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玲
摘要:當今社會正處于經濟迅猛發展的新時期,在此大背景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并且,也積極制定了一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然而,在當前的農業產業發展實踐中,依舊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因而,應該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深入、全面地分析目前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進一步探究該如何創新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從而切實推動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地更好。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經濟;問題
新時期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積極制定了一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的落實讓農民的實際收入增加了很多。然而,在當前的農業產業發展實踐中,依舊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常見的有:農村地區人口結構配置的不是很合理、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仍然相對較低、一些地域的生態環境遭受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各項基礎設施極其不完善,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必然將會嚴重阻礙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深入、全面地分析目前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進一步探究應該如何創新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從而切實推動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地更好。
1 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分析
1.1 農產品的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狀況不協調
當前,我國的民生事業會受到農產品市場供給狀況的影響。近年來,人們因為受到了經濟利潤的驅使,農產品市場供應的重心,漸漸地朝著經濟型農產品傾斜,也就是說,人們為了得到更高的經濟利潤,會集中種植經濟型農作物,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就特別容易出現農產品市場供給不均的情況,使得市場經濟伴隨非常大的波動,很顯然,這一現狀對于農業經濟的穩健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再就是政府必須要充分關注農產品質量這一關鍵問題,近年來,一些農產品的質量非常差勁,致使農業經濟嚴重受損,這一問題的存在和農產品的供應及農業技術等關鍵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因而,新時期下,我們要積極提升市場的自主調節能力,將質量差勁的農產品淘汰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另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非常關鍵的,要積極借助政府的力量,讓農產品市場得到更加深層次地凈化,這樣方可推動農業經濟實現更好的發展。
1.2 農民收入兩級分化
農民的實際收入要想得到切實提升,政府部門要積極發揮自己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的干預作用,最近幾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都在飛速發展,有更多的人選擇這兩個產業就業,這也嚴重影響了農業產業的發展。再就是,在一些非常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業發展不夠先進,農民的實際收入少得可憐,之所以存在這一狀況,原因包括多方面,而如果只依靠政府的扶貧政策,是很難將這個問題切實解決掉的,因此,我們要根據各個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實施一些扶貧政策,力爭讓民生問題得到更好地改善。
1.3 各地區之間的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相差相對較大
在我國,有著遼闊的國土面積,各地區之間,在地質、地理、生態等方面相差是很大的,再加上在政策上受到了一些制約,使得地區間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相差十分的明顯,例如,在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非常好,旅游資源也很豐富,另外,政策扶持工作也做得很到位,因此,這一地區的人員產業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在西北地區,地理條件對農業產業的發展而言是極大的限制,農業產業轉型是相對較為困難的,尤其是西北地區的農村地區,要想讓農業經濟實現更好地發展,難度可以說是十分大的。因此,政府務必要對這一狀況高度關注,使用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的積極措施,將上述問題切實解決掉。
1.4 基礎設施滯后
在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會對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基礎設施是否完善,也是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的直接體現。現在,社會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然而,農村基礎設施因受諸多因素影響導致建設水平滯后,這一問題的存在,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言是很大的限制。之所以會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現在在農村地區,人口結構失衡,絕大多數的年輕人,為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都愿意出大城市工作,使得農村地區的人口結構中,多以婦女、老人和留守兒童為主,這一狀況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養護工作缺少人手,這樣一來,建設基礎設施的工作難度就會大大增加;其次,基礎設施的后期養護,也是很關鍵的,但因相關的資金沒有及時到位,使得養護工作難以落到實處,基礎設施得不到及時養護,如此,必然會讓設施的使用時間大打折扣。另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肯定也會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鑒于此,農業相關職能部門應高度關注這一問題,在建設和養護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充足的資金,杜絕資源浪費的狀況。
1.5 傳統農業產業發展模式造成的影響
現在,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或是在農業監管工作中,大多數時候是僅憑一些工作人員的主觀經驗開展相關工作,售賣、保存農產品時,很少有農民會用一些先進的方法,導致了很多農產品大面積腐爛或者是銷售受阻的問題,這肯定會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很多地方,雖然有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營業務的農業企業,但是,絕大多數是農民自己建設的或者是村委建設的,他們對農產品的加工主要是粗加工,而且,這些企業的規模較小,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技術不夠先進,也沒有積極用一些先進的機械設備,這讓農產品的加工效益和加工總質量都受到了極大地影響。
