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和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和推進,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體系也迎來了全新的變化。特別是在初中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不再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也不再將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修正學生的學習錯誤上。而是通過一種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引導以及實踐應用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演示實驗;應用方法
眾所周知,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實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且,教師對于化學實驗教學的應用程度與應用頻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所以,教師需要將這一高效的教學方法重視起來,并且要將之應用起來,從而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培養與教學,以及化學綜合素養的提升與養成。這對于學生后期學習化學知識和了解化學實驗的應用方式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和推動作用。
一、借助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興趣引導與培養。只有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談得上后期的教學工作扎實穩定開展與實施。而且,老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將之重視起來,狠抓起來,并且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性對學生展開全面的引導與培養,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化學學習興趣對于個人的幫助與促進作用。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燃燒”這節課教學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興趣培養,并且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演示實驗進行了解與分析。在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來開展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與內容。如,教師可以結合燃燒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隨堂小實驗的創設,讓學生了解氣體的燃燒、液體的燃燒、固體的燃燒等相關概念。通過這樣的方法,可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燃燒課程的學習熱情。此時,學生會思考:“為什么氣體也能燃燒?為什么液體也能燃燒?”在此基礎上,教師便可以利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課堂引導,接下來再去開展之后的教學工作就會順利很多。
二、借助實驗給予學生正確的示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給學生期待一個模范帶頭作用,而且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示范,從而讓學生對相關知識做出一個全面且深入的了解與認識。通過這樣的方法,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提升與化學學習水平的進步。甚至可以帶動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的高效養成與建立。在這一教學環境中,教師利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問題,在發現問題之后,也是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的一個機會與途徑。
例如,教師在開展“燃燒”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會需要用到酒精以及燒杯等實驗用品。在此,教師可以給學生示范什么是正確的燃燒實驗操作過程,以及如何避免和處置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危險狀況。在此,教師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演示。如,教師在進行燃燒實驗的過程中嘗試點燃酒精燈,但是,由于操作失誤,失手打翻了酒精燈,此時的酒精已經流到了講臺上開始燃燒。對此,教師需要讓學生重點關注。加試需要拿起身邊備用的“滅火沙”進行滅火,或者可以利用覆蓋的方法對其進行滅火。在演示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在面對這一危險的時候,切記不要使用水進行滅火。這樣不但無法滅火,反而會讓火越燒越大。因為酒精會被水稀釋,稀釋過后燃燒的面積會更大。
三、借助實驗引導學生養成科學思維
良好的學習思維是帶動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與學習效率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需要將這一點重視起來對學生進行培養與引導。在此,教師需要結合演示實驗的方式展開教學。
例如,教師在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進行培養。如,在進行溶解實驗的演示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出演示,然后再讓學生分析糖為什么會被水溶解。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水與鹽、沙子等結合起來進行實驗操作。此時,學生會發現鹽可以被溶解,但是沙子無法被溶解。在這一基礎上,學生便會對其展開思考與分析。在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出相應的指導與幫助,讓學生了解為什么糖和鹽可以溶解的,但是沙子無法容解。最終,學生會明白,這是因為物質的性質而決定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演示實驗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應用。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使學生對化學課堂教學產生一種濃厚的興趣,而且還能有效引導學生養成一個對待學習與實驗的嚴謹的科學態度。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演示實驗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要在日常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促進效果與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崔婷. 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5:1.
[2]崔婷. 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四川省遂寧市大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