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平
摘 要:借助體育教育的團體性結合德育教育,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同時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將德育教育滲透在體育教育的整個過程中。
關鍵詞:中學體育;德育滲透;教育健康
中學階段是學生們身心發展以及學習的關鍵時期。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僅要全面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還需要時刻關注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情況,通過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來培養中學學生科學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們樹立良好的品德素質,這對于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將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將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趨勢,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實踐途徑。
一、在中學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
(一)體育學科的特殊性
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教育的實踐性更強。既要開展實踐課程,也要帶領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德育教育的實施目的在于讓學生將所學到的德育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端正自身品行。體育教學是在動態的時間和空間中同時進行的,學生的品格毅力、組織紀律以及人際交往等問題都得到了直接體現。由此可見,體育教學的特殊性為德育教育的滲透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中學生學習能力強,汲取知識快
中學階段的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該階段的學習對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具有重要意義。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好奇心強,學習能力也強,能夠更快地吸收、掌握并運用知識,且已經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這是開展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期。
二、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加強學生的德育理論教育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應將榜樣教育作為教育學生的首選方法,然后再慢慢地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教育,讓思想成為他們腦子中的主力軍。對學生進行的德育理論教育主要包括愛國、團結、行為等的教育,當然也包括道德、文明、品質等的教育。這些理論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為了使德育滲透的效果更好,首先要讓學生們對體育教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再通過著名體育家的事跡加深他們對體育課程的熱愛,可以向學生介紹林丹、郭晶晶、劉翔、鄧亞萍、易建聯、孫楊等運動員的事跡,讓他們認識到體育事業對我國發展來說有著怎樣的影響;最后向學生簡單地介紹我國的體育文化,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為振興我國傳統文化而拼搏的精神。除此以外,對學生進行德育理論教育還要讓學生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積極地進行鍛煉。只有擁有強壯的生命力,才能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將德育教育和體育課程內容有機結合
體育教師有義務和責任給學生傳授德育知識,引領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把課程的內容和德育思想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悟其中的精神,要做好規范學生的行為言語工作,課堂上要求學生舉止端正,用語文明。體育教學不能只傳授學生基本體育理論知識,還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巧,全面提高自身的身體素養。下面就結合一下實例體會體育課程融入德育的方法。結合實際,所有的德育思想都是在生活實踐中得到的,而不是直接的冷冰冰的教育。還要結合現階段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個性發展,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必要的時候進行個別教育。教師要做的是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某件事例點醒學生。
(三)在教學常規中滲透德育
在集合整隊時,體育教師要求學生做到快、靜、齊。若出現紀律懶散、集合速度慢、隊伍不整齊等情況,教師務必批評教育并反復進行強化訓練,直到達到集合要求為止,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作風,特別是守時的時間觀念。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學會因材施教或分層進行教學,積極觀察學生的思想動向,善于與學生溝通;在高密度、高強度的練習下,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關注后進生,給予充分肯定,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善于把握時機實施德育,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于課程中樹榜樣,于教學中學精神
體育課程和德育的融合其實是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只有在體育中讓學生受到一種種體育精神的影響,對于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出一個正確的引導,從而通過體育精神的學習達到一個精神的樹立。而且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更加生動,有很多現成的例子可以采用,直接拿來作為證據,讓學生得到體育精神的激勵。
德育教育是當前我國中學教學開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受到了家長和學校領導的廣泛關注。想要全面提高中學生的道德素質,教師要在不同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發揮出德育教育的優勢。
比如,如果為了鍛煉學生的耐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三千米的長跑訓練,而且要在長跑中進行加油鼓勵,讓他們能夠堅持下來,鍛煉他們刻苦勤奮的精神,要做到不放棄希望,任何事情只要想去做,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只有堅持下去了才能有一個自己滿意的成績。如果想要讓學生體會到團結的力量大,可以訓練他們的接力賽,讓他們在每一場比賽中都會注重團隊的磨合,讓他們在一次次的合作中體會到集體的力量是很龐大的,但是只有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團結一致,才能體現出集體的力量。付出總會有回報的,一定要在長跑鍛煉中將這句話作為信念,指引自己無所畏懼,大步向前,不管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只顧一路奮斗。
中學生處在懵懂時期,學生自身對于核心素養、思想品德等沒有明確概念。中學校園和執教人員應該承擔起責任,在教育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榜樣,給學生以好的行為習慣和語言習慣的影響。對于逐漸受到重視的中學體育課程,在傳授學生強身健體的技能同時,還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競技精神。我國一直以來的體育精神將感情放在首位、勝利放在次要位置,學生學習也是一樣的,通過良好的德行和努力取得良好成績才是正確的。
參考文獻:
[1]劉麗萍.中學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與方法初探[J].華夏教師,2018(27):78-79.
[2]尚衍峰.德育教育在中學體育課堂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7(22):161-162.
[3]劉寶虎.淺析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4):185.
(貴州省威寧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