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希
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快車道,為建設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構建SPOC課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所謂SPOC,是一種學習人數少且具有一定制約性的網絡在線課程。
哲學與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塊的重要課程,它具有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點。學生較難理解其知識點,使得知識的運用與有關實踐活動難以進行。
本文建構基于SPOC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哲學與文化在線課程,探索出一套有效培養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在線活動型課程建設方案。
一、課程特征
基于SPOC的哲學與文化課程建設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議題的引領,構建優質線上校本微課程,創造信息化的學習和交互環境,滿足學生個體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形成對學生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混合式活動型學科課程。
它具有以下特點:(1)彰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理念,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2)哲學與文化?SPOC課程建設是以SPOC和混合學習模式理論為基礎構建的,重構教學結構,它是一種混合模式。(3)具有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在哲學與文化SPOC課程建設中,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對課程內容進行重塑,以校本優質微課程為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互聯網資源有效地整合到課程資源中,構建一種可不斷優化課程資源的課程建設模式。其構建課程的資源是多種資源的混合,可以包括微視頻、課件、情景化的議題、時政視頻等,以實現資源效用最大化。(4)哲學與文化SPOC課程建設需要完備的課程平臺,方便學生課程觀看、交流討論、作業提交等。
二、課程建設思路
哲學與文化?SPOC課程應參照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個體、教學管理、課程參與、支持服務、實用價值、學術心志和課程效果9個維度進行調研,做好有關設計,形成“在線課程+線上議題+課堂主題活動”的課程建設思路。
三、課程建設內容
哲學與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科第4個必修課程模塊,總共2個學分,教學時間為一學期。這一課程的結構邏輯是講述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研究對課程設計采用大單元教學,依據課程的三個單元內容“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順序展開課程建設。課程內容分為三個教學單元,總共有9課和3個綜合探究,共36個學時。按照每一單元教學內容邏輯關系,凝練每一課基礎及重難點知識,結合課程及微課的特點,拍攝制作微課視頻,共制作9組微課視頻,共88個微課,并配套相關的PPT及線上監測試題。
四、課程資源
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以大單元教學組織設計。線上通過情景化議題的設置,以議題為引領,開展議學活動,落實基礎知識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線下通過主題活動開展活動型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微課程、微課件、微習題
按照每一單元教學內容邏輯關系,凝練每一課基礎及重難點知識,結合課程及微課的特點,拍攝制作微課視頻。共制作9組微課視頻,共88個微視頻,每一個微視頻相應配套微課件和微習題。其中校本微課程是線上課程資源的核心內容,每一課時微課程總時長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
3.?線上議題
這是課程內容活動化的重要抓手,每一課時都以一個線上總議題和若干個子議題為紐帶,通過情景化議題設置,實現生生、師生互動,進行活動化的探究學習,將議學活動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4.?配套質量監測題
每一微課配套監測題,主要是選擇題。第一課題配套一份線上質量監測題,其中包括選擇題、材料題、討論題等。
5.?擴展性學習資源
擴展性學習資源主要包括:有關課時內容學習、基于真實生活情景的視頻資源;根據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通過錄制微課視頻為學生做專門講解的視頻資源;有益于線下課堂活動開展的擴展性課程資源。
五、結論
在教育信息化的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必將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的改變。本文建構基于SPOC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哲學與文化的在線課程,重構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探索出有效的活動型課程建設方案,提高哲學與文化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責任編輯?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