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兵 胡奇軍 廖夫生

摘 ?要:隨著中藥學一流學科與一流專業“雙一流”建設的開展,中藥學專業核心課程的實驗實踐教學建設在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越發凸顯。文章通過對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展開思考和探索,構建中藥制劑分析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立體化實驗實踐教學體系,以期為中醫藥院校高素質創新性中藥學人才培養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中藥學;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1-0053-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for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and first-class maj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ken as the core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will play a vital role in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of TCM. Through the consider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n pharmacy analysis of TCM,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three-dimens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ith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bination for pharmacy analysis of TCM, thu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high-qua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iscussion
2017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由此開啟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序幕。2017年12月教育部出臺了建設世界“雙一流”大學和學科的名單,各省也分別公布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19年12月教育部出臺了一流專業建設高校和建設專業。同年,江西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行列。通過國家一流高校、中藥學一流學科以及中藥學一流專業的建設,可以加速發展我國高效優勢特色學科和專業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加快“兩個一百年”夢想的實現進程。
國家實施啟動“雙一流”建設是為了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而實驗教學是高校“雙一流”建設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加快學科建設的重要環節,可以全方位展現高校的辦學水平。中藥制劑分析是中藥學專業的一門主干核心課程,課程內容涵蓋了中藥炮制學、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中藥鑒定學等相關知識,是中藥學科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是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將直接影響本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工作后從事中藥質量檢查的工作能力和從事中藥檢定的科研能力,構建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立體化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體系已成為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改革的趨勢。通過構建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立體化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體系,以期提高中醫藥院校實驗教學水平,為地方高校推進“雙一流”建設提供理論依據。本課程教學團隊在學校中藥科研實踐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改革,促進了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拓寬了實驗教學的途徑,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構建縱向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體系
中藥制劑分析縱向實驗教學體系主要是指中藥制劑分析實驗項目分為基礎驗證性實驗、基礎提高性實驗、基礎綜合性實驗、問題導向性實驗、專業綜合創新性實驗及課外的自主探究開放性實驗。(1)基礎驗證性實驗主要訓練學生有關中藥制劑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中藥分析中常見玻璃儀器的校正方法、常見分析儀器的使用、藥物雜志的檢查方法以及常見中藥制劑的含量測定驗證實驗等操作訓練;(2)基礎提高性實驗是在基礎驗證性實
驗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在實驗中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基礎驗證性實驗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實際中藥制劑生產及實際分析問題中的延伸,通過實際案例培養學生的中藥學專業知識素養。在基礎提高性實驗中,實驗項目均來自于企業在中成藥生產中的一些產品質量檢測項目,通過基礎提高性實驗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實踐生產問題的能力。(3)基礎綜合性實驗則是在基礎驗證性實驗和基礎提高性實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查閱文獻設計分析方案和解決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基礎綜合性實驗中,教師主要提供與醫藥生產相關的實際生產案例,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案例,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分析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4)問題導向性實驗主要依據中藥學人才培養目標,為中醫藥企業生產和科研服務,培養學生就中藥生產中某一特殊的實驗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中草藥的鑒定、中藥有效成分的檢查、中藥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中藥重金屬的檢查等項目。