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學體育教育是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體育教育逐漸受到重視,體育教學方法不斷創新。隨著新課標改革和實施的不斷深入,情景教學已成為新課程實施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改變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但也有許多因素影響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情景教學該如何融入體育課堂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文章采用教學實驗對比法、談話法,對情景教學應用到體育課堂的現狀進行分析,旨在營造和諧愉快的體育教學氛圍,指導學生快樂地完成體育學習,有針對性地、合理地設計情景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體育;情景教學;體育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3-0-03
0 前言
情景教學最早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提出,20世紀90年代被運用到體育教學中。情景教學在體育課堂中如何發揮最大作用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體育課堂教學應該是生動有趣地主動學習,而不是枯燥無味地被動學習。小學體育課程是學生認識體育的基礎,對學生以后的體育學習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可使體育氛圍更加和諧,體育教學更加活躍,體育手段更加多樣等。如何合理利用場地器材設計情景教學,需要體育教師深入探究。體育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互動性,對理念知識不需要深入的理解。情景教學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項目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情景。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能不斷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改變不良的體育態度,逐漸使學生主動探究學習,不斷發掘學生的潛質,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應對情景教學與體育課堂的相關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進行檢索,找到一些對情景教學有獨特思考的文章,借鑒與之相關的研究。筆者要結合體育教學實踐,根據教學對比實驗、針對性訪談以及課后學生的一些反饋,作出情景教學融入小學體育課堂的思考。
1 情景教學的概念
焦揚在《淺談體育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構建及作用》一文中,如此解釋情景教學:“情景教學法是在教學中,任課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景,以形象、生動、具體的情景來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正確領會、理解所學內容,并使學生心理技能得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1]王賢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情景教學法”的幾點探索》一文中稱:“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孩子的情感體驗,幫助孩子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2]熊利生在《淺談小學體育情景教學法》一文中稱:“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進具有情緒色彩的生動場景,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快樂體驗,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的實際意義,使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得到同步健康向上發展的教學方法。”[3]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原有的教學形式,利用語言、案例、音樂等創設愉快生動的場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最終達到在情感中掌握運動技術、技能的目的而采取的方法。
2 傳統教學與情景教學的對比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采用教學實驗對比法,實驗組采用情景教學法,對比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一個學期的實驗對比。實驗對象均為同一年級的小學生,其中五年級4個班、二年級2個班、三年級2個班,實驗組班級分別為五年級2個班、二年級1個班、三年級1個班,針對不同的年級,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情景教學。筆者利用空余的時間觀摩其他體育教師的教學以及教學實踐反饋,得出以下結論:學生的學習效率與項目有關,喜歡的項目學習效率高,不喜歡的項目學習效率低;教師的教學方法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一年級的學生對玩游戲感興趣,二年級的學生對喜歡的項目感興趣,三年級的學生對技術、技能感興趣。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往往不顧及學生的學習情感,這會使學生陷入單調乏味的學習環境中。情景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擁有良好的教學情景,在寬松愉快且和諧的環境中進行體育教學。傳統教學與情景教學運用到體育課堂達到的教學效果大不相同,教學組織形式也存在差異,如下表所示。
3 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的影響因素
3.1 教師方面
3.1.1 教師的學歷低,專業不對口
小學體育教師大多數是本科學歷,有的縣級教師甚至是大專學歷,對體育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以及最新的教學理念了解不夠。有的鄉鎮中小學還存在語文教師、數學教師教授體育課的現象,上課內容基本就是體育游戲,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都不符合體育教學目標,難以達到教學效果。新時代,體育課不僅要傳授技能,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這要求體育教師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了解新的教學大綱內容。
3.1.2 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情景教學難以實施
小學體育教師往往課前準備不夠,不認真鉆研教材,不認真備課,沒有寫好詳細的教案,特別是鄉鎮的體育教師,甚至采用放養式教學,采取“熱身跑步—安全講解—自由活動—下課”模式,在這種課堂氛圍下,體育教學自然無法進行,情景教學更沒有辦法實施。只有優化設計體育課堂,才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給學生講解立定跳遠動作時,可以采用比喻情景法,把跳遠的三個動作要領比喻為“矮人”“高人”“飛人”,從而使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蹲、起、跳這三個動作。
3.1.3 教師對場地器材不了解,體育教學受限
有的體育教師對器材了解不夠,對器材的數量、器材的損壞程度、器材的安排等沒有清晰的概念。多少班一起上體育課,器材該如何運用,是否存在沖突,這些都應該考慮周全。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應該合理規劃教學場地,結合情景教學合理利用體育器材,創新體育課堂,反思課堂設計或安排是否合理,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貫徹體育教學新理念,給學生營造愉快的體育學習氛圍。
3.2 學生方面
