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敏


摘要: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國家想要獲得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要實現全方面均衡發展,尤其是要加強本國內的文化教育工作。特別是對于多民族國家來說,要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創設具有特色的民族教育環境,對幼兒教材課程進行深入挖掘,在教育教學中融入民族團結的教育內容,從小樹立幼兒民族團結意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關鍵詞:幼兒園;民族團結;實踐;思考
一、在幼兒園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原因
(一)幼兒園教育時間節點非常關鍵
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是非常重要的成長場所;3-6歲是幼兒的價值觀念、個性特征、心理傾向、行為方式和思想意識形成發展的敏感時期。對于幼兒來說該時期已經能夠生成民族團結思想意識、知識經驗,此時期受教育影響比較顯著,這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筑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1]。這不單單是民族團結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對幼兒規律性認識的重要方式,對幼兒后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二)搭建了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教育場所
幼兒園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需要各民族幼兒加強交流,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對單一民族來說,在封閉環境中會導致其他民族的幼兒參照體系缺失,想要形成關于民族團結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有很大的難度。而在幼兒園中,可能有很多個民族的幼兒組成,只有一定的實踐活動支持和良好的環境氛圍,才能有效促進幼兒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幼兒園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目的分析
(一)確立民族團結教育目標
幼兒園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首先要對民族團結的教學目標任務進行明確,并在保教工作中融入民族團結行為方式和思想意識,在開展游戲活動的時候,要以民族團結教育目標作為引導。
(二)發揮出教師在民族團結教育中的作用
在落實幼兒園民族團結教育時,要對園本課程和地方課程資源進行深入挖掘,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將優秀的民風民俗和傳統優秀文化融入到民族團結教育資源當中。還需要定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并將優勢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構建幼兒的知識理論、經驗和民族團結意識提供重要支持,進而提升幼兒的民族團結意識和素質。
三、幼兒園民族團結教育實踐途徑
(一)創設民族特色教育環境
想要創設合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環境,首先要對相關的民族特色材料進行收集,教師要充分發揮家園共育的力量,對幼兒家長、周邊居民等咨詢關于民族風俗的知識,通過網絡或實地考察的方式獲取民族團結特色資源來創設民族團結教育環境。
對于班級活動室可以在墻飾、吊飾、區域設置上采用民族文化原色,將班級活動室變成一個民族博物館。以漢族文化為統領的民族文化,包含了多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可以在活動室中展示青花瓷為主題的物品[3]。將走廊、櫥柜、墻壁等都充分利用起來,如可以在櫥柜上擺上青花瓷的小雨傘,對兒童畫的關于青花瓷的作品展示出來。
還可以將教室布置成有剪紙風格的區域,讓幼兒與家長共同合作,剪出各種形狀的剪紙。除了通過布置環境之外,還可以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資源,讓幼兒對民族文化的美有更多的感受。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游戲上,所以要開展游戲式的教育活動,教師可以組織民族歌舞比賽、民族購物店、民族風味小吃坊等,讓幼兒對民族文化特色有更全面地了解。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時候,要以幼兒的特點實施因材施教,將幼兒的特長進行深入挖掘并加強培養,讓他們從小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二)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首先,廣泛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每年在傳統節日時,開展各項民族團結活動,如端午節(中華兒女情意濃)、八一節(共敘魚水深情聯誼)、母親節(感恩父母、共享和諧)、清明節(緬懷英烈、牢記使命)等等。借助少數民族中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藏族的雪頓節等,讓幼兒通過實地參觀的方式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氛,共建情誼。還可以讓幼兒參觀圖書館、博物館、革命紀念碑等,對家鄉的風貌和歷史有更多地了解[4]。通過以上系列活動,讓幼兒和教師充分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和民族團結的力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得到提升。
最后,要加強幼兒園文化內涵建設。第一,對相關硬件設施進行完善。幼兒園要配備齊全的教學活動設施,為創設幼兒民族團結、和諧發展提供硬件支持。并且,幼兒園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創設幼兒閱覽室、樂器體驗室、音樂感受室、美術創意室、科學探索室等多功能場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第二,創設內涵文化。對于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線的活動要積極進行開展,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實現能夠體現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育人文化、班級文化等。
其次,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幼兒園品牌系統。幼兒園對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進行確立之后,需要做的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園徽,并制作成電子形式將幼兒園的活動和特色積極進行宣傳。教師要聯合幼兒園編創園歌園舞,可以選擇適量的少數民族歌曲,比如《彩云之南》、《阿西里西》、《我是草原小騎手》等等。幼兒園也要充分利用網絡渠道,通過微信平臺、網站發布要舉辦的活動或信息,向家長講解關于育兒的經驗,不但落實了民族團結教育內容,還為推進家園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的發展形勢下,在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貫徹落實好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幼兒園的民族團結應當在各類游戲活動、情景化活動中融入優秀的民族文化,在相關課程中滲透民族團結內容。通過培養幼兒的民族團結意識,能夠提高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感受,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歸屬感和認同感,這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對于促進幼兒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小一.淺析幼兒園傳承民族文化及民族團結教育的措施——以昆明G幼兒園為例[J]現代交際.2019,(03),175-174.
[2] 張向南.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形成與運用[J].魅力中國.2020,(9),200-201.
[3] 陳蕾.民漢小學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開發跨文化比較研[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06-01.
[4] 李傲霜.思想政治教育審美情境創設研究[D].吉林大學.2020-05-01.
昆明市呈貢區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大漁幼兒園 6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