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展
摘要:小學德育工作中,信息技術能有效拓寬小學生視野,使他們的思維更加靈活,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但信息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也給小學生的思維觀念與價值取向帶來嚴重沖擊,對農村小學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而如何利用互聯網優化農村小學德育工作,創新農村小學德育新模式,已成為小學德育工作領域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就互聯網+時代農村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創新策略展開探討,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為廣大同行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農村小學;德育
小學階段作為接受系統性教學的初始階段,在培養基礎學科知識的同時,針對學生其他綜合素質及思想方面的教育必不可少,而德育教育就作為首要內容。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其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并將教學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 如作業的布置等。 而在德育工作的開展上,一些學校已經嚴重脫離社會教育發展要求,使得該項工作的開展逐漸形式化。
1農村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茫然地講授知識點,內容和形式并沒有很好地結合實際,因材,在適時的時候施教,德育工作得不到有效實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是大數據時代對德育存在沖擊。當前青少年學生在網民中是主力軍,但是網絡上時常出現不雅圖片、負面信息等,如果他們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沒有正確引導,將會給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以及家長善加引導。
三是德育和學科教育達不到共贏。在實際工作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受到教學進度的壓力,同時思想上存在誤區,只專注于學科知識的講授,不能把實際教學內容和德育工作融合起來,這對于德育工作來講都是十分被動,且無法有效實施。
四是德育工作沒有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德育工作,主要就是在學生理解德育內容的前提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還是過去傳統的形式,即以教師為主導地位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自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是缺乏正確的指導方法。學校在開展道德教育工作時,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論指導,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在認知方面具有的特點,并積極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一般情況下,德育教育與學生的性格存在緊密聯系,因而在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使用大眾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而且無法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作為小學教師,必須要對這方面給予一定的關注。
2“互聯網+”時代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
2.1正確樹立德育觀念
思想意識是所有行為的出發點和誘發點,所以,為進一步促進農村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必要樹立正確的農村德育觀念,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農村小學應該對新課改下小學德育教育標準進行規范、明確,并將德育教育標準落實情況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中,并增大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使教師自身建立正確的德育理念,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德育工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要根據教師的德育考核成績與學生的日常表現及時調整培訓措施。第二,教師自身應樹立正確德育觀念。教師自己應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德育方案,利用信息技術彌補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要引導農村家長形成正確的德育觀念,讓農村家長理解即使是家庭條件受限,也要盡可能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將學校德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同時,教師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做好自身的榜樣示范。第三,要引導農村小學生正確處理網絡與現實的關系。網絡這一虛擬世界會給農村小學生帶來極大的誘惑,很多農村小學生因無法平衡網絡與現實的關系,導致其深陷虛擬世界,所以教師要引導農村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交往道德觀,將網絡變成其學習的有力工具,為自身的健康發展提供信息技術保障與支持。
2.2豐富教育手段,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保障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就是教學過程。在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時,作為小學教師,需要對實際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并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一些真實的案例時,可以采用現場模擬法。比如,在講解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進行情境再現。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不僅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進而使其在生活中懂得如何愛護花草樹木。
2.3善用活用網絡中的積極因素
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正確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鼓勵或組織學生積極收看,收聽《開學第一課》,新聞聯播、有關德育方面的專題節目、電視、電影、網絡視屏等,除此之外,也可以讓學生自發組織研究學習活動,研究的目標可以為網絡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學習等等,這些都是對學生非常有益的活動??梢韵蚣议L和學生推薦優秀兒童網站,如雛鷹網、童網等兒童網站,在了解網絡安全知識后可以組織他們積極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4 擴展德育途徑,開展實踐活動
作為學校,在德育工作開展中,既要注重課堂教學,還要對學生德育教學的檢驗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意識,學校要能夠積極擴展德育途徑,為學生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開展“自己動手,打造我們的美麗班級”的活動。在該活動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親自動手,以便培養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識。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學??梢越Y合實際情況,舉行“參觀污水廠”活動。通過開展這種活動,能夠讓學生親自感受實際環境,促使學生感恩生活,珍惜資源。此外,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對學生思想情況的分析與研究工作,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要在德育教育中注重情景化的指引,在安排教學課程的時候選擇最適宜的方式,在教學評估方面要考慮學生的想法。比如,在德育教育中以“勤儉節約”為主題,可以開展“舊物回收利用”的實踐活動,以此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還能夠在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德育資源相比城市學校仍有不足,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幫助,才能進一步補充農村德育資源。農村小學德育資源失衡,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現象對農村學生的影響顯而易見,這些不僅關乎農村小學教學質量,還關系著農村學生的人生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小學德育資源的開拓和創新不僅在于社會資源的開發,也要充分考慮農村特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參考文獻:
[1]陳嶷峰.巧用“互聯網+”教育創新農村小學德育模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86.
[2]周加炎.淺談巧用“互聯網+”創新農村小學德育模式[J].讀寫算,2018(25):17.
[3]劉建華.完善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對策分析[J].新課程(上),2018(04):230.
[4]高樂倫.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散文百家,2018(09):163.
[5]陳嶷峰.巧用“互聯網+”教育 創新農村小學德育模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86.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石城鎮茶洞小學 52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