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建筑群體及建筑類型越發豐富。基于新形勢的背景,社會及人民對于城市消防工作越發重視,消防安全,及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越來越多的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在新形勢下,如何借助信息時代的優勢,結合新的城市建筑環境,優化與調整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從而保障城市消防安全,避免產生消防事故造成較大的損失是當前消防工作改革與轉變的關鍵內容。
關鍵詞:新形勢;消防監督管理;思考;措施
現階段,我國各城市消防工作在經過長年的發展后,已經初具規模,并逐步形成了規范化與系統化的消防部門與消防機制,為近年來減少我國消防事故損失,預防消防災害等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形勢下的消防背景與傳統的消防基礎及消防環境具有一定差距,因此現階段我國消防事業的基本模式及體系還存在許多缺陷。因此針對新形勢的社會背景,對當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及消防體系進行一定探究與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當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現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對消防工作的具體內容有著“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這一條明確的規定。從《消防法》對我國消防事業的整體策略及消防方向的詮釋中可以看出,在實際消防工作中消防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優化與完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豐富消防監督管理手段,才能全面引導實際消防工作落于實處,充分利用現有消防資源與消防基礎。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不僅是排查消防風險,解決消防隱患的有效手段,也是豐富與完善消防體系,引導消防策略的重要內容。然而雖然在我國的消防特點與消防環境中,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過去幾十年我國的消防體系與消防機構的建立過程中,對于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投入與重視程度還有這極大地提升空間。在過去幾十年的實際消防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國消防工作常存在滯后性,損失高,監督管理及預防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傳統消防模式滯后性的消防特點,不僅嚴重加大了每一次消防工作開展的投入成本,還導致消防工作無法從根本上避免災害對于城市及居民造成的傷害,這對于消防事業的發展,以及提升消防質量,樹立城市消防威信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基于新形勢下社會消防環境的變化,以及消防條件及消防基礎的提升,轉變消防工作的方向與消防內容,提升消防效率與消防質量是非常有價值的。
二、新形勢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升的可行性
新形勢下雖然社會對于城市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我國消防機構與消防部門來說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新形勢的背景下,社會不斷發展,建筑質量不斷提升,建筑功能不斷拓展,在新階段,消防機構能夠選擇的消防手段及消防技術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這對于轉變消防策略,加強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升消防監督預防工作在消防內容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現階段,在新的社會背景及社會要求下,我國加強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優勢如下:
(一)信息化社會下信息管理手段的豐富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在實際消防工作中能夠加入更多新的信息管理技術與監督手段,從而代替傳統的人工監督管理模式。信息監督管理技術的加入,對于提升管理準確性,提升管理范圍非常重要。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由于受技術條件限制,只能采用較為傳統,效率較為低下的人工監管與排查,這種監督管理方式不僅不能充分保障各項消防工作得到全面的監督,也不能較為有效地預防實際消防工作中潛在的風險,同時傳統的人工監督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及相應資金,大幅度提升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成本。
(二)社會政策傾斜,消防條件改善
在新形勢下,城市居民對于消防條件與消防質量越來越重視,這無疑導致城市建筑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在建筑材料及建筑設計上加入了更多消防設備與消防處理。在當前階段的建筑條件與建筑質量下,消防工作的開展與實施,已經更多的轉變為居民與消防機構的雙向消防。在消防知識不斷普及的今天,居民的消防意識與消防知識不斷提升,在突發消防事故的緊急情況下,居民也能夠正確使用諸如滅火器,消火栓等基本消防工具,從而為消防機構及消防部門提供更為可靠的消防數據,幫助消防部門及時排查風險解決消防安全隱患。
此外,在當前階段,社會對于城市消防災害越發關注,對于城市消防災害的建設與防護投入也隨之不斷增強。消防機構作為城市中的特殊部門,為保障城市安全,維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當前社會對于消防工作的開展與實施也投入了更多資源,在政策上也結合當前社會前沿科學技術對于城市消防工作予以幫助與優化。
三、新形勢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階段由于傳統消防模式及消防體系的影響,我國消防機構現行的消防策略及消防體系無法很好地適應新時期下的消防需求,其中主要體現在消防監督工作不到位,預防消防事故等工作無法有效落實等問題。現階段我國消防監督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社會消防網絡不健全
