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明
摘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僅符合我國的基本教育形式同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由化的學習素養,實現個人能力的均衡發展與進步。高等學校教育是一個涵蓋范圍更廣綜合性更強的教育平臺,接受此種教育形式的學生本身已經擁有較為穩定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所以此時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無論是從教育實際乃至學生的客觀條件上都已經達到了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因此,本文結合具體課程詳細闡述可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形式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學生;教育內涵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被稱為生本教育,即充分重視學生在整個教育環節中的根本地位。在小學和中學教育階段,這一理念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和使用面積。而作為一種具有前瞻性和真理性的教育認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樣也能對高等教育產生一定的指導意義和作用。
一、教學計劃制定要以學生為中心
高等教育的開展就是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和知識儲備體系,通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幫助他們在畢業之后走上工作崗位為整個社會發展做貢獻。所以在實施具體的教學行為時,我們必須注重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得到與自身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相吻合的知識儲備和能力提升。所以教師在制定相關教學計劃是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主觀意愿和實際狀況,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客觀實際需求才能夠制定出科學的教學計劃并順利落實下去。例如,《地貌學原理》是地學類專業學生需要學習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在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況。這本教材一共有15章內容,而一個學期的時間為18周左右,所以教師必須要確保在18周的時間范圍之內將教材的15章內容全部教授完畢,這也是制定教學計劃的一個總原則。在制定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前,教師首先要以專業的角度對整本教材的教學難度和內容重要性進行分析和審視;例如,第一章主要講述的是地貌學原理的相關發展歷史和基本狀況,這一章的內容相對簡單,所以在制定教學計劃是關于這一章的具體時間可以設置的相對較短。而“坡地地貌”這一章整體的知識數量和教學難度縱深相對較大,應適當延長這一部分的教學時間。雖然在制定教學計劃是教師并沒有邀請學生共同參與進來,但是教師對整本教材的基本難度做出專業的評判并結合學生的個人學習狀況和學習基礎合理布控每一章的教學時間,這種行為就是為學生考慮的,是尊重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形式。
二、教學方式的選擇尊重學生意愿
雖然整個教學內容是比較客觀的,但是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方式比較靈活。使用科學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乃至最終的學習成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所以在具體教學行為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選擇那些符合學生學習實際、思維方式和認知特點的教學形式,這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同時也是貫徹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體現。例如,《地貌學原理》是一門起源實際生活的學科,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形式相對單一,都是側重于理論性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實踐性教育對學生知識儲備和能力提升帶來的作用。所以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可以做出調整和改變。例如“沖積平原”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就是選擇的教學方式可以參考三種:第一,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書本上的內容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向學生講解;第二,河北地質大學所在的石家莊市所處的華北平原便是非常典型的沖積平原,教師可以開設以華北平原主題的研究調查活動并要求學生完成;第三,指導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驗模擬沖積平原的形成過程,進而強化學生對此部分的印象。這三種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只不過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提出的三種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當學生選擇完畢后,教師根據學生選擇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由于具體的教學方式受到學生歡迎,所以教師整個教學工作的進展和運行效率便能得到保證。
三、考核檢測方式以學生為中心
在高等教育中,學生一個學期完成了所有專業課的學習工作后便要接受相關的考核測驗,這也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形式。而現階段的高等教育中,對于專業課的考察大多以平時成績與考試筆試成績相結合的形式。本文以為,這種檢測方式要做出進一步的調整,進一步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考試測驗理念。例如在平時成績的考核測定中,學生的出勤狀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甚至在個別學校是唯一標準。出勤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生的治學態度的要求,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學生能夠端正態度,專心學習。所以本文以為,在平時成績的考核判定中,除了對出勤率的考察之外,學生的上課表現狀況(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作業提交的及時性等)都可以作為建立學生平時表現的重要依據。以多項指標綜合評價學生的課上行為有助于敦促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這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更能體現學生的中心地位。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階段同樣具有重要位置,正確認識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體現形式并通過具體的策略予以落實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王建慧,徐高明. 推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變革——《江蘇高教》2019年學術研討會綜述[J].江蘇高教,2019,6:119-124.
[2]余孟輝. 基于“慕課”視野下的大學生學習研究——兼論大學教育如何以學生為中心[J].學術論壇,2016,39(3):140-144.
河北地質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