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前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作用,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科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行培養,才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诖?,本文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1-0110-02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Qualit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I Xiangqian ?(Putian Tin ka ping Secondary School )
【Abstract】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cultivate the core role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t is need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formulat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core literac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nd point. Only when teachers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Core literacy;Training
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了情感與品德、健康知識與行為、運動能力與習慣,因此,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更要讓學生在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能夠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也要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適應學生的需要。
1.培養體育核心素養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對于體育核心素養的認知不斷加深,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行為與能力,以及情感和品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品格,進而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也能夠使學生通過鍛煉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體育課程中培養核心素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方式。
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前提進行初中體育課程教學,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觀念,創新課程教學方法,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理論,從這一方面來看,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意義能夠促進體育教學觀念和方法的轉變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教學活動適應學生需要,有利于提高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促進體育生活化教學
體育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生活,重視身體素質的培養。為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例如在大課間操的時候,讓學生全部參與運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堅持鍛煉,不在量多重在堅持,這樣能夠讓學生在長期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這樣的教學方式,從運動能力與習慣角度出發,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能夠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生活化的體育教學,也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體育知識和行為,利用體育知識指導自己的體育鍛煉。
(2)構建趣味課堂教學
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的運動感知能力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也促使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當中明確教學目標,并且提升課堂內容的豐富程度,促使學生能夠在課程當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加強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運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趣味課堂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趣味競賽等方式構建趣味課堂,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以情感與品德素養出發,更好的學習體育運動技能,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籃球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會運球,教師組織學生兩人一組玩“貼煎餅”的游戲,游戲開始時,就是讓學生兩人用手抵住籃球往前跑,但雙手不能握出籃球,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之前,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熱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提升合作學習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收獲良好的情感體驗。
(3)落實立德樹人教育
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局限于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行為素養,加強立德樹人教學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達到的基本教學目標。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將體育教學與德育教學融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以及品德核心素養,在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將體育運動技能和情感體驗內化,從而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籃球知識點過程中,首先可以利用教學課件,在課前為學生播放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在奧運會上帶領中國籃球隊挺進四強的視頻片段,通過這樣的視頻展示,引導學生感受體育精神,并且促使學生分享自己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從姚明身上學到的品質和精神,利用這樣的方式加強德育教育,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與品德。在新知識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基于視頻內的知識,組織學生開展趣味籃球比賽,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能夠將籃球精神內化為自身的品德,逐步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為其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拓展體育課程
體育教師不應該將教學目光集中到某一內容當中,要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能夠使學生在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個性需求進行深層次學習,豐富學生運動項目。從傳統的體育課程來看,大多數教師在“安全第一”的體育教育大綱指導下進行教學,為了避免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出現各類安全事故,教師往往對學生進行“放養式”的教育,更多的帶領學生在運動場上以自由活動為主,這樣的方式不僅難以提高體育運動教學的質量,也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拓展體育課程的教學內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例如,一些學生喜歡踢球,這種體育運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但大多數學生僅僅喜歡踢球這個過程,對于踢球過程中的團隊協作、進攻戰術、防守戰術的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學策略的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足球運動中的各類戰術應用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請幾位同學一起配合,為學生演示戰術,然后讓學生分析為什么這個球能踢進,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從單純的踢球轉變為深入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拓展,運動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使體育課程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5)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參與
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魄,也能夠變成學生的社交方式,例如在球場上,陌生人可以通過交流打球,互相配合,在這樣的交際氛圍中,能夠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掌握一項或多項體育運動之后,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更大的交際圈,這對于學生的社會化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體育課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參與,能夠在課余時間通過體育運動學會正確的與人交流交際,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情感與品德素養,也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踐行正確的體育行為,也能夠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為此,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的自由活動環節,讓學生坐在一起交流分享自己在體育運動中認識的新朋友,自己對體育運動的見解和看法,這樣的方式都能夠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社交屬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6)完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
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之后,也要引導學生定期對體育課程進行評價,全面了解學生在學習當中是否有深層需要。完善課程評價體系能夠幫助教師認識到體育課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根據已經顯現出來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優化課程內容,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完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體育核心素養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通過評價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通過這種方式構建多樣化的評價內容,有效提高體育運動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另一方面來講,教師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等多種方式,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到自己在體育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優點和缺點,并在與教師溝通的過程中,根據教師提出的建議不斷地改正自身現有的缺點和不足,充分發揮自身的優點,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同樣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落實終身體育的重要方式,在這樣的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及思想,積極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的體育知識,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加強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體育與生活的聯系,促進體育教學的生活化,也要構建趣味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還應當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與品德,另一方面,還要對體育課程進行拓展和延伸,拓展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也要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參與,發揮體育運動的社交屬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才能在培養核心素養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緒先.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家庭素質教育,2019(10):49.
[2]郭偉.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08):69-71.
[3]李洪濤.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9(06):52-54.
[4]柳建偉,鐘華燕.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