在當前階段,雖然我國城市的網絡系統較為健全,網絡設施及基礎設備較為完善,能夠有效滿足當前城市居民的各類網絡通訊需求。然而,我國消防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沒有有效利用現有的網絡基礎,無法有效發揮現階段我國網絡建設的優勢,這對于消防質量及消防效率的提升是極其不利的。
而提升完善與健全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的關鍵就是加強消防通訊體系的建設,因此消防網絡的建設是滿足基本消防預報及監督管理能力的關鍵。
(二)消防體系及消防策略不健全
由于傳統的消防工作,存在滯后性及消防預防監督工作不到位等問題。這些缺陷導致近幾十年的消防工作中,消防體系沒有較大的完善與改變,從而導致現階段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不健全。我國消防部門雖然對于消防人員的消防制度管理較為規范,消防人員的消防水平及消防能力較為突出,但與此相對應的消防監督預防能力則有所欠缺。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在于消防體系的不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
(三)消防預防及監督技術有待更新
現階段我國消防救援及基本消防援助能力較為突出,但與之相應的消防監督及預防能力還較為薄弱。同時在新形勢下的社會背景下,現代社會的信息管理技術已經得到了極大地豐富與更新,信息管理技術的重大突破在為消防監督管理提供便利但也對消防預防及監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現階段在依托于傳統消防模式及消防基礎的消防體系下,亟需對當前消防監督管理技術進行更新與優化。充分利用當前較為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對現有的消防預防體系進行完善,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消防需求。
四、新形勢下健全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的措施
為充分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消防需求,除了對當前階段的消防模式及消防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以外,還需要實行相應的實際措施以及有效完善當前階段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現階段,為健全消防監督管理體系主要應用的措施如下:
(一)更新與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
目前,結合現行消防內容傾向及消防技術、消防設備基礎較為落后這一問題,為豐富消防內容,加強消防預防監督在消防工作中的比重,并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效率,需要更新傳統的管理技術。將傳統的經驗決策及人工判斷,轉變為數據決策及自動化導向的信息數據管理模式。
(二)優化消防制度與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相匹配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消防制度的建設。為更好地健全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相關消防機構需要加強消防制度的建設。將從事消防工作的人員按照其不同工作內容劃分為不同組織,并結合消防制度進行制度與管理層的雙向管理,從而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與監督有效性,為我國實際消防預防與消防救助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三)消防理念的轉變
消防理念一直是影響消防工作內容及消防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勢下,為貫徹國家消防需求并適應新的消防環境,現行的消防理念急需從傳統的消防思維中跳脫出來,并加入新時代的消防訴求,將消防內容從災后救援與搶修工作逐步轉變為以預防與監督為主的消防保護工作。
五、結語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一直是實現消防預防與排除消防隱患,提升城市消防安全的重要內容。在新形勢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提升為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的健全與完善提供了基礎,同時也對新時期下的消防內容提出了更為豐富的內容。在新形勢下的社會環境中,為有效提升消防監督能力,健全與完善消防監督體系,除了在消防內容及消防理念上做出相應的改變與調整以外,還需要針對現階段我國消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實行針對性的措施,以有效提升消防監督管理質量。其中的相關措施包括消防技術的提升與改進以及消防內容的轉變與豐富,從消防手段與消防策略上的雙向改變,相互影響,從而全面促進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的建成。
最后,現階段在新形勢下的社會環境中,我國消防形勢不容樂觀,針對現行傳統消防模式與消防手段的革新與改進刻不容緩。消防監督管理能力的提升,對于城市消防災害的損失減免,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都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各消防機構應結合自身消防缺陷,對現行的消防模式與消防技術進行改革與提升,以全面促進我國消防質量的提升以及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的建成。
參考文獻:
[1]鐘亞南.新形勢下加強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000(026):34.
[2]劉洋.淺析新形勢下改進消防監督管理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山西建筑,2018,000(006):36.
作者簡介:劉君虎(1985-),男,河北衡水人,碩士,天津市河東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三科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主要從事消防監督管理和火災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