3.2.1 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學生分為三個水平階段,每個水平階段的學生各有特點,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也有所不同,學習體育的興趣自然不同。調查發現,對照組的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不高,體育課堂氛圍不活躍,整個體育教學過程枯燥無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教師的語言啰唆無序,進而產生反感,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效果。
3.2.2 學習目標不明確,求知欲望不強
小學生缺乏正確的體育學習意識,學習體育的目標不明確,體育課學習就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的學生甚至不喜歡上體育課,在體育課堂上表現馬虎,不愛運動,甚至做小動作影響全班的上課進度。其對體育的求知欲望不強,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一切聽從教師安排,對體育項目技能的掌握情況不容樂觀。
3.2.3 學生討厭教師,學習不認真
小學生對教師的喜歡程度直接影響上體育課的態度,筆者與學生交談發現,少數學生會因為不喜歡教師而不愿意上體育課,即使上課,也是馬馬虎虎,不聽從教師的安排,上課積極性低,不認真學習體育技能。這種現象在小學高年級學段比較嚴重。
3.3 其他方面
3.3.1 教學內容存在差異,難以適應情景教學
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存在差異,基本教材課時所占的比例不一樣,對于所選擇的授課內容,有些技術動作不適合使用情景教學,有些技術動作適合情景教學。不適合采用情景教學的內容應適當創新授課方式,適合情景教學的技術動作又可以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存在差異,那么教學情景就應該具有針對性。
3.3.2 受學校教學環境限制,教學枯燥
教學環境是教學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沒有場地就難以開展體育項目教學。調查發現,鄉鎮小學或部分縣城小學缺乏運動場地或場地損壞嚴重,如足球場缺乏、部分小學籃球場缺乏、部分田徑場地損壞嚴重等,這些因素的限制使得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活動范圍縮小,教學形式單一,難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形成灌入式教學模式,學習氣氛不佳,這樣的教學枯燥無味,難以帶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3.3.3 學校重視度不夠,體育組交流少
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沒有過多的要求,教師的基本任務就是保證學生安全,教授學生新的體育運動技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后反饋情況都不太重視。體育組除了基本的教學外,很少組織體育教研活動,很少定期開展學術交流、研討會、教學組織評價等,教學方式方法更是缺乏創新,組織觀摩學習難以實現。
4 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的設計思考
4.1 在情景中“教”,在情景中“學”
小學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應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學法,針對不同的年級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教學目標。在創設體育教學情景時,教師必須結合教學目標,既要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又要完成教學目標。應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入其中,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體育氛圍,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加深對情景教學的思考,提高小學體育課教學效率。
4.2 在情景中“創”,在情景中“練”
小學教師在情景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景應該貼近體育教學內容,符合體育教學目標,盡量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創設合理的情景,使練習更加準確。情景來源于生活,體育由生活演變而來,這種情景創設途徑以實際生活情景的“練”為中心,生活中的“練”經過合理的創設運用到體育課堂。將體育與生活聯系起來,將體育技能技術與生活融合,能夠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能,提升參與度,激發學習興趣。
4.3 在情景中“思”,在情景中“提”
小學教師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思考課堂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情景規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現代教學理念,能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及改善學生的情感態度。在創設問題情景時,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相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低年級教師要適當增加游戲和富有故事情節的教學內容,體育教學要以游戲類為主,帶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高年級教師應該增加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情景設計,體育教學以興趣類為主,不斷優化體育課設計。
4.4 在情景中“激”,在情景中“熟”
小學教師在情景教學過程中應該激發學生的情感。創設體育課堂情景的本質是情感的集體激發以及保持這種情感的環境烘托過程,是以個人情感的激發和集體情感的融合為基礎的,這就需要在體育情景教學中始終把情感放在首要位置。教師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投入中了解和掌握技能動作,才能使學生更快地熟悉技能動作,掌握運動技能,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體育課堂效率才會提高。
5 結語
將情景教學融入小學體育課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基于這些因素的影響,通過體育教學對比,訪談學生以及觀摩教學可以得出結論:在小學低年級段以游戲情景教學法為主,中年級段以啟發情景教學為主,高年級段以技術、技能情景為主;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學法,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將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學法,不僅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對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品德,因此值得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廣泛推廣和運用。同時,將情景教學融入體育課堂,對體育課程教學而言更是一種創新和突破。
參考文獻:
[1] 焦揚.淺談體育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構建及作用[J].科技視界,2020(16):178-179.
[2] 王賢.小學體育教學應用“情景教學法”的幾點探索[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 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23.
[3] 付銀印.情景教學法在北京市和平里第一小學一年級籃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9.
作者簡介:羅文豪(1996—),男,貴州黔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