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軍
[摘 要]文章除了從營造“三全育人”氛圍、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融入課程教學材料體系、多種教學方法協同運用、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論析了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還從自信教育、價值觀教育、專業倫理教育、感恩教育、權利義務意識教育、誠信教育、“金融報國”情懷教育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充分挖掘與利用好金融學課程的思政元素,并認為嚴格教學管理也是思政教育,教師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思政教育。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課程;實施路徑;金融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05-0001-0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負責對大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而專業課程則負責對大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技能以及發展前沿的教育[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就是充分利用專業課程教學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基礎地位,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實現思政教育寓于課程教學,課程教學融入思政教育,在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3-4]。
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工程,而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是最為關鍵和最難實施的部分[5]。本文以金融學課程為例,系統研究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路徑,為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提供借鑒。
一、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一)營造“三全育人”的氛圍
高校要營造“三全育人”的氛圍與環境,做到全員參與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載體和途徑實施全方位教書育人。營造“三全育人”的氛圍與環境可以有效促進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形成所有專業課教育教學與思政教育協同共舞效應[6]。
(二)將課程思政教育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
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要突破專業課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界限,形成兩者的協同效應,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7]。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重在融合,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的全過程[8]。
專業課教學一般包含理論教學、課程設計、實驗教學、課程實訓等環節,專業課教師要根據各環節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的特點,有意識地將思政教育貫穿專業課教學全過程,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程討論、課堂管理、課程作業、課程評價與考核等過程中合理開展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
(三)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教學材料體系
高校開展教學檢查時,要把教學材料體系(如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教案、教材等)中是否包含課程思政內容作為重要檢查內容。
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要根據專業課的課程內容,科學規劃好課程思政教育的目標和形式,并將課程思政明確寫入各專業課的教學大綱中,作為課程講義和多媒體課件的重要內容。要明確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也就是課程的素質目標。比如金融學課程的素質目標為培養新時代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有 “金融報國”情懷的金融業專門人才,因此,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圍繞“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金融報國”這三個關鍵詞,充分挖掘課程內容和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全過程、多途徑、多方法地開展課程思政教育。
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要在課堂討論、課程作業、課程考試中體現課程思政的內容。相關部門要牽頭研究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的目標、形式和內容,組織力量編寫體現課程思政內容的專業課程教材,以達到引導課程教學和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多種教學方法協同促進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
專業課教師要避免以說教形式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因為這樣既會偏離專業課教學的目標,也達不到課程思政的效果。要協同運用課堂講授、討論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其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五)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有效的高校教學評價機制,能夠實現規范和引導高校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高校教師不斷提升教學素養和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評價機制普遍具有簡單粗放的特點,過分追求量化評價,諸如學生能力提升、思政教學效果等定性的、不易量化的因素在其中得不到應有的體現。要積極探索和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構建以促進大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教學評價體系,使教學評價的內容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學習結果,而關于大學生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應被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9]。
二、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元素——以金融學課程為例
金融學課程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下面主要從七個方面來舉例說明。
(一)自信教育
教師可通過設置一些問題,比如“分析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成就”“分析我國金融企業發展和壯大的歷程與現狀”“分析和討論我國金融制度體系的優越性”等,引導學生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管理領域取得的驕人成績,向學生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市場從無到有、金融機構從弱到強、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歷程,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金融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出現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企業,以此引導學生感受我國經濟金融領域的巨大成就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優越性。
教師在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金融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的同時,也不回避我國在該領域的短板和不足,說明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和金融市場還不完善,青年學生要樹立“金融報國”的理想。
(二)價值觀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校專業課教師要善于利用榜樣生動和感人的事跡教育學生,從而向大學生傳遞榜樣所承載的核心價值觀,使大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和行為感召[10]。比如,筆者在南京林業大學任教,會給每屆學生講述為中國林業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綠色藍圖的林墾部部長梁希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和秉承梁希追求真理、愛國奉獻的優秀品德。
