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忍夫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在素質教學的開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是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需要能夠進行充分的重視。本文根據新的課程改革,著重于改進和優化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以有效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處于青春期,大多數學生會經歷叛逆,如何幫助學生順利通過叛逆期已成為家長和老師的當務之急。道德教育是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課題,教育質量決定著道德教育的成效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積極研究更合理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對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逐步改善道德行為,推動學生自身行為方式的發展與提升。
一、借助法律案例,反映生活現實
使用代表性的法律案件來補充教科書的內容或對于教材內容中所體現出的知識內容進行呈現,將大大提高學生對法治的認識,同時也能夠調動學生在現階段下的學習興趣。法院案件可以通過法治的事實反映法治的狀況,可以通過實際的法律案例來傳達法治的知識內容,這有助于學生了解法治的核心本質。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介紹有關網絡方面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對學生進行相關案例的導入。廣州一小學生家長在網絡上發布其女兒遭老師體罰致吐血的虛假信息,并偽造血衣、雇人進行網絡炒作,由此引發網友圍觀的軒然大波。后經過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造謠者和炒作者均應承擔相應刑事責任,被告人馬某犯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被告人劉某犯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讓學生利用他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釋這種情況,最后得出結論。盡管在網絡世界中人們相對自由,但自由并不代表的自己可以藐視法律為所欲為。可以看出,在教育中使用法律實踐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可以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來逐步規范他們的日常言論和行為。
二、結合學生生活,開展課堂教學
在初中階段下的學習當中,由于學生處于一個較為敏感的時期,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課程的開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挑戰性。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通過基于生活的教育在學生的心中產生情感層間的共鳴。教師需要能夠在課程中深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媒體來對學生開展教學設計。這樣學生能夠對于教師所講述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課程知識的時候,由于學生是青少年,男孩和女孩很容易相互吸引。教師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來對學生開展相關的疏導。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男女之間的關系。在教室里,教師需要能夠在課程中為學生進行相關的推薦,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在初中階段下應該怎樣做。認識到男女之間相互吸引是正常的,但是由于雙方年齡以及思維上的不成熟,很容易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雙方受到傷害。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關系,但對他們而言,跨越男女關系的正常邊界并不是明智的選擇,以此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課程知識內容。
三、通過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其中包含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上提出和解決問題可以在促進課堂效率和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階段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師應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注意課堂教學中提出探索性的問題。特別是,教師應更深入地閱讀教科書,細化和把握要點。難點和重點,并在此基礎上,仔細設定啟蒙,開放和思維沖突的問題,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空間與時間。教師提出問題以增加課堂緊張感,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并鼓勵學生積極地發散自身的思維能力,實現深度學習,并取得理想的學習成果,從而不斷實現學生自身學習體系的健全。
例如,在帶領學生對于《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這一節課程進行學習時,本節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思維的獨立性。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學習本節的內容,并預先理解本節的主題。之后,作者從教科書中提取了一些問題,并通過諸如“獨立性是什么意思”之類的問題啟發了學生的思維。獨立對學生意味著什么?如何理解思維的獨立性?提出問題后,作者將給學生時間以獨立思考的方式,讓學生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并在學生有自己的答案后,教師將結合學生自身的回答并向學生展示答案。通過這種方式,教師通過精心設置課堂問題來擴大學生的學習深度,以此實現學生自身對于課程知識內容的有效學習。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道德和法治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提高初中階段下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效率非常重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階段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能夠從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并采取相對的措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更好地教會學生如何表現和鼓勵學生進一步發展,從而實現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周亮.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途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36):61-62.
[2]曹海艷.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道德法治課堂當中的應用[J].才智,2019(36):110.
(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蘇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