問題導向性實驗內容均來自于中醫藥企業的生產實際,通過問題導向性實驗,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和熟悉《中國藥典》、熟悉中醫藥產品質量檢查程序和要求,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5)專業綜合創新性實驗是在學生熟練掌握文獻查閱、基本操作技能及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如某藥廠為生產中成藥銀黃顆粒購進一批黃芩藥材,要檢查黃芩藥材質量,要求學生通過文獻查閱自主設計并建立黃芩藥材的質量評價方法。如某老師在對藿香正氣軟膠囊進行質量標準修訂研究,要求學生根據中國藥典設計藿香正氣軟膠囊的鑒別試驗項目和依據。總之,通過專業綜合創新性實驗,可以培養應用型中醫藥高級人才。(6)課外自主探究開放性實驗是在問題導向實驗和專業綜合性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就其他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中遇到的科研生產問題,以開放性課題項目的形式向學校教務處申報課外自主探究開放性實驗,由學生組建實驗團隊,查閱資料協作設計實驗方案,自己選擇實驗耗材和實驗儀器,開展實驗探究完成實驗任務。通過課外自主探究開放性實驗,培養學生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實驗技能訓練+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科研課思維培養”三位一體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5]。如學生申報與中藥制劑分析實驗相關的課外自主探究開放性實驗項目“注射用雙黃連(凍干)的含量測定”“梔子中梔子苷的含量測定”“金銀花中綠原酸的含量測定方法比較”“薄層色譜法在香連丸(濃縮丸)鑒別中的應用”等。
在中藥制劑分析縱向實驗教學中,通過基礎驗證性實驗、基礎提高性實驗、基礎綜合性實驗、問題導向性實驗、專業綜合創新性實驗以及課外的自主探究開放性實驗等層次遞進實驗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創新意識。
二、構建橫向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體系
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橫向教學的構建主要表現開展專業知識講座、實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產學研結合以及校企合作班學四個方面。一是定期開展中藥學專業知識講座。通過藥學院和學校高教研究所,每周三下午聘請學校副高級以上的中藥學專業教師和科研人員就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主題面向中藥學專業學生開展與中藥學專業知識及科研相關的專題講座,講座主題主要包括兩類:學術前沿講堂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系列講堂知識講座,從而幫助中藥學專業學生拓寬專業知識面和開拓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二是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教學團隊結合學校中藥學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積極探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通過與南京藥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引進專業的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包括中藥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虛擬仿真實驗管理模塊、中華本草在線APP、中藥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校內共享資源庫、中藥資源類虛擬仿真實驗、中藥炮制與中藥制劑類虛擬仿真實驗、中藥質量評價虛擬仿真實驗、中藥藥效與安全虛擬仿真實驗以及重要服務類虛擬仿真實驗等方面開展虛擬實驗教學,其中涉及中藥制劑分析實驗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主要為中藥質量評價虛擬仿真實驗,具體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有:大型分析儀器實驗室參觀、儀器使用規章制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中的微量銅、維生素B12的藥品吸收曲線測定、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測定、磺胺嘧啶紅外吸收光譜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流動相配制與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甲硝唑注射液含量、化學成分結構分析平臺ACD/AutoChrom、惟仁堂VR/AR、數字化中藥房等,全面培養學生的中藥質量評價意識。三是積極開展產學研結合。學校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辦學,開辦中藥學科研實踐班,中藥學專業學生在大三第一學期所有理論課停上,學生自學中藥制劑分析課程,每周由理論課教師用兩節課時間開展一次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知識答疑,學生在其余時間自主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團隊參與科研實驗,將理論教學與科研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與老師和研究生探討實驗方案,開展科研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四是開展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學校積極與企業開展聯合辦學,與江西博雅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聯合設立“博雅生物班”,與江西景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設立“景德中藥班”等校企合作班,實施雙師制教學,定期聘請中醫藥企業技術專家和高級管理人員為合作班開展講座,并定期組織中藥學專業學生赴企業開展見習和學習。通過校企合作辦學,拓寬了中藥學專業的辦學渠道,開拓了中藥學專業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三、構建“立德樹人-形成性評價-學習心理分析”的中藥制劑分析實驗動態化成績評價考核反饋機制
