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和培養寫作能力已經成為學生和教師所關注的問題之一。眾所周知,無論是在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還是高考作文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如果一個學生沒有掌握好寫作技巧或者寫作水平并不高,這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成績,進而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為了能夠有效地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我們將在本文中介紹支架式教學以及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主要以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忽略了寫作對學生的影響,普遍出現了寫作水平低甚至千篇一律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以及持續,美國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即支架式教學。研究結果表明支架式教學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寫作水平以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支架式教學的定義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簡單地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久而久之,學生會厭倦學習語文。然而當我們把支架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中時,我們發現支架式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讓學生重新認識了語文微寫作。
支架式教學中的“支架”二字最初是出現在建筑領域中,具體是指建筑樓房時搭起的暫時性支撐,當樓房建成后會被撤掉。支架式教學的原理和建筑領域中的原理相似,首先教師會給學生布置寫作題目,在寫作前會針對性地與學生交流,之后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梳理,最后制定一個簡單、清晰的框架結構,學生就會根據框架進行寫作。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還能夠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并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講解以及修改,從而達到新課改一對一教學的要求,學生也能夠掌握寫作技巧。
二、支架式教學的運用分析
(一)制定支架目標,確定當前發展區
我們經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教師應該在課前充分做準備,根據語文微寫作內容制定合適的支架目標,從而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制定合適的支架目標是開展支架式教學最重要的環節,教師將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內容分散成多個小版塊,通過框架圖對學生進行逐層詳細的講解。“最近發展區”是指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還未激發的潛能之間的空間,可以簡單理解為因材施教,教師根據學生目前的發展區制定合適的框架來引領學生思考和學習。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時,教師可以利用支架式教學制定支架目標。在寫作前首先講述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當學生寫作時感覺生活是平平淡淡的,發現沒有什么東西可寫,主要是缺乏對生活的敏感和觀察,心靈的觸動,可以表現為情感的共鳴或者理性的思考。并提出以下問題作為支架目標,即: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些生活中的場景曾經感動過你?這些場景里有哪些人,發生了什么事?你有何感受?讓學生4人為一小組進行交流思考,從而產生心靈的共鳴,寫下觸動心靈的小作文。
(二)根據支架目標,進入教學情境
在支架目標的帶領下,學生對微寫作有了一定的思路,因此教師應該把握機會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只有學生身臨其境,才能調動學生寫作的激情,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下進行微寫作。比如在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進行寫作時,可以根據支架目標,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首先教師讓同學們認真觀察課本中老人的照片,等學生觀察過后教師介紹這一幅畫的創作背景,并讓學生描述歲月在他手上、臉上、身上留下的印記,通過想象猜測老人的人生經歷,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人性的光輝”為題寫下一篇作文。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會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所要寫的內容,重新構建寫作框架,學生也會因此產生更多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學情境也應當與學生的實際情境相符合。
(三)評價教學效果,完善支架式教學
對支架式教學帶來的效果進行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夠幫助教師完善支架式教學模式,又能夠及時發現存在的漏洞。首先制定一個簡單的考核評價表包括教師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小組內的評價。通過總的評價能夠發現學生在微寫作中的不足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在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這一版塊進行寫作時,首先介紹課本中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利用支架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讓學生充分理解社會事物的多面性,并以《塞翁失馬》為例進一步介紹事物的“多面”與“多變”,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談談自己的體會。最后向同學們介紹如何將記敘性的文章寫得波瀾起伏,并對小組探討的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完善支架式教學。
三、結語
總而言之,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注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作用,又達到了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微寫作技巧,可以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給學生制定框架結構,從而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高中語文微寫作中合理運用支架式教學,解決在高中語文微寫作中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同欣.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2]賈文敬.支架式教學理論在高中散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
[3]溫海萍.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孫中奎(1979-),男,漢族,山東棗莊人,西北師范大學寫作學碩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與管理。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