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志
【摘要】在當今社會,新課程改革逐步推行,社會主流群體對初中生的數學水平與能力要求都逐漸提高.與以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不同,目前初中生數學學科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首先,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轉變自身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傳統思維,努力嘗試開辟新的教學策略,探究新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及時地應對當今社會主流群體對初中生數學掌握程度越來越高的要求.其次,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培養初中生對數學學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們自發產生想要進行初中數學相關實踐操作的想法,遵循這種研究興趣將課堂中講授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不斷地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科實踐能力.最后,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善于挖掘生活與研究中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科實踐能力的寶貴教學資源.
【關鍵詞】高效教學;策略;初中數學
引 言
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初中數學作為科技進步的基礎學科,是初中生具備科研能力的基石.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傳統的教學就是“填鴨式”的,即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要想讓初中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數學理論知識掌握能力和數學實踐基本素養,我們就必須正視初中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師作為引導者,需要正面引導初中生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初中數學理論知識體系框架,并在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創新性的教育模式不斷地對自身的初中數學理論知識體系框架進行適當的擴展.同時,教師要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數學理論知識擴充的過程中來,在此基礎上正確地指引他們將初中數學學科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
一、轉變思維模式,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確立,據此提出具有時代意義的創新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學習已經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實踐能力的培養一直沒有得到該有的關注.這就意味著初中數學教師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安排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此提高對初中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例如,在教學“集合”這一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將“主人翁”的地位歸還學生.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先讓學生自行預習課堂上要講解的內容,再布置新教學內容的相關學習任務,并要求每名學生在正式教學開始之前有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框架構建和總結.在進行正式課堂任務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每節課抽選一名學生進行當堂課的理論知識梳理(抽取的順序無規則).這樣一來,每名學生都能主動地完善初中數學理論知識體系框架,而且對初中生課下的知識梳理能力是一種創新型的鍛煉方式.因此,初中生可以選擇多種途徑了解本節課的內容,尤其要結合當前的實際形勢,對初中數學理論知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創新性的理解.在被抽中的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梳理的同時其他學生可以對此進行提問和補充.這樣不僅能提高匯報學生的展示能力,而且能提高其他學生對此問題的專注能力、對正在講述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意識和后續提問時的表達能力.學生主體地位策略的確定,不僅體現在課前和課程過程中,而且體現在課程之后的作業布置過程中.在布置作業時,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實踐能力的高低,根據每名學生不同的能力和優勢,為他們布置一些能揚長避短的作業,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以此為中心進行環繞式教學,這是初中數學教學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二、興趣驅使動力,理論結合實際
初中數學理論知識強度高且較為抽象,這使得它從本質上是不吸引人的一門學科.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正處于好奇心蓬勃發展的階段,激發他們對初中數學學習和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石,能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初中數學教學變得更具有吸引力,這樣不僅能對初中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有效鍛煉,而且能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和探究的樂趣.長此以往,在興趣的驅使下,初中生的學習會比在重點壓迫下的學習更有動力、更卓有成效.
例如,在教學“單利率與復利率計算利息”這一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將近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初中生在埋頭苦讀的同時對現在所處的經濟大環境有一定的了解,注意關注近期周邊地區發生的重大事件.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初中生對數學知識以及后續的經濟金融知識持續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能真真切切地讓初中生感知到自己所處地方經濟發展的狀況如何.關注除教學之外的事情也是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的手段之一.結合當地的經濟新聞與知識,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經濟現象進行反思,并嘗試用以前學習的初中數學理論知識對其進行解釋和分析,通過理論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和強化他們的數學實踐能力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我們身處的大環境下經濟發展情況可能較為復雜,此時,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利用自己的資源稍微對生活中復雜且真實的問題進行簡化和抽象,將抽象出來的數學模型為學生做一個參考.隨著初中數學理論知識體系框架的構建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對于從復雜的實際生活案例中抽象出數學模型這一過程,教師可以逐漸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和鍛煉起來,這不僅對當下的初中數學理論知識體系框架的構建有不可磨滅的影響,而且對初中生的長遠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效果和作用.學生盡早地掌握這些知識百益而無一害,并且能從復雜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中抽取出理論知識模型,這一能力不僅對數學這一門學科有利,而且對其他各個學科都有不可磨滅的指導作用.興趣的培養和發掘是初中生自主學習數學的重要策略之一,沒有教師和考試的壓力,初中生更容易發揮出自己創新型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并將這一學習方法應用于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從而對其他學科進行輻射和良性影響.這不僅能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能鍛煉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值得眾多初中生和初中數學教師借鑒和參考.
三、將理論用于實踐,善于挖掘資源
在數學理論知識體系的課程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堂上講解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可能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在類似的生活情境中,自己可以運用哪些已經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怎樣的數學實際問題.同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教學渠道挖掘一系列資源,應用在初中生數學實踐能力鍛煉的過程中.
例如,在教學“幾何與立體”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關注一些高規格的數學競賽、奧數競賽等.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彌補學生生活經歷的欠缺和不足,與學生分享心得,通過介紹生活情境的方式挖掘實際生活操作中的數學要素,并對這一具體情境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解釋與分析,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養成和鍛煉,而且能讓學生養成帶著問題觀察生活、留意生活的習慣.在這之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考慮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對學生了解到的實際生活信息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和整合,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初中生自己篩選有用的信息,剔除無用的信息,將生活世界簡化為數學模型,進一步掌握初中數學理論知識.如此循環往復、良性循環的方式能不斷提升初中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和數學實踐技能.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尋到盡可能多的數學教學資源和比賽機會等,讓初中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有機會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并且努力在比賽中取得名次,增強信心和繼續探究學習初中數學學科的能力.同時,學生在牢固掌握初中數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同時應不斷參加比賽,結合所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調查的過程中,出于安全等各方面的考慮,教師可以將課堂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使每個小組中學生的分工不同、優勢不同,做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并且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這個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初中生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優勢和閃光點,增強繼續學習和探索的自信心,也能看到其他學生身上的優勢以及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在見賢思齊的同時安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對他們以后人生的發展有長足的意義,能使他們以后面對學業和生活上的抗打擊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結 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恢復初中生的“主人翁”地位,還是著重培養初中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以及后續利用多方面教學資源為初中生的理論結合實際提供可行的方式支持,都是為了發揮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過程事半功倍.初中數學的實踐能力主要是要求初中生能將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妥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先從復雜的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再利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解決.在此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正面的理論引導和鼓勵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初中生學習和生活中前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桂雪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中學課程資源,2020(9):14-15.
[2]薛旭.豐富初中數學課堂 創新數學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20(79):71-72.
[3]杜宵豐,趙家鋒,周達,等.初中數學教師推理教學信念的個案分析[J].教學與管理,2020(21):23-26.
[4]張棟科,張月.初中數學情境化微課的設計框架與應用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0(2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