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蕓
摘要:教師是教育活動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教育事業發展不可缺少的推動力量,保障教育教學效率的關鍵是教師的專業水平。在幼兒教學過程中運用“學習故事”的方式,對于幼兒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也有著極大的意義。用“學習故事”的方式,一方面提升教師對幼兒的觀察能力,發展教師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關系到幼兒的健康成長,為幼兒健康成長提供科學數據。本篇對“學習故事”促進幼兒教師觀察能力提升的深入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幼兒教師;學習故事;觀察能力;提升
引言:
在教師觀察幼兒行為的方法中,學習故事是一個重要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運用“學習故事”的方法提升幼兒觀察能力已經漸漸成為幼兒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的必然趨勢,對此,應該怎么使用“學習故事”的方法,使其能夠充分的促進幼兒教師觀察能力的發展,是所有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
一、幼兒教師要積極主動編寫學習故事
很多幼兒教師缺乏自發性和主動性,對幼兒教育活動的研究會望而卻步,把教育活動的研究想象成在外力的推動下,才迫不得已而去完成的任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幼兒教育活動的研究本身并不是變換莫測,沒有規律可求,針對幼兒教育活動的研究可以從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形式。編寫幼兒學習故事本身并不是難不可為,教師對其抵觸編寫也只是為了完成上級任務或者應付檢查,相反教師應該設身處地,有感而發,幼兒教師積極主動的從心眼里產生撰寫學習故事的欲望,這樣才能真正的發現分析幼兒身上的故事,有效的撰寫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實現自我提升的學習故事[1]。進而提升教師觀察能力。
二、幼兒教師編寫真是有效的學習故事
學習故事必須是真實的故事是教師編寫學習故事的基本原則,有的幼兒教師認為學習故事既可以是真是發生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虛假編造的。這種想法不符合幼兒教師編寫學習故事的原則。想要完全激發教師的探究欲望,就必須以生活中真實的故事為基礎。例如:《扶爺爺過馬路》這一學習故事的編寫就是真是發生于日常生活當中的,是根據日常生的觀察所表現,總結出來的學習故事。現在大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照顧老人。扶爺爺過馬路故事可以讓幼兒理解老人是如何走路的,知道老人的難處,學會照顧老人。幼兒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進而使得幼兒教師本身的觀察能力得到提升。這便是抵制虛假的教學故事,讓教學故事真實有效的必要性。
三、從實現幼兒可持續發展層面思考
縱觀當下的幼兒教育,和其層次是教育對比,存在著一樣的共性存在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急于求成思想,教師和幼兒家長過于擔心幼兒輸在起跑線上,關注最多的只是孩子可以學到多少知識和技能。這不符合教育的規律不適合幼兒的終身可持續發展[2]。在幼兒園實際的教學現場教師仍無法準確的認識學習品質的重要性,教師重知識輕品質。可以正確通過運用學習故事的學習方法改善課堂質量。例如:運用《孔融讓梨》這一學習故事,幼兒階段,人類具有很強的動作模仿性,故事中孔融年齡四歲與幼兒的年齡相仿,很容易激起幼兒的模仿欲望,模仿的同時使幼兒漸漸知道尊重長輩的道理,增長品質。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幼兒的思想品質有利于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想運用“學習故事”促進幼兒教師觀察能力提升,就要考慮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四、從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層面思考
因為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心。人民大眾深刻的認識到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漸深入理解教師專業的發展。教師專業的理論特征由“知識本位論”和“學科本位論”轉向“能力本位論”教師集體共同學習地位逐漸提升。
幼兒教師每天和幼兒相處,來自每一位幼兒的大量的行為表現鮮明活動信息被教師獲得,從而幼兒教師個人的觀察意識和水平高低,將影響幼兒教師對每一位幼兒的了解程度。與此同時,觀察作為一項基本評價方法,教師通過觀察獲得幼兒大量信息后要將其與幼兒發展目標和教育目的相結合,通過分析給出準確的回答,是對教師專業水平的重大挑戰之一。比如《笨狼阿灰》這一學習故事,阿灰是出了名的壞點子多,經常欺負其他小動物而且以此為樂,這一天,阿灰欺負小雞又說要吃掉小雞,小雞讓阿灰晚上再去找他,結果阿灰同意了,小動物們聽說了便為小雞想辦法,并在小雞家的院子里布置陷阱,小馬說了:“小雞你不用怕了笨狼阿灰一走進院子里就會掉進陷阱。”大家拍手笑了。幼兒在之后一道幼兒討論問題:笨狼阿灰是一只怎么樣的狼?為什么呢?小雞可以想什么辦法對付笨狼呢?不斷向幼兒提出新的假設,幫助幼兒思考更多的可能結果,并讓幼兒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其中教師對幼兒行為進行觀察已發展自身專業水平。教師采用“學習故事”的評價模式,可以更加真實,更加全面,更加準確,的對幼兒發展過程進行把控,提供十分準確的反饋和支持,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教師專業的水平。也促進教師觀察能力的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幼兒教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需要包括幼兒教師在內的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人員付出艱辛的汗水,共同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學習故事”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兒教師的觀察能力,進而促進其專業水平的發展,在另一方面,為幼兒的終生可持續發展著想,引導幼兒健康生活,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佩佩.幼兒教師觀察評價能力的提升路徑——基于新西蘭學習故事的啟示[J].現代職業教育,2019,000(028):214-215.
[2]林峰.基于"學習故事"提高幼兒園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觀察解讀幼兒行為能力的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19(4):36-38.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實驗幼兒園?福建?三明?3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