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磊
摘要:正確的政治觀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礎。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能否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其今后人生發展的關鍵。為此,中職思政教師應當重視起將職業素養教育與思政教學深度融合的關鍵,注重將教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以此來提升中職學生的生活綜合能力。也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職教學中,職業素養教育與職業教育思政課程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思政素養;融合路徑
新課標下,國家對于中職學生的學業水平要求及道德素質標準均發生了一些變化,由傳統的重視學生的學業水平成績,轉為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水平,也就是學生的政治覺悟、職業能力。因此,中職思政教師要更加的努力探究,以良好的思政教學效果來幫助中職學生能夠智慧、德行協同發展。
1.明確當今時代的職業教育思政重點
中職教師若想在教學中促進職業素養教育與思政教學深度融合,則一定要明確當今時代下思政教育的重點。為此,教師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地位。思政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較強,并且需要學生去深層次理解的一門科目,這就要求中職教師應當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自身的教導為輔助,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思政知識深入理解。并且,由于中職學生是在為就業做準備的,因此其的職業素養能力也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革新,這也就說明中職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的職業需求,并根據社會大環境來選擇最為貼合實際的思政教學內容。其次,中職思政教師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興趣是行動的原動力,中職思政教師通過對于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給予肯定,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于思政這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變高。最后,中職思政教師也要注重擴展學生的政治知識面。當前的中職思政教師在講述課程時,經常會感覺到教材課本上的內容具有局限性,無法深度貼切當前的職業素養教育重點。為此,中職思政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擴展,譬如去實地考察、采訪有一定經驗的工作者。并且由于當今時代快速發展,適合每一職業的技能知識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創新,中職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教材內容時可以事先檢索這一部分的最新發展變化,并將其作為教學擴展內容的根據。
2.圍繞中職思政教育理論的重點
大多數中職教師在教學時都會認為培養出學生的職業技能是最重要的,但是作為思政教學的重點來說,職業素養也是一門重要的理論知識,因此中職思政教師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為此,中職思政教師首先要建立起系統化、理論化的政治觀,并在確定本節思政課堂教學的主題后,找出教材上關于此部分的知識點,帶領學生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分析、找出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再督促學生對本章教學重點內容加以背誦,必要時可以找一些課外案例加以輔助,以此來促成良好的思政課堂教學效果。其次,由于良好的思政課堂教學需要圍繞發展性、技術性的原則來開展進行,因此中職思政教師在進行教學整合時一定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未來發展,這包括繼承傳統理論教學的優勢,以及發揚課堂實踐教學的特點,以此來促進中職思政課堂“新舊”教學模式整合的良好過渡[1]。最后,由于班級內每名學生的學習現狀都不同,因此中職思政教師也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對策。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采取讓其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方式;而對于進度較慢的同學,教師則需要采取以教師教導為主的主導技術型政策。只有像這樣采取輕重適中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將職業素養教育的理論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把控好中職思政課堂的教學節奏
對于中職思政教學來說,教師也需要掌握適當的教學規律及節奏,以此來促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教育與思政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效果[2]。為此,中職思政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一個合適的教學節奏,太快的教學節奏會造成學生學習知識不牢固、“囫圇吞棗”式學習,太慢的節奏又會拖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中職思政教師為提升教學效果,也需要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3]。譬如教師在進行職業素養案例教學時,可以先將案例告訴中職學生,鼓勵其根據案例踴躍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此來增進其參與課堂的程度以及加深對該教學案例的理解。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教師切不可為了解學生的想法而將一節課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進行學生討論,而留給教師講解的時間只占一小部分,這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中職思政教師需要采取穩中求進的原則,通過掌握恰當的教學節奏來進行中職思政教學,以此來促進職業素養與思政課堂深度融入,達成高效的思政課堂教學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思政教學要將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結合,以此來促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教學效果。且由于職業素養教學與職業思政教學相結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中職教學優化升級必備過程,因此中職政治教師應當在融合時明確教學模式,注重融合原則,優化融合方法,以此提高中職思政課堂教學融合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魏映雙.職業院校加強思政育人的新思路[J].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09):66-67
[2]邵亮.淺析在中職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有效性途徑[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