教學評價是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合理的實驗考核評價體系有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和科學習慣。但傳統的實驗考核評價方式往往只注重于學生實驗報告書寫規范與否、實驗過程是否完整、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實驗結果是否合理,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實驗的積極性和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課程組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改革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對實驗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注重將科研內容或知識點相關的科學史及思政元素融入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中,從而達到專業素養培養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構建“立德樹人-形成性評價-學習心理分析”的中藥制劑分析實驗動態化成績評價考核反饋機制。同時,每節課一個實踐主題,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聯系生活能力。其次,將移動互聯技術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我們通過專業綜合創新性實驗對學生進行考核,增設實驗方案設計及小組討論實驗方案、教師評審實驗方案、學生PPT匯報實驗方案、實驗操作、實驗報告書寫、試驗數據處理和實驗結果等方面進行實驗能力考核評價。學生隨機抽取實驗任務,自主查閱文獻并小組討論確定實驗方案,教師從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科研思路等方面對實驗方案進行審閱評價,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由小組進行方案PPT匯報后就實驗方案在全班開展討論,最終通過匯報、討論等環節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然后由小組學生再根據具體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完成分析任務,并根據實驗過程所得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得到實驗結論。通過這樣的實驗考核評價體系,可以激發學生參與中藥制劑分析實驗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培養科研合作的習慣,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中藥學科研實驗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查閱文獻并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科研素養。
四、構建中醫藥院校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為加快國家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為中醫藥企業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中醫藥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構建中藥學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立體化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多元化,即基礎實踐教學+專業實踐教學+創新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中藥制劑分析基礎實踐教學主要通過實踐教學過程,參與教學基地實踐教學,聆聽專家講座與學術報告,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跟隨教師科研團隊近距離參與科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中藥學專業基礎知識和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以及熟悉中藥學專業相關的繪圖能力,以夯實中藥學專業基礎知識,傳承中藥學實踐知識。中藥制劑分析專業實踐教學則是通過中藥制劑分析課程設計、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踐教學基地的生產見習、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以及針對某個專門問題開展的科研小發明等實踐活動,優化學生的實踐策劃策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根據實驗時間培養和提升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實踐方案的能力。創新實踐教學則是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科技小發明活動、開放新實驗項目、教學基地實踐生產科研活動以及參與教師團隊科研項目等活動,自主探究設計實驗實踐方案,開展創新性實驗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科研實踐素質和科研創新思維。
五、構建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體系
為全面培養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的實驗實踐能力,需要從軟硬件角度為廣大師生建立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支撐保障體系,包括實驗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革新實驗實踐教學方法、校內外創新與實踐基地建設等組成部分,從而為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起到支撐與保障作用。
1. 加強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加強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將有力提升中醫藥院校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中藥學學科建設水平,促進中醫藥院校可持續快速發展。首先不斷引進高學歷的中藥分析或分析化學等相關分析類專業人才充實課程師資隊伍,引入新鮮血液,并積極通過“以老帶新”和“傳幫帶”等方法,幫助新進教師快速完成角色轉變,提升新進教師的課程實驗實踐教學經驗;同時積極鼓勵并推薦教研室內部新進教師以及青年教師進行外出課程實驗實踐教學進修學習,并外出參與相關實驗實踐課程教學研討會,提升教師的實驗實踐教學經驗,提高中藥學專業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綜合能力。其次,聘請中醫藥企業的中藥及其制劑質量分析工程師或QC部門工程師,如藥品質量檢驗員等到中醫藥院校兼職及擔任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踐教學基地的指導教師,定期為中藥學專業教師和學生就中藥制劑實踐生產的某一技術環節開展實驗實踐教學,講授自己在中藥及其制劑實踐生產中的經驗,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 革新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技術背景下中藥學專業實驗實踐教學的需求,因此革新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方法已成為新時代實驗實踐教學改革的重點。