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課程的教學也迎來了巨大的變化,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應用先進的教學理論,往往能夠取得非常不錯的教學成果。本文主要介紹了新課改對于初中課程教學的意義以及在新課改下初中課程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對于當前的初中課程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課程;教學策略
一、引言
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從根本上解決了應試教育體制下各種教育的弊端,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好處。因此初中各個學科都應當緊緊圍繞在新課程改革的周圍,不斷地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來豐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來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教學的意義
(一)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
在我國的初中教育中,應試教育體制實行了很多年,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創新性、實踐性以及對于真理的求知都受到了限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學生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新課程改革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弊端。在新課程改革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了初中教育的主旋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學生對于初中課程的學習有著極大的積極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向上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近幾年,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但是在新課程教學體系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在各方面的學習潛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的成長百利而無一害。
(三)有利于解放教師的思想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對于教學的認識是非常狹隘的,認為只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新課標對這一教學認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新課程認為教師的教學應當以發展學生的素質為主要教學目的,這樣的教學體系能夠解放教師的思想,讓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展學生各項素質上來,從而能夠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新課改下初中課程教學的策略
(一)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改革不僅是對教學內容的改革,還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更是對教師教學思想的改革。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這是學生發展各項素質的前提。在我國,學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前提是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多知識和常識在學校中是無法獲得的,需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或課外書籍中進行獲取,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學生在獲取這些知識的時候就無法正確地去理解其中的概念和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因此,初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要讓學生能夠在初中各個學科中表現出非常強勁的學習勢力,還要有效地提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開展初中課程的教學
新穎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量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初中課程的教學。在當前的初中教學中,已經被驗證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多的,例如互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法等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給學生學習上的新鮮感,讓學生能夠保持在課堂上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不拘泥于現有的教學方法,要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方式,以此來不斷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逐漸形成自己班級的教學風格,以此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不斷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課堂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不僅要針對教學大綱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還要盡可能地引入課外知識,不斷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擴展學生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一般來說,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其趣味化即可,這樣就能夠抓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而引入課外知識就非常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課外知識應當和教學的內容進行呼應,還要能夠利用課外知識促進學生對于課內知識的理解,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那么教師在引入課外知識的時候,就需要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并且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來不斷調整所引入的內容,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創新,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各項素養,讓學生能夠成長為對于國家建設和社會建設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曉丹. 新課改下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 東西南北:教育,2019(10):0199-0199.
[2]張靜.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7).
[3]張敏. 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19,000(020):P.114-114.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臧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