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英
摘 要:作為數學的重要分支,圖形與幾何幾乎貫穿于數學教育的各個階段,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但是,幾何相關的知識具有抽象、復雜的特點,給學生學習造成很多困擾,限制了學生數學興趣的發展。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幾何的特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改進教學策略,爭取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得到愉悅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教學策略;興趣
盡管我們能夠利用各種工具來呈現幾何圖形,但是在探究其性質的過程中,依舊能感受到它的抽象性。而小學生認知水平較低,思維能力尚不成熟,對于一些稍微復雜的幾何問題,他們很容易感到困擾,進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耐心。因此,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教師要極力體現幾何的生活性、實踐性和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從生活中發現幾何
數學誕生于人類探索自然和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成為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所以,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能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影子,也能從數學學習中體會生活之趣。并且,小學生學習觀念尚不成熟,認識不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所以興趣是他們最大的學習動力。而幾何因其抽象性和復雜性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致,但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卻對學生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聯系生活元素,構建生活圖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幾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時,需要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所以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生活實物,如粉筆盒、文具盒、網球、水杯以及各種形狀的積木,分發給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這些物體的形狀以及每個面的特點。這些生活常見物品能夠營造一種熟悉、生動的課堂氛圍,所以學生很樂意參與其中。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辦法畫出這些物體的某個面。這樣,學生就能主動引出本節課需要學習的平面圖形。然后教師引出這些圖形的名字,比如長方形、正方形、圓等,讓學生嘗試將圖形和名稱對應起來,并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包含這些形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幾何與生活的關聯,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在操作中深化理解
數學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于一些數學研究對象和數學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實驗操作、演示才能對其產生準確、直觀的理解,這一點在幾何學習中的體現尤為明顯。對于一些幾何圖形來說,通過觀察,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其形狀特點,比如有幾條邊、幾個角,但是一些重要的性質卻不能通過觀察得知,這體現了實驗操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器材,構建實驗情境,讓學生加強動手操作。從而解放學生的手和腦,深化學生對幾何性質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得到快樂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下發一些三角板以及三角形卡片,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測量歸納三角形邊和角的特點。而針對三角形的特殊性質,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實物圖片,如相機支架、折疊梯、房頂結構等。當學生發現它們的共性后,教師可以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是三角形結構的?這樣設計有什么好處?”接著,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木棍、塑料管、細繩等材料,讓學生拼接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形狀的框架,借此展開實驗探究。在拉伸框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三角形比較穩固,從而對三角形的穩定性產生直觀、深刻的理解??梢?,在幾何教學中加強實驗操作,可以保證學生深度參與探究過程,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在應用中提升能力
從遠古的結繩計數到今天數學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數學學科走過了漫長旅程,體現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所以數學教學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層面上,還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用于實際生活。不難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幾何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攝影、美術、建筑等很多領域的學習與研究都需要一定的幾何知識作為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構建實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應用幾何知識處理問題。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幾何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來構建情境。比如:“一個果園所占地為梯形,經測量得知上底為160米,下底為180米,高為50米。果農打算給每棵果樹留出10平方米的面積,如果每棵樹苗價錢是6.5元,請問他需要準備多少買樹苗的錢?”要想求出買樹苗的總價,學生首先要知道需要買多少棵樹苗,而要想知道樹苗的數量,學生首先要求出果園的面積。于是,學生就可以利用學過的梯形面積公式來構建模型:S果園=(160+180)×50÷2。得到結果后,接下來的問題便迎刃而解。通過這種訓練方式,不僅可以夯實學生的幾何基礎,而且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幾何的實用價值,從而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
總之,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幾何的特點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來探索教學策略,爭取體現幾何生動、有趣、實用的一面,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促進學生幾何興趣和幾何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薛云霞.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創新[J].讀寫算,2020(08):12.
[2]盧夙.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19(34):76-77.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葛石鎮北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