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宏
摘要:國學經典誦讀是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有利于增強人們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提高人民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小學語文;教學
隨著我國國際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中華文化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對于促進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這個背景下,人們也開始重視國學經典,國學經典是我國五千年中華文明發展的產物,承載著中華的智慧結晶。
新課標提出,學校教育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就是說,除了一些基礎知識的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國學經典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同時,促進國學經典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還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對教學進行一定的擴展和補充,增加學生課外內容的儲備量,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有哪些重要意義,以及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更好地促進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呢?
一、國學經典與小學語文教學巧妙融合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不僅僅是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一些做人的基本道德,中華文化的發展經歷了幾千年,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國學經典中有很多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鑒的內容,這些內容值得人們繼承和發揚。比如說,國學經典中的一些傳統的文明禮儀、文化習俗等,這些在今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做人做事,做一個正直的人,以嚴格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對人們也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將國學經典和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就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在教學中將二者融合,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國學經典的內容,深刻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進而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用國學經典中的一些道理來指導自己的為人處世,這對于學生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影響。
(二)豐富國學經典內涵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和了解一些國學經典,有利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幫助豐富他們的知識和見解,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傳統國學經典的時候,又可以根據不同時代的要求,發展出不同的內涵,這些都是不同的時代所具有的特征,這些也是在這個時代指引學生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重要依據。比如說,“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時候人們無法做到“忠”和“孝”的兩全,不能夠完全顧及這個時候就需要面臨選擇。在時代的背景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這些都是時代的發展所賦予的國學經典的新內涵。
二、國學經典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措施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要開設專門的國學經典教育課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學生也有其他的科目需要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國學經典進行一定融合,這樣既可以做到對課內知識的拓展延伸,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國學經典。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接觸的學習內容中也有很多跟國學密切相關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一定拓展,將它們和經典結合起來,這樣就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于國學經典的拓展和延伸,也有利于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中《將相和》知識的時候,這篇課文中延伸出來的是關于“負荊請罪”的道理,提醒人們如果做錯了事情,就需要積極主動地認錯。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補充有關于“澠池相會”和“完璧歸趙”的故事,通過這兩個故事,可以加深學生對藺相如這個人物的了解,也可以更好地認識古人用語言為自己謀取利益的經過等等。
(二)圍繞國學經典,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活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意識,進而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圍繞國學經典,開展一些好玩有趣的語文教學活動。
常規活動包括每天5分鐘的國學經典誦讀,可以讓學生以學號為順序,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一個學生準備一段國學經典的誦讀,誦讀完之后,利用2分鐘來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感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講國學經典故事”的活動,就是讓學生去收集一些關于國學經典的故事,比如說,“融四歲,能讓梨”,這里講的是孔融在4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的道理,“香九齡,能溫席”,講的是一個9歲的孩子就知道孝順父母的故事,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知識積累,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是適應新課改要求的一種比較有實踐意義的活動,在開展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還有利于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和延伸,還可以圍繞國學經典,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彭娟.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8).
[2]楊珍.如何做到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中外交流,2019(30).
[3]鄒桂芹.國學經典階梯式誦讀與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研究實踐——以《論語》誦讀為例[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