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琴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會計信息化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中,在中職學校中,會計信息化教學更需要注重實踐的重要性,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會計信息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的理論的內容,讓學生快速地吸收和理解,引導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真正地讓學生掌握會計信息化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信息化;實踐探析
在中職學校中,會計信息化是一門重要學科,是適應現代生活的發展產物,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與會計的融合,更好地處理企業管理當中的經濟問題,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做好良好的鋪墊。教師在進行該門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真正地理解該門課堂的教程特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方案,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逐漸擁有信息化的思維能力,培養出實用型人才。
一、探究中職學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許多中職學校進行會計信息化教學中,往往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過于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演示,導致許多學生的成績較高,卻無法獨立地進行會計信息化的操作。而且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只能憑借背誦來記憶,有時候學生并不是真實地理解,也不能自己進行運用,使得這門學科的設置喪失了教學意義。此外,會計信息化的學科由于較為新穎,并需要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許多學生對此產生畏難情緒,加之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普遍較低,只會模仿教師的操作步驟,并沒有自己的思考,阻礙了培養學生的信息化和會計化結合的思維模式的道路。總之,教師在開展會計信息化教學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地探索和分析,設計出更貼近現代生活發展的新型課堂模式。
二、探索中職學校會計信息化的教學策略
2.1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理解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會計信息化的課堂上,教師不能一直采取講解知識點,然后勾畫重點讓學生進行記憶的教學模式,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會計信息化產生學習。而且會計信息化的知識體系較難理解,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的構建,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會計信息化的知識,為以后的實踐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會計信息化的基本概念》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制作幻燈片的方式為學生展示會計信息化的基本現狀和重要意義,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可以將重難點都列出來,逐步地引導學生進行了解和學習會計信息化。還可以找到會計信息化的演變過程的視頻,讓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理解會計信息化帶來的影響,了解會計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只跟著教材編寫的內容展開教學,而是讓學生先了解該節課的教學內容的重點,也不再是讓學生看教材的編寫內容并進行勾畫和記憶,而是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給學生逐步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減少課堂的枯燥性。
2.2開放實踐課堂,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上述的問題探究中,提出的主要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不利于學生的后續發展。因此,學校與教師需要給學生開放信息化的實驗教室,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得到運用,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合理的教學方案,細致地講解操作過程的每一步驟,以及開展這一步驟的原理和意義。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演示一遍操作過程,錄取演示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和教師的講解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實驗作業。
例如,在學習《系統管理的詳細設計》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先錄制好詳細的操作演示視頻,也可以親自給學生一邊講解一邊進行操作,通過PPT的形式給學生展示系統管理的概念和功能概述,讓學生初步了解賬套管理和系統操作員等一些基本功能。然后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實驗,讓學生建立新賬套、企業崗位分工、備份等一系列的操作內容,讓學生真正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才能夠快速地理解理論知識的意義,發現自己的不足,掌握真正的知識技巧,而且動手操作的部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的效率性。
2.3展開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中職學校的會計信息化的課程中,學生在課堂上收獲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學校以及教師可以聯系一些企業,給學生開展實訓活動,讓學生在真正的社會實踐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將會計信息化的學科思維方式帶入到工作問題的處理當中,真正地實現會計信息化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
總之,在中職學校開展會計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以及學校領導需要真正認識到該門學科的重要性,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室,提供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真正地培養出具有會計信息化思維的社會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于吉榮.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中提升學生參與意識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02):136-137.
[2]許立君.大數據時代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職業,2020(34):45-46.
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 3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