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恩斌
摘 ?要:自《數學課程標準》修訂以來,學科核心素養在新課標中體現的要求越來越明顯,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是教育方針的具體落實,也是實現教育價值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初中數學這門以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幾何知識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學習只是單純的數學知識、數學計算的堆砌,卻缺乏對實際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主動地對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有準確理解,清晰地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在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作為教學總體方向的基礎之上,通過有效地教學實踐,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完善和創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擁有相應的數學學科思想品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基本內涵;教學方式;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79-02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literacy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AI Enbin ?(Shangdu Street Central School,Xinhua County,Hun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vis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the requirements of subject core literacy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r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bility i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olicy,and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value. However,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a basic subject to study quantitative relations and spatial geometry knowledge,for students,mathematics learning is just a pile up of simpl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but it lack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n real lif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Therefore,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hav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ore literacy,and clearly realiz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s the overall direction of teaching,through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we can constantly improve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and cultivat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quality of mathematic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Core literacy;Basic connotation;Teaching methods;Practical significance
21世紀的到來,各國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已經體現在了科學技術與創新力上,想要不斷提高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提高國家的素養能力,使其能夠跟上社會的發展。初中生作為我國中間力量的一代,他們未來的綜合素養能力和素質水平,決定著我國整體公民的素質,對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所以,核心素養培養被列入相應的教育實施文件中。初中數學學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應用工具,它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必須要在教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外,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讓學生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1.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每一個接受教育的階段中,能夠通過對知識的掌握,逐漸轉化為個人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和個人品質。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要將知識、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集為一體,所以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和對知識的理解比學習結果更為重要。另外,核心素養相比單純的知識素養更具有持續性、發展性和穩定性的特點,能夠讓學生在各個動態變化莫測的社會中形成促進終身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實現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為學生直面新的挑戰提供有力保障。與此同時,核心素養能夠體現出教育“立德樹人”基本任務的有效落實,發揮出教育真正的價值。因此,教師對核心素養基本內涵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其構建出科學的教學模式。
在核心素養中學科核心素養是對其的充分延伸與細化,是指學生在學習某學科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從而形成相應學科的學習能力,對學科有正確的認知,使其能夠掌握學科的本質。簡單地說,學科素養是具有重要獨特價值的素養,能夠體現出學科本質的特點。由此可見,數學學科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綜合能力,并在學習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個復雜且綜合的系統性的工程,教授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是前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是必然,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運用在課堂上,并以學習到的數學思維和方法解決相應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否則學生對問題有畏難心理,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抵抗心理,不利于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讓其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積極思考,能夠積極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和運用,而不是直接告知學生相應的解決辦法和解決流程,這樣將會嚴重的阻礙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2.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
當前初中數學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導致教學活動不得不圍繞著考試大綱進行,考試大綱對教學活動設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育任務,減輕了一部分教師教學的壓力,但是也嚴重限制了教學的自由性,每個班級的學生都不可能相同,每個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差異,這使得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定制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取得不小的教學成果,但是完全不利于學生真正學習能力的發展,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會造成影響。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嚴謹性的學科,具有一定的嚴肅性,這也使得數學給人的印象是刻板的、枯燥的,給教師教學帶來了難度,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乏味的數學知識必將會給學生準確理解和有效掌握數學知識造成阻礙,這些都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是全面有效落實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也是幫助學生形成必備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可想而知,一個人如果具備了數學核心素養能力,他就能夠獨立自主的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采用合適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這不僅大幅度的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還能促進數學教學的價值,使學生進入社會后具備必要的技能和本領。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是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促進數學發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對自身教學思想進行升華,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積極地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此實現數學教學“質”的體現,有效發揮數學教學的重要價值。
3.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落實策略
首先,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在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講解和解題辦法和思路的梳理,讓學生對固定的題型進行訓練和突破,忽略了數學思想的融入,學生只能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然而,在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下,數學教學理念不應如此,它應該要以培養學生數學精神為主,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想,掌握相應的數學方法,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等。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直線、射線、線段”中判定直線性質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在掛窗簾時會先在兩頭頂上釘釘子,再牽上線就可以了,你們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嗎?通過生活例子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所認知,還能讓學生形成數學探究的意識。之后讓學生聯想生活,舉例出生活中更多類似的現象。經過學生的舉例、討論,能夠讓學生對直線的性質有深入的把握。因此,要想更加有效地開展教學,教師應該加快轉變教學觀念步伐,摒棄傳統枯燥的教學辦法,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上述提到的傳統教學思想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使得教學模式不符合當下教學的要求,無法滿足學生內在學習的需求。所以率先對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積極主動地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了解更多科學有效地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步伐,邁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隊伍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實踐。基于此,學校應該給予教師支持和鼓勵,定期開展相應的學習交流會,讓教師對自身教學思想有準確的認知,有利于教師自我提升意識的生成,促進教師教學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實現教書育人的教學目的。
其次,明確教學目標。擁有先進的教學觀念是前提,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是基礎,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對教師教學整體方向有直接影響。因此,為了讓課堂短短40分鐘的教學時間實現最佳教學效果,必須要保證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數學教學目標不僅要實現知識、過程、方法上的教學目標,還需要實現情感態度上和價值觀上的教學目標。這三個目標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要對此有準確掌握,不能厚此薄彼。例如,在開展人教版“有理數的加減法”內容教學時,在教學前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一是知識和技能方面,學生要能夠準確地說出有理數加減法的法則,能夠運用有理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二是過程與方法上面:學生要能依據加減法運算的性質對有理數運算式進行化簡。三是情感與態度上,能夠知道有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四是價值觀上,體會數學計算的魅力,了解數學計算的意義。從多方面設立教學目標,能夠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清晰地知道教學的方向,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能得到提升,同時還有效地落實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然后,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要想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落到實處,光流于表面是不行的,除了要設立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外,教師必須要將核心素養融入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去,采用多種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豐富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改變數學教學在學生心目中的枯燥乏味的印象,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快樂地學習,使得課堂充滿生機,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以調動學生興趣為前提,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數學小故事和數學家的事跡。例如,在開展人教版數學方程式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雞兔同籠的小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再通過故事建立相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合作探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對學生探究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使得數學教學能夠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總之,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要對其有正確的認知,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核心素養的教學思想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使核心素養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遵志. 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2):61-63
[2]牛萍. 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9(02):29-30
[3]楊曼,劉俊潔.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數學教學報訊,2019(20):43-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