2 新時期推進農業經濟創新發展的相關建議
2.1 對農產品市場規律進行深刻地了解,讓農產品整體質量得到切實提升
農產品的市場供應和需求狀況及農產品的整體質量等因素均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對農產品的市場規律進行非常深入地研究,科學管控農產品的市場供需狀況,尤其是要高度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問題,這才能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高。現在,關于農產品供應問題,存在非常嚴重的供應不足亦或是供應過剩的狀況,這兩種狀況的存在,都會對農民收入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還會降低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農產品質量管控相關工作,用市場競爭的方式,將一些質量差、不合格的農產品淘汰出局,這樣,農產品的整體質量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13628AE3-9E41-4768-BAEA-C684FDB7E7D0
2.2 必須要積極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切實提升農民的實際收入
讓農民增收,是農業產業發展最關鍵的目的,所以,政府一定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以為廣大農民創造更高的實際效益,讓他們的農業生產主動性得到極大地提升,首先是要合理優化農村地區的人口結構,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人力支撐,當前,絕大多數的農村青壯年,都去大城市務工、生活,這讓農業產業的發展缺乏人力支撐,政府必須要重點關注這一問題,使用有效方法,將這個問題解決好;其次是,傳統農業生產實踐中養成的小農意識,嚴重制約著農業產業實現現代化發展,所以,政府必須要積極和農業產業從業人員進行交流,讓這些工作人員切實意識到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的積極作用。
2.3 積極實現農業經濟的轉型升級
現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對農業產業的發展而言,是很大的制約,如果農業結構得不到合理優化,那么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困難,因此,在農業產業發展實踐中,各地一定要充分展現自己的特色,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升級和創新,將綜合發展的發展理念貫穿于農業產業發展的全過程,這樣一來,可將農村的多項優勢充分展現出來,推動農業經濟實現更好地發展。精準定位農業產業發展方向,讓農村地區,不僅僅要會成為農產品的產出地、農民的居住地,還要將當地的旅游資源和政府的一些相關政策充分融合到一起,切實推動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積極轉型成為現代化的旅游農業發展模式,把農村地區打造成為魅力鄉村旅游圣地,這一途徑讓農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2.4 積極建設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
農業產業要想實現更好地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建設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首先,政府方面,應該投入足夠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此同時,積極做好規劃工作,特別是要優先考慮污水排放、基礎道路等設施的建設,讓農村的硬件設施綜合水平得到切實提升,為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保障;其次,還應重視基礎設施的養護,成立專款,做到專款專用,杜絕資源能源的浪費,切實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同時為農業經濟的穩健發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撐。
2.5 創新相關經濟創新保障制度
首先,要重視創新引導制度的不斷完善。對一些創新的農業技術,要提升獎勵度,并且,還要健全農業發展的相關考核制度,將生態環保與科技轉化率定為考核的標準,對于考核優秀的單位及個人,要進行獎勵,從而推進他們的積極性。另外,還要重視投入保障制度的完善。進行創新產業發展的時候,政府給予補貼后,還要重視社會資本及商貸的投入,從而為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財力支持。
2.6 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借助電商平臺,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當前,農業經濟之所以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缺失,因此,一定要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政府要積極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為農業經濟實現更好地發展而貢獻智慧和精力。再就是,還可組織一些相關的培訓,讓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其中,以學到更多新型的知識和技術,對于現在農民在自己的生產過程中采取的一些不當行為,必須要及時糾正,讓農業經濟管理整體水平得到提升。當前,電子商務發展地已經相對成熟,因而,可以借助電子商務,增加農產品的線上銷售渠道,讓農產品滯銷的狀況得到改善,讓農民的實際收入得到切實提升。
3 結束語
綜上,新時期,在發展農業產業的時候,應該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選擇合適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和創新模式,政府方面,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確保民生經濟穩健、均衡發展的基礎上,讓農產品質量得到切實提升,推動農業經濟實現轉型。并且,務必要重視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和養護工作,創建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要借助電商平臺,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優質的大環境,進而推動農業經濟實現更加穩健、更加高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利榮.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財經界.2020,(4).25.
[2] 湯蓉.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22).212-214.
[3] 刀志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8,(4).130,136.
[4] 劉淑芝.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14).32.
[5] 吳必鑫.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營銷界.2020,(29).64-65.13628AE3-9E41-4768-BAEA-C684FDB7E7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