅,降壓效果較為理想,有助于提升患者康復效果。此外,本次研究還發現,巡檢服務組干預3、6個月EQ-SD評分顯著高于未參與組(P<0.05),可知定期巡診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定期巡診服務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水平,同時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再住院風險和新發并發癥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復效果,護理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潘暢,隋凱欣,趙晨杰,等.北京市郊區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現狀及問題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1,28(9):80-84.
[2]王佳潔,匡澤民.“互聯網+專家團隊”驅動的高血壓分級診療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1,18(12):16-22.
[3]李林俸,王帥,畢穎斐,等.我國高血壓管理實踐概況[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19(23):4085-4088.
[4]宋文娟,張潔,宮平,等.微信平臺技術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合理用藥教育和用藥依從性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1,20(11):85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