首先,積極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在實驗實踐教學中,充分利用MOOC資源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開展課程實驗實踐教學,使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實驗實踐教學課堂中,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其次,積極引入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如江西中醫藥大學引進的由南京藥育中藥智能實驗虛擬平臺,包含了中藥產業鏈關鍵環節虛擬仿真資源、中藥資源虛擬仿真實驗、中藥炮制與中藥制劑虛擬仿真實驗、中藥質量評價虛擬仿真實驗、重要服務虛擬仿真實驗以及中藥產業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管理等模塊,在中藥質量評價虛擬仿真實驗體系中,我們構建了大型分析儀器實驗室參觀、儀器使用規章制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中的微量銅、維生素B12的藥品吸收曲線測定、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測定、磺胺嘧啶紅外吸收光譜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流動相配制與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甲硝唑注射液含量、化學成分結構分析平臺ACD/AutoChrom、惟仁堂VR/AR、數字化中藥房等中藥質量評價虛擬仿真實驗實踐教學項目,通過中藥質量評價虛擬仿真實驗實踐教學,能夠迅速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中藥生產的整個環節和過程,提高學生實驗實踐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就MOOC資源和虛擬仿真實驗問題的PBL教學。教師就中藥制劑分析課程MOOC資源或虛擬仿真實驗中的某一具體生產實踐問題,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后由學生自主查找資料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然后由教師通過設立真實實驗實踐教學環境,幫助學生驗證設計方案并真正解決實踐生產問題。通過PBL教學,引導學生抓住解決實踐問題的關鍵知識點,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快速結合。
3. 建立中藥制劑分析課程校內外創新與實踐基地。中藥學專業學生實驗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建立在實驗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一個良好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必須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校內外創新實驗實踐基地,包括實驗室建設和見習與實習基地建設兩個環節。首先,實驗室建設主要指校內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實驗室建設,能夠為學生的基礎驗證性實驗、基礎提高性實驗、基礎綜合性實驗、問題導向性實驗、專業綜合創新性實驗、課外的自主探究開放性以及創新創業項目甚至畢業設計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儀器設備,培養學生的實驗實踐技能。其次,見習與實習基地建設主要指政、校、企的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政府、社會和中醫藥企業的優質資源,如學校與企業開展聯合辦學設置“校企合作班”,建立與政府或企業合作的長效機制,建立優質的實踐與實習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與見習環境,讓學生在實習或實踐教學環境中了解到中醫藥真正的生產工藝和市場需求,提高實驗實踐學習效果,真正實現高校辦學的產學研結合。
六、構建基于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中藥制劑分析課程橫向拓寬的實驗實踐教學的第二教學課堂
積極利用我們學校的科研平臺優勢及藥學院中藥科研實踐班、“藥學搖籃班”的辦學特色以及藥學院江西省藥物分析實驗示范中心及江西中醫藥大學-島津聯合實驗室和學校“中藥制劑國家工程中心”和“中藥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學校校辦企業“江中集團”的儀器和科研實力,進行中藥制劑分析實驗實踐教學的橫向拓寬,開展第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第二課堂形式參與到教師的各項課題研究課程教學中,讓學生進行“綜合設計實驗”和“提高研究型實驗”,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實際分析工作,獲得了專業化的分析化學職業技能訓練,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團結協作的精神、創新精神、科學研究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通過中藥制劑分析縱向與橫向結合的立體化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建立了培養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多層次立體化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實現了中藥制劑分析實驗實踐課程“融知識、提能力、強素質”的教學理念,促進了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科研與理論教學以及企業與辦學的有機結合,培養了具有中藥創新科研思維能力的中藥學專業人才,從而培養為振興國家中醫藥事業“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中藥學專門人才,加快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戴紅玲,胡鋒平,彭小明,等.“雙一流”建設視閾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11):225-228.
[2]韋國兵,徐向紅,胡奇軍,等. 以“卓越工程師”培養為導向的中醫藥院校藥學專業立體化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1):153-155.
[3]黃玉蘭,趙蕊賈,桂燕.綜合設計性實驗在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118-120.
[4]羅堃,彭買姣,焦筱淇,等.基于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6,18(1):88-90.
[5]王小平,白吉慶,權利娜.基于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培養的《中藥制劑分析》[J].實驗教學改革,2019,42(3):132-136.
[6]李平,毛昌杰,徐進.開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提高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水平[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5-8.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2020年度課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以‘勝任力為導向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中藥學專業立體化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編號:20YB15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江西省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升級的途徑及對策研究”(編號:GL17119)
作者簡介:韋國兵(1976-),男,漢族,湖南沅江人,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藥質量控制及分析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