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選寧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學科核心素養與語文閱讀教育工作之間的關系,接著分析了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應轉變以往以學生學習成績為重的觀點,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養尤其是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大力進行教學環節的整合,引導學生充分意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并不斷組織閱讀實踐活動,在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培養。
1學科核心素養與語文閱讀教育工作之間的關系
經研究發現,語文教師合理開展閱讀教育授課活動,有利于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鍛煉。對此,相關教師應該努力優化自身閱讀授課方式,積極開展有助于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思維能力有效鍛煉的授課活動。授課期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閱讀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語文教師借助影像、圖片,能夠有效吸引班級學生學習興趣,使其自主參與閱讀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做好備課工作,確保自身閱讀授課內容具有一定趣味性、有效性。小學生自主閱讀優秀作品,深入探索文章內涵,能夠使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2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2.1在策略上要講求階段性和循序漸進性
教育學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指的是父母想要孩子達到一個比較大的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走向目標的過程轉化為一個個小目標,引導和監督孩子就像是登門檻一樣一步步往上爬,且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給予孩子足夠正面的信心和鼓勵作為正面反饋,從而讓學生在獲得持續性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成長,最終達成我們最初想要的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地踐行核心素養目標,我們也可以采用登門檻效應的原理。首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將核心素養需要達成的目標細化,從而達到具備非常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標。其次,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緊密有機結合,每一個教學過程都是為了確保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的實現,而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的實現能最終助力于大的素養目標的達到,在此過程中,各個環節一定要環環相扣。最后,將三維目標作為核心素養的基礎性目標來完成。核心素養是對于三維目標的繼承、拔高和超越,對于絕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他們對于三維目標還是比較熟悉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鼓勵教師將文本中涉及的素養內容分解成三維目標的形式,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個角度加以闡釋,繼而拔高到素養的高度。
2.2改善閱讀教學結構,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運用能力是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小學語文學科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為其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提供有效指導。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明確了解文字本身的含義及引申義,從而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閱讀障礙,如難度較大的文字、修辭、語法結構等。教師要對此做出講解和提示,認真做好閱讀課程設計,優化可能造成學生一知半解的教學環節,不斷改善閱讀教學結構,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漢字真有趣》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按5~7人為一組開展小組學習活動,讓學生尋找能夠體現漢字特點的詩詞、歇后語和故事,從中了解漢字的趣味。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互幫互助,掃清閱讀障礙,從而有效培養語言構建與表達能力。學生可能容易理解“琵琶”和“枇杷”是諧音詞,卻往往難以理解象形字和形聲字。對此,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材料,開展趣味化教學活動,如猜字謎、諧音歇后語等,引導學生消除認知障礙,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2.3有效提問,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敏度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用提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敏度,然后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學習《秋天的雨》這一篇課文的時候,筆者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在作者的眼里,秋天的雨是什么樣的呢?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子是什么呢?秋天的雨是一種什么樣的雨呢?通過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明白作者筆下的秋天的雨的獨特之處,然后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掌握欣賞文章的方法,并形成他們的審美能力。實際上,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作者使用了很多比較優美的詞語來描述秋天的雨,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找出這些詞語,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由此可見,讓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也是他們熟悉文章內容的過程,更是培養他們思維靈敏度的過程。有效提問是一門藝術,借助有效提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擺脫傳統提問方式的束縛,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從形式上、內容上進行突破和創新。借助課堂提問有效引領學生,拓展思維,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能力,帶動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全面提升。同時,有效提問的方式和內容也是與時俱進的,需要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摸索和創新,從而進一步總結課堂提問的有效形式和內容,帶動整個語文學科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結束語:
閱讀課程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占據關鍵位置。教師根據班級學生語文基礎情況,合理開展閱讀教育工作,能夠使小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語文思維能力得以有效鍛煉。為保證上述教育工作開展順利,使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能力能夠有所改善,相關教師應該明確學科核心素養與閱讀課程之間關系,并以此展開更為高效的閱讀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J].范學梅.新課程(上).2019(04).
[2]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李振東.學苑教育.2019(15).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車輛小學 7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