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冬梅
摘? 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中職教育目標的核心內容。在此背景下,對中職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教師以往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收效甚微,因此本文通過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對中職生的信息素養培養方式進行研究,希望研究能夠更好地推動中職教學改革的實施,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項目導向? 中職生? 信息素養?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1(a)-0000-03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context, new teaching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he former singl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eacher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rough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ode, hoping that the research can bett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
Key Words: Project orientation;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Practical research
1?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
1.1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概念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有多種不同的定義,最初國外一些教育學者將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定義為: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并運用與課程內容相關聯的項目,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師教學經驗的目的。經過發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定義也逐漸完善,近年來,項目導向教學模式被定義為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際工作中,以提升學習效果,并通過系列的探究活動對知識體系進行探索和構建,最終完成學習內容的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將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定義為在教學過程中以真實的具體的實踐項目為主要驅動,學生以小組分工協作的方式,對周圍一切可用的資源加以收集和利用,結合信息資源,在一定時間內解決相應的問題,完成既定的項目和任務,最終在此過程中構建出一套知識體系,培養相應素質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
1.2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
1.2.1 學習活動具有自主性
在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和探討,每個小組成員都有不同的任務和分工,每位小組成員都能夠自主的安排學習進度和實踐計劃,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主動的探究學習,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引導和答疑,項目導向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在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具有較高的自主性。
1.2.2 學習情境具有真實性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生活和實踐的實際環境,為學生創造出一系列的學習情境,并且能夠與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傳統抽象的學習環境被真實具體的情境所替代,學生在這種環境中進行交流和探討,能夠更好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出更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能力。
1.2.3 學習內容具有開放性
在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通常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這些內容往往會涉及兩個或者多個課程,因此學生要想徹底的解決這類問題,僅依靠單一門課程知識進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項目教學課程中涉及的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往往會聯系更多的社會實踐,不會局限于所學的課本內容,因此通過項目導向教學,學生除了能夠獲得書本上的知識以外還能夠提升自身的實踐經驗和綜合能力,最終以多種方式,從多個角度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拓展了視野。
1.2.4 學習方式具有合作探究性
在項目導向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劃分,不同小組對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和分析,并在學習過程中制定出詳細的學習進度計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置身于友善互助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充分發揮出集體的力量。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揮和引導,讓學生變得更加開朗,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1.2.5 學習效果的多樣性
基于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特點,決定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必定具有多樣性。學生通過學習不僅僅獲得書本上的知識和技能,還會取得更加全面完善的學習效果和個人能力,為學生畢業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1.3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
1.3.1 內容
在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涉及的教學內容往往是教學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各類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會與具體的生產實踐、生活相關聯。項目導向教學以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內容為先決條件,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既要保證教學的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又要保證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項目導向教學模式能夠順利進行并完成教學任務。
1.3.2 情境
所謂教學情境指的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特定環境,這種特定環境可以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的實際環境也可以是一種虛擬的模擬環境。通過對教學環境的創建和利用,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促進學生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進而在和諧友好的環境中,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另外,良好的學習情境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各種應用技能,從而提升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技能,為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積累知識和經驗。
1.3.3 活動
項目導向教學活動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遇到的一系列的問題或者任務進行的研究行動。項目導向教學活動對傳統的教學授課方式進行了更新和完善,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和體驗,獲得更多的學習潛能。
2? 信息素養培養
2.1 信息素養的概念
“信息素養”的概念在1974年由時任美國信息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率先提出。信息素養主要指的是人們在發現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所應用的信息和技能。后來很快在國內外迅速傳播,大量的專家學者對“信息素養”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現階段,信息素養主要由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組成。
第一,信息意識即是人們對外界一切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們對信息的感受能力、注意能力和洞察能力,它主要包括信息的傳播、信息的更新和信息的安全保護等。第二,信息能力是指人們從社會中獲取、處理、應用和創造信息的技能,人們通過這種信息技能能從大量無序的信息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相關信息,同時能從篩選出的信息中進行快速有效的利用。第三,信息道德主要是指人們在獲取和利用相關信息時,自身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觀念和道德意識,提升自身對信息的判斷和評價能力,使信息能夠被準確、合理有效的使用。
2.2 信息素養培養的內容
從培養內容上進行分析,信息素養主要包括:對社會性質和社會知識的掌握,對社會信息查找以及利用方法的學習,對信息需求的識別以及確定、評價、檢索各項信息所需要的能力,與周圍人進行信息技能的交流等。對于中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來說,信息素養培養指是中職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對外界信息進行高效的獲取、準確的評價和有效的利用,從而使這些信息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服務,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素養。
3? 縣級中職學校信息素養的現狀
3.1 縣級中職學生信息素養普遍偏低
現階段我國縣級中職學校的信息素質教育稍顯不足,直接導致縣級中職學校學生的信息素養普遍較低。如很多學生自身沒有主動獲取信息的意識,他們獲取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在課堂上老師的講授以及書本上的概念等,大多數學生信息軟件的操作能力差。其次,縣級中職院校學生運用信息的技能較差,很多學生不知道登錄哪些網站能找到所需的知識,利用網絡檢索工具獲取信息的能力也相對有限,甚至一些縣級中職學生不會使用電子設備進行資源的查找。
3.2 學校和教師對學生信息素養重視程度不夠
縣級中職學校對信息素養培養重視不夠,資金短缺造成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投入不夠,目前硬件遠不能滿足需求。學校組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比較少,使得教師信息素養相對較弱。教師因為受條件所限,部分教師年齡偏大,在知識更新上較慢,信息技術知識掌握不全面,不能充分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導致學生信息素養不容樂觀,學生不能有效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運用信息。
4?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生信息素養培養中的應用
4.1 教學準備階段
為使項目導向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在教學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中職生信息素養較底,通過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精準定位,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適當的控制教學難易程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樹立起學習信心。另外教師還需對該課程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確保課程內容與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相符合,保證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信息獲取、信息處理和信息運用的學習需求。
4.2 項目設計階段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項目設計的優劣是影響中職生信息素養培養的關鍵,為了能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項目導向教學活動,教師在進行項目設計時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刺激學生的求知欲為出發點。例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組織學生利用辦公軟件學習企業策劃書和電子相冊的制作,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掌握信息技能,在情境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利用網絡檢索工具獲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的所知所學能夠在生活中發揮應有的用處,從而促進學生信息應用能力的提升。
4.3 教學實施階段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能在項目中應用現有信息資源完成對新知識的探索,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另外,教師在項目教學過程中發揮引導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時,教師應就學生遇到的問題展開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既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提升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運用能力。
5? 實施項目導向教學模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應該保證整個教學過程中項目設計的選取既能包含課本中涵蓋的所有知識點,又能結合真實情境提升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好啟發和引導作用,做到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探索,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和接受能力進行層次式教學,同時在完成項目內容時掌握好科學的指導尺度。
6?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中職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為教育手段,以信息素養培養為主要目標,創新理念運用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思考與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成為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詹建兵.合理運用項目學習策略有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高中信息技術“移動應用設計”選修模塊教學實例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Z4):67-69.
[2] 黃金奎.整治教法資源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7(12):23.
[3] 洪成.中職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9(9):78.
[4] 郭小雁,雷保鋒.基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7,15(24):163-164.
[5] 曹桂蘭.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信息技術與中職教學整合的新思路、新路徑[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3):213-214.
[6] 趙潔.核心素養下中職信息技術多元化評價探究[J].亞太教育,2019(10):157.