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相當普遍,它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同時也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將原有復雜的知識系統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單元,引導學生從更加簡單的角度理解知識內容,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優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一、 引言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進入高年級后,寫作難度逐漸加大,對于學生詞匯量、布局謀變的要求逐漸變高,這就要求學生不管是在詞匯積累上,還是素材總結上都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更好地把控寫作構思。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量有限,課外拓展量也不足,在寫作時很難確定好寫作方向,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出寫作思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幫助學生認清寫作方向,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二、 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的優勢
思維導圖相比較其他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而言,有著明顯的優勢,思維導圖將原有的知識點進行分解和梳理,以一種更加清晰的狀態展示在學生的腦海中,思維導圖將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和原理進行了逐步的解析,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了知識的原有面目,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利用思維導圖教學,遵循了小學生的個人發展的規律,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完全拓展,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了解知識形成過程,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的記憶力,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潛能和想象力,思維導圖依靠其發散性的特征,拓展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指引多個寫作的方向。另外,思維導圖圖文并茂,跟其他的教學工具相比,富有更高的趣味性,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在小學階段,學生興趣的養成十分關鍵,教師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對學生后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教學改革后,教學的本質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更加重視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和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教師采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讓學生逐漸掌握寫作的方法,無論面對何種類型的寫作,都可以巧妙地運用寫作技巧,迅速構思出學寫作思路,確定寫作立意,而不只是讓學生學習基本的寫作知識,而不進行反思。
三、 目前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的現狀
現在,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教師的教學理念深受應試教學的影響,教學理念比較陳舊,因此,在實際寫作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體現,在課堂中教師主要以講授為主,教師的引導偏少,學生的寫作技巧在一段時間內難以得到較大的提升。在實際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興趣度缺失,很多小學生對于寫作完全提不起興趣來,這主要歸根于學生對于寫作沒有思路,提起筆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以至于慢慢地失去了寫作的興趣。小學高年級段,每個學期八篇單元習作的訓練比較少,同時在積累方面也比較匱乏,在積累素材時,學生是沒有方向的,沒有對素材進行分類,這就造成了寫作積累比較混亂,在實踐操作中,達不到靈活運用。其實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寫作教學,沒有進行全程的引導和監控,在指導學生確定了寫作方向后,就完全任由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實際的寫作中容易遇到困難,教師沒有及時地進行指導,使得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信心。
四、 借助思維導圖優化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的策略
寫作是一項系統性的思維作業,學生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素材,運用思維導圖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分解寫作節點,在一步一步的引導下,逐漸明晰寫作的思路和寫作意圖。
(一)借助思維導圖針對性整合教材內容
小學高年級段雖說寫作課程已經設立,但是系統性的教學還沒有完全地形成,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寫作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巧妙地講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分解、再整合,引導學生進行臨摹寫作,通過長時間的臨摹寫作習慣養成,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出教材中的內容,學生不僅再次鞏固了課程重難點,還進行課程拓展,學習到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例如,在學習完《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以題目為思維導圖的主干,將描寫草原的特征,遠景、近景、景物組成、布局特點進行分解,讓學生逐一掌握和分析,依照此例,讓學生寫一篇短文,以自然景觀為主題,按照教師所梳理的寫作思路進行創作,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內容分解和總結時,不僅將教材知識點進行了鞏固,而且引導學生逐漸掌握了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梳理了寫作的思路,引導學生掌握了寫作的方法。后期的教學中,教師仍然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材總結的方法,長時間下來,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也在文化的熏陶下提升了自身的寫作素養,可謂一舉兩得。
(二)引導學生學習布局謀變
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布局謀篇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寫作技巧,但是部分學生在寫作時,不知道怎么布局,往往寫下的作文不是頭重腳輕,就是大肚子,文章整體的布局較差,導致作文分數難以提升,寫作技巧短時間內難以提高。一篇文章要想做到結構通暢,邏輯順暢,立意鮮明,布局相當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了解整體文章和段落,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把控文章主旨內容,做到不偏題,不離題,文章結構緊緊圍繞著主旨段落進行寫作和布局。文章的布局技巧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逐漸提高的,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達到,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耐心地進行引導,注重布局知識的滲透,利用思維導圖逐步地進行訓練,讓學生從最開始的認知,到明晰,到熟練,再到應用。例如,在學習《刷子李》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思維導圖,將文章的結構進行分解梳理,讓學生明白布局的重要性,本課程主要是人物描寫,以“人物姓名和布局機構為”為主干,標注出文章的不同部分,做好結構分析,如第一段的內容主要寫的是開篇,引出話題,即在思維導圖分支上寫“引出話題”,接著繼續展開分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結構劃分,讓學生邊學習邊分析,逐漸掌握文章的結構和布局,了解文章布局的特點。教師在引導學生構建布局結構時,可以啟發學生以自己的理解創造出和教師不一樣的思維導圖,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于布局的理解會更加的透徹,在學習完課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寫一篇人物描述文章,在寫作之前,指導學生自主利用思維導圖先構建出基本的文章構架,然后再按照思路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