專業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課程內容設置相關話題,通過研討、辯論等形式引起學生的共鳴,比如,在金融學課程教學講到貨幣的權勢時,可通過播放歌曲《鈔票》引導學生討論,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和價值觀。
(三)專業倫理教育
專業倫理教育是指為了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品質與素養,專業課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開展的相關專業倫理規范的教育。專業倫理教育討論的是專業實踐中遇到的價值觀、倫理危機、倫理抉擇等問題,這些專業倫理問題的表現形式多樣,其價值判斷也難有明確的答案。因此,專業倫理教育要理論教育和案例教育相結合,以情景模擬和課堂研討等方法為主,切實將專業倫理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指導大學生在專業學習和實踐中正確認識可能遇到的倫理困惑及倫理后果,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倫理抉擇。
比如,筆者在金融學課程教學中,利用私募基金經理徐某因違法操縱證券市場、開展內幕交易而被判處有期徒刑這一新聞事件,并配以其穿阿瑪尼白大褂被抓的刷屏照片,教育學生要遵紀守法、堅守職業道德。又如,講到金融機構管理時,筆者巧妙融入商業倫理教育,結合具體案例討論金融企業經營過程中應該遵守的商業行為原則、規范以及應當培養的商業精神。
專業課教師還可以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實踐性教學形式開展專業倫理教育。比如在金融學課程教學中邀請銀行、證券公司或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課堂講授工作經驗或到企業進行現場采訪、相關崗位短期實習等,都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專業倫理的認知水平。
(四)感恩教育
當代大學生應該懷著感恩之心,對父母、老師、國家自然、社會心存感恩之情,并通過實際行動將感恩之情貫徹到言行之中。實踐證明,在專業課教學中開展感恩教育,能夠產生比政治理論課和其他感恩教育方式更明顯的教育效果。專業課感恩教育就是把感恩教育和專業課教育相融合,引導大學生的感恩情感和行為,從而使大學生形成對自己、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親和態度。
專業課教師要多層次挖掘感恩教育資源,全方位開展大學生感恩教育。金融學課程教學中可利用學生親身體驗的金融政策開展感恩教育。比如可以通過布置課程作業或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根據國家教育投資、學齡人口等信息,計算大學生自小學以來國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資總額,引導學生感恩國家、感恩社會、感恩父母;還可以通過布置探究作業,讓學生了解助學貸款政策是國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對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力度的一項重大措施,圓千萬學子大學夢,教育學生要心懷感恩之情。
專業課教師也要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到溫暖。要關心學習后進生,通過各種渠道和學生保持溝通,關心、鼓勵學習后進生;要關心家庭困難學生,為家庭困難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五)權利義務意識教育
權利義務意識教育就是讓大學生認識到義務是權利的來源,享有某種權利就應履行相應義務。教師在金融學課程教學中可通過設置“上市公司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這類問題,引導學生了解上市公司在依法享受各項權利的同時,要依法依規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并保證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
(六)誠信教育
當前,受利益的驅動,假冒偽劣、失信賴賬、學術造假等不誠信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現象具有向高校輻射的趨勢,使大學生的誠信品質遭遇挑戰,其作業雷同、論文抄襲、考試作弊等誠信缺失現象屢有發生。
教師在金融學課程教學中,可通過講解金融市場中的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案例,教育學生要珍惜信用,堅持講誠信。比如通過介紹最奇葩上市公司“獐子島”,五年三次告扇貝“跑路”,實際情況卻是其涉嫌財務造假,欺騙投資者,其董事長也因此受到了終身市場禁入的懲罰,以此教育學生遵紀守法、誠實守信。
(七)“金融報國”情懷教育
教師可利用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金融報國的責任與情懷,國泰君安踐行金融報國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觀,中國建設銀行服務建設六十年、金融報國譜新篇的愿景等正面案例,教育學生樹立“金融報國”的情懷。
三、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有效開展的保障
(一)嚴格教學管理
開展嚴格的教學管理也是思政教育。對學生嚴格要求,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學生的平時表現要在課程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比如要求學生按時上課,不遲到早退,不曠課,不隨意請假,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參與課堂教學,按要求完成課程作業和任務,這是規則教育和遵紀守法意識教育。而對論文形式的作業進行規范性檢查,強調引用要規范,數據要真實,結果要可信,這是學術規范教育。
專業課教師要以課程考核評價為抓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有所為有所不為,特別要有所決不可為,引導學生堅守底線,牢固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通過建立學生誠信檔案等措施,倡導學生珍惜自己的信用,誠信做人。學生因病因事可以按規定請假,要求請假理由要真實,避免胡編亂造;平時的作業可容忍錯誤,但是要拒絕抄襲;課程論文或者論文形式的作業,要強調文獻引用規范,杜絕學術不端;抵制考試作弊,對于考試作弊零容忍。將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失信情況計入課程信用檔案,并作為課程考核和評價的重要依據,可以達到全過程誠信教育的效果。
(二)加強教師的言傳身教
教師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用自己正確的言行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專業課教師要堅定“四個自信”,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立德樹人使命,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這是最好的家國情懷教育;要愛崗敬業,認真備課,對教學工作充滿激情,這是最好的職業規范教育;要遵守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嚴謹治學,精心施教,追求卓越,這是最好的學術規范教育;要關愛學生,為學習和生活困難的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四、結語
高校教師在專業課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要營造“三全育人”氛圍、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融入課程教學材料體系、多種教學方法協同運用、完善教學評價機制。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開展自信教育、價值觀教育、專業倫理教育、感恩教育、權利義務意識教育、誠信教育、“金融報國”情懷教育,并通過嚴格教學管理,加強教師的言傳身教,從而提高金融學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王涵.高校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反思[J].管理觀察,2017(30):138-140+143.
[2]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
[3] 葉蓮.課程思政與素養教育同向同行的內在邏輯及實踐路徑[J].大學教育,2020(3):121-123.
[4] 劉淑明,嚴菊芳,張丁玲,等.論高校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5):44-46.
[5] 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6] 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 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7] 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5):60-64.
[8] 劉雋,范國睿.高校“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師生互動對于學生自我收獲感與滿意度的影響機理: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9(5):117-123.
[9] 王敏,王濱.熱觀察與冷思考:新時期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選擇[J].教育探索,2019(1):102-107.
[10] 周正.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效性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9):229-231.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