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佳佳 梁帥 汪田武 張彤
【摘要】本文以高等院校為群體抽取研究對象,在共享經濟范疇中,以智能共享雨傘為例,采用查閱資料的方式對其進行探究。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認為共享雨傘的模式值得推廣,因此希望一些城市能夠投放共享雨傘,以此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對共享經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發展現狀;發展模式
一、 共享經濟的概念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在不同的群體之間達到共享使用權利的一種新的現代化經濟模式。其目的是優化并整合社會生活資源,以達到資源的最高利用。共享時代使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使人們的理念得以不斷更新,共享經濟發展潛力和前景巨大,是作為一種新的互利互通的共享平臺來實現當代經濟的新發展,符合當代經濟的發展潮流。
共享經濟平臺由第三方平臺創建、以科學技術為操作基礎,這種平臺一般是商業性機構,利用“互聯網+”思維構建的共享平臺。個體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獲取或分享知識和經驗。共享經濟一般存在三大主體,即共享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應方和共享經濟平臺。共享經濟設計者根據供給方與需求方的互利需求,設定共享應用,從而建立共享機制,使得供給方與需求方兩者通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共享交易。
二、共享經濟出現的背景
共享經濟最早于1978年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提出。2000年以后,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虛擬社區和各種交流論壇逐漸涌現,用戶可通過虛擬網絡進行交易、交友、聊天、購物等。直至2010年前后,隨著Uber一系列實物共享平臺的設計出現,共享理念便從起初單純的信息分享,變成可以獲利的交換平臺,這是最初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共享經濟形式。
三、 共享經濟的現狀
當前,我國共享經濟已經有了新的突破,在很多地區已經將資源配置共享到教育、媒體、醫療等服務領域,生產領域受到共享經濟模式的帶動,也在持續穩固地增長。筆者通過調研發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共享經濟模式:第一種是能直接產生現金流的共享經濟項目:如共享按摩椅(支付寶、微信完成支付后可享受服務)。第二種是吸粉為主的共享秤(掃碼免費稱一次體重)、共享紙巾(快快科技的共享平臺,掃碼免費領取一包紙巾)。第三種是行業解決方案的共享經濟項目:如共享門禁系統(可給合作的小區的每棟樓宇免費安裝)。
以合肥共享雨傘為例,在合肥目前已經有了成本大約為30元的自由移動傘,投資者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并且表示他們可以實現每年的收支平衡。當前,國內的共享雨傘品牌大概有十多家,大多集中在雨水較多的南方城市,例如,深圳和上海各有3家共享雨傘品牌在開展相關服務。但筆者在合肥某高校調查發現,雖然已經投放少許的共享雨傘,但是使用量極低。智能共享雨傘相比于傳統雨傘,一是更加的輕便與時尚;二是僅僅需支付隨時可退的押金和少量的租金即可在固定地點租傘,很方便;三是減少了市民應急購傘過多堆積而造成的資源浪費。由此來看,智能共享雨傘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
四、共享經濟下智能共享雨傘的發展
(一)共享雨傘的發展前景
我們的市場調研小組通過在一二線城市(主要是南方城市)開展智能共享雨傘的實體店線下宣傳體驗活動;同時,利用微博平臺、微信平臺、官方網站等線上宣傳手段提高智能共享雨傘的知名度,讓人們了解智能共享雨傘的用法以及它的便捷時尚、科技含量高的優點,達到了面向市場推廣的宣傳作用。通過對智能共享雨傘試用者的試用反饋調查表的整合統計,可以改進生產技術以及不足的地方,從而進一步優化智能共享雨傘的人性化設計。
(二)生產質量控制
在智能雨傘生產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委任專門的負責人不定期進行抽樣調查,自覺履行國內國際各項生產標準,保證智能共享雨傘的質量,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提高社會評價,擴大社會影響力。
五、共享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尚未完善,缺乏市場監管
共享經濟的高速發展給我國當前的社會治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就像共享單車這種模式,在發展初期總會存在著資源浪費的現象,在這一方面,各領域具體法律法規還尚未完善,缺乏市場監管,制定的新政策法規難以適應共享經濟新業態,這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共享經濟的發展速度。
(二)信用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共享經濟的整體信用水平處于一種相對較低的狀態。共享經濟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要完善信用體系,信用體系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共享經濟的發展。
六、發展共享經濟的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加強市場監管
目前,我國政府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去規范共享經濟的商業行為,多數還是僅由當地政府進行適當約束。為了適應共享經濟發展模式,國家應考慮立法的規范性,通過立法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市場監管部門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和嚴格的問責機制,為共享經濟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二)加強誠信建設
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信用體系作為支撐,良好的信用體系有利于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構建和諧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同時,政府應加強誠信建設,確立嚴格的信用監督制度,實現信用信息在全國范圍的互通共享,對個人行為進行監督。政府還應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增加失信行為的成本,減少誠信缺失、不講信用等行為的發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新時代下,我們應該意識到共享經濟發展的必然性與必要性。深入分析當前共享經濟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壯.共享雨傘先實現“藏傘于民”[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1):26-28.
[2]朱建民.互聯網商業模式下共享經濟發展的探討——以共享單車為例[J].管理觀察,2017(22):17-18.
[3]姚生.共享單車后 共享雨傘充電寶都來了[J].計算機與網絡,2017(12):12-13.
[4]滕斌圣.Uber啟蒙共享經濟[J].商界(評論),2015(06):28.
[5]李媛媛.基于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的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9(03):53-55.
[6]于瑩.共享經濟法律規制的進路與策略[J].法律適用,2018(07):51-59.
【本文系2019-2020年度安徽三聯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智能共享雨傘”(20191